技法创新对弹拨、击弦器乐表现力提升的影响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主要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娴熟的演奏技法以及独特的演奏风格。学识修养是前提要素,娴熟的演奏技法是基础方法,独特的演奏风格是灵魂所在。扬琴演奏技法是表达扬琴音乐的重要语言,为了对该音乐技法有一定的了解,必须重视创新技法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体系,对扬琴演奏技法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扩展音乐技法的应用领域。
  古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三要素:丰厚修为、娴熟技法、独特风格。
  古筝也可以称为筝,秦筝,是中国弹弦乐器之一,主要具有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古筝是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乐器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爱,承载着数百年来人们的艺术情感。人们可以从各种古筝曲目当中,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
  演奏者丰富的学识修养、娴熟的演奏技法和独特的演奏风格是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对古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效果和音乐表现价值的提升都有着密切的影响。
  一、丰富的学识修养是整体音乐表现的前提要素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特点。在古筝演奏前,演奏者首先要明确古筝的历史文化,并清楚古筝曲目背后的故事及所传递的感情,才能够在古筝演奏的过程中,将生硬的古筝乐曲变得活灵活现,更加富含感染力。所以,古筝演奏对演奏者的学识修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古筝演奏者需要大量阅读文学、历史作品,具有定的历史文化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古筝演奏者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作家的画作,评鉴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此提升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娴熟的演奏技法是音乐表现的基础方法
  古筝演奏对于古筝演奏者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在筝曲演奏的过程中,一位优秀的演奏者最重要的是将筝曲的灵魂和精髓完美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娴熟的古筝演奏技法。
  古筝演奏技法主要有揉、滑、点、按、托、擅等,从“右手司弹,左手司按”的传统古筝演奏技法到而今的“双手同奏,技法多元”的现代古筝演奏技法,无不展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对音乐的创新能力。古筝演奏者需要学习并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古筝演奏技法,才能够更好地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体验。
  三、独特的演奏风格是音乐表现的灵魂所在
  独特的演奏风格能够彰显出时代的特点、地域的特点以及个,人的风格魅力。《乐记》冲有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独特的演奏风格能够传达古筝曲目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使听者能够随着音乐的起伏,进入到音乐所营造的情景当中。
  古筝演奏者可以通过在演奏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筝能够富含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使听众能够感受古筝独特的魅力和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使古筝演奏能够真正的“活”起来,富含灵魂,富含生命力。
  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主要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娴熟的演奏技法以及独特的演奏风格。学识修养是整体音乐表现的前提要素,娴熟的演奏技法是音乐表现的基础方法,独特的演奏风格是音乐表现的灵魂所在。在古筝演奏的过程当中,需要演奏者在明确古筝艺术内涵和曲目魅力的基础上,通过娴熟的演奏技法,使听者能够随着音乐的起伏,进入到音乐所营造的情景当中,感受古筝的魅力和音乐艺术的感染力。
  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扬琴演奏技法是表达扬琴音乐的重要语言,为了对该音乐技法有一定的了解,必须重视创新技法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体系,对扬琴演奏技法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扩展音乐技法的应用领域。
  一、扬琴创新技法的类别分析
  扬琴创新技法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音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了解艺术形式,并按照类别体系对其进行优化分析,以下将对扬琴创新技法的类别进行分析。
  (一)勾弦。勾弦又被称为手指拨弦,即用手指腹勾拨琴弦,是由王沂甫先生首创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勾弦还生成了另外一种技法,名为“勾揉”,指的是在勾弦的同时运用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压住另一端压揉琴弦,发出柔和的吟响。勾揉曲调比较轻柔,弹奏的曲子清新淡雅、深沉古朴,在后续音乐发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泛音。泛音是一种虚幻的不带杂音的纯净音色,在抒情音乐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被用来表现和描绘山谷的回声及远处的歌声。在弹奏过程中必须掌握应用要点,当一支琴竹击弦后,另一只手用无名指的指尖轻触滚轴到琴码的二分之一处,为了营造出一种清新的音色,在弹奏过程中必须同时抬起左手和右手。在演奏过程中必须掌握演奏方法,中指和无名指所需的音高弦靠近滚珠处轻轻触点,弹奏出来的音近似泛音的音色。
  二、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
  基于扬琴技术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固定的演奏程序为研究点,结合创新技法的应用细节,对艺术发展形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下将对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扬琴的创新技法对音色的影响。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同时也是乐器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需要根据乐器的类型进行分析。扬琴的音色是不断变化的,为了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情感必须创新技法。扬琴是典型的击弦乐器,主要是琴竹敲击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如果应用工具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演奏过程中要借助滑音指套滑抹琴弦发声,扬琴的声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颗粒型的音质转化为线性音质,可以使乐曲的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在弹奏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清脆的声音。如果手指的指腹弹奏,则会降低音量,声音瞬间会变得柔和。在创新技法应用过程中,滑音指套技法能模仿鸟鸣声,在著名乐曲《鸟之舞》中,应用的拨弦技巧,表示了音阶的强度。在演奏过程中对拨弦的力度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为了降低外界因素的影响,要了解乐曲的布局结构和类型。
  (二)、扬琴创新技法对音乐表现的影响。扬琴的演奏形式趋于多样性,其中突出了色彩,亮度及空间因素,在应用过程中采用多种演奏技巧,体现出了作品类型的应用形式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因此扬琴的音乐表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展现出多种音乐种类,在应用阶段产生了新的应用技法,突出了创新技法的表现力。音乐形象是作品表现的核心,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要重视形象的塑造,使其适应创造意识和审美形态。在扬琴艺术发展阶段,多个音乐作品体现出技法创新的重要性。在具体创作阶段必须体现出精神感染力,让受众对音乐作品有新的了解。基于音乐形式的多样性,在应用阶段需要采用独特的手法进行描述,明确节奏递进形式,和弦分解类型等,将作者的想法积极表现出来。
  (三)、扬琴创新技法对演奏形式的影响。随着扬琴演奏技法的不断更新,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重视多种演奏形式的类别,包括独奏、协奏、重奏、齐奏等,在发展阶段必须根据演奏形式的应用效果,确定合理的演奏模式。扬琴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以歌唱伴奏为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在音乐表现形式上不成熟,因此长期流于民间。随着地方戏曲的不断发展,必须对扬琴演奏形式和專业化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近些年来在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演奏形式主要以扬琴独奏、扬琴合奏、扬琴重奏、扬琴齐奏,还有扬琴协奏曲,扬琴交响乐为主。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必须根据曲调的具体要求进行创新。
  基于扬琴创新技法的重要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按照固定的设计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减少千扰因素的影响。扬琴艺术要想与时俱进,必须采用创新技法,按照固定的应用体系对其进行分析,使其适应乐曲的发展模式。
  陈香莲
  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广元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国家专业演奏员,广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派(葭萌)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古琴客座教授,川派古琴会员单位负责人。
其他文献
Z:假如自己的作品是有生命的,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样的生物?  T:这个问题很有趣,好像从来没认真想过。但我还是希望我自己的作品像一个充满智慧的综合体:睿智、内敛、富于渗透性,有情绪感染的无限能量,既是真实的又是无限可能的假设。保持抽象与非客观的表达是我作品与现实保持距离的方式。每个阶段的作品我都在往当时的感受上靠,尽量有个完整的表达,但总不尽如人意。有时思维上的抽象不自觉地映射到作品上,可能会带来一
从小对艺术就有一种特别的喜爱,而书法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了,从我一开始的临摹到后来的创作,或多或少都经历一些磨合。刚开始接觸书法从自己独自摸索到得到老师的指导,从头到尾都逃不过练习。写完一张创作也需要反复地和前面的一张不断地进行对比,必要时还要翻阅古人的书法作品,渴求在当中找到自己的一些创作灵感。创作也不仅仅是“写”这样一件简单的事,选择的内容也会对创作的整体体现有一定的影响,最让我痛苦
当今时代,崇尚个性,当今藝界,推崇新人。四川文化极具包容性,四川艺术向来人才辈出,而四川书法在全国更是独树一帜。前辈给后来者树立了一座座丰碑,而青年书法家则是艺术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我们给予了艺术前辈们足够多的赞誉,也应在当下的创作环境中给青年艺术家创造一方属于他们的格局。  立于这一伟大的时代,秉承着四川包容万象的文化精神,本刊特辑推出青年书法十家呈现于读者。读者能从中感受到每一位书者不同的艺术特
邹忠新出身苦寒,命运悲惨。他一岁丧母,四岁丧父,孤苦伶仃乞讨于街头,后被养父邹熠之收养。五岁时拜金钱板清派大家孙洪云(艺名土地)为师,之后又跟着“花、清、杂”各派老师杨永昌、闵桂庭、万年宽等学艺,这为他日后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邹忠新天生“绊舌”,为学艺他把小石头含在嘴里搅拌,口不离石,牙龈磨破,感染化脓,鲜血直流,活生生把绊舌磨断。学艺路上,他师法自然,听雨打芭蕉、风雨雷电、鸟鸣兽叫、风涌水流……
20世纪60年代初,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响彻大江南北。雷锋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也因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几代中国人。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3月4日,在学习雷锋纪念日58周年到来之际,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和胡力激情创作了新歌《永恒的歌谣》,再次用歌声唱响英雄的故事,在新时代传承着雷锋精神。  “这首歌是从我心灵和血脉里流淌出来”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我们今天熟知的,多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是千淘万漉后留下的真金。如何在学习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考验着诗人的才情。而白云在学习与写作尝试中,已显现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相应的功力。  如果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尝试写旧体诗并集结出版是危险的。一是优秀的古典诗词形成的高峰难以逾越,已成为人们比较阅读的标杆。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文化环境已有很大的不同。似古非古,
钟燕平发给博Lan一张近期的照片,但这真是那个曾经在热播电视栏目《胖姐帮忙》里面走街串巷,风尘仆仆帮忙打小怪兽,拯救世界的“胖姐”吗?时隔多年,“宇宙能量”在她脸上透露出强大的自信,随和的淡定。这个曾经人人有问题都想找她帮忙的女人究竟哪来的力量?这些年她又是怎样走自己的路呢?  “那个‘胖姐’真的跟我不完全一样”。跟双子座的钟燕平聊天会很“热闹”,随时可以分身再合拢,合拢再分身。上一个话题是过去,
李刚和王少梅大学时相识,因为在学习上相互竞争,也就彼此熟悉,在即将毕业之际确定恋爱关系。在摄影创作上,他们各自享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作品保持独立性。她喜欢用专题述事的方式呈现作品,拍摄时比较注重人物情绪的表达,专题作品完整性很好;他喜欢人文题材,注重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喜欢用看得见的影像表达看不见的思想。  M=《现代艺术》 L=李刚 W=王少梅  M:在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中,对方最吸引您的地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迄今十年矣。随着新时期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今天的中国不仅有了科学的反思,而且创造了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  一  悲歌哭尽十年矣,痛泪惊魂凝成思。  天灾影寒投福祸,地患光怪藏魅魑。  道法无形须自省,清静有为莫眼眵。  喜见南北风向转,青山绿水两相知。  二  月上羌楼天仙姝,威州夜色人间孤。  几道青山巨壑立,数支清流颓崖出。  风送
朗诵|启米翁姆   在同一片蓝天下   万物生长的大地   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我们和谐的家园   雪山滋养江河   自然吐露芬芳   每一个生命   自由平等地绽放   面对同一个灾难   心心相连的守望   是我们不变的太阳   我们温暖的太阳   勇气击倒黑暗   信心照亮世界   和谐慈爱的   地球永恒地轮转   简介   格绒追美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甘孜州文联常务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