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代三院士的“海归”报国路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家,包容了多个领域的科学。同为“海归”,远渡重洋留学,只为科技报国,其中有人甚至是多次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转换到其他研究方向重新开始。在他们心里,这样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是无愧于时代的无悔选择。

李四光:远渡重洋求学深造,归国挑起地质重担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湖北黄冈人,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曾留学日本和英国,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北大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国家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人们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他在15岁被选派留学日本时,学的专业却是船用机械。因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李四光立志要造出坚船利炮来保卫国家。
  为中国强盛而努力,是李四光回国后的坚定选择。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他准备投入“实业救国”的工作时,却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回忆说:“他去英国留学时,特别选了一个采矿专业好的学校,学了一年以后却发现中国采不出矿来,因为中国没有地质学。因此他回到中国做地质学,有了科学的指导才能找到矿,有了资源实业才能发展。他的动力就是要有一个富强的中国,但是他的手段是做科学。”
  为了富强的中国,李四光从学造船到学采矿,再转学地质,这“三级跳”的背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六年学成回国,李四光常走在山川野外,用国际首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国家寻找紧缺的矿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四光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停留,期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此时,国民党政府已密令人员寻找李四光,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这一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但是面对国家召唤,李四光当机立断,坚定地朝祖国的方向走去。
  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只是因为心念祖国。1950年,李四光回到新中国的大地,开始奋战在地质、石油勘探等建设事业的第一线。那时国家急需石油能源,但探明储量却非常少,一些大国大肆散布“中国贫油论”,并对新中国进行石油封锁。
  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深信我国天然石油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在他的建议下,开始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工作,终于在1959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建设国防的年代,李四光为寻找关键原料——铀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铀队伍”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四光女儿李林:国家需要,多次改行投身新的科研事业


  李林,物理学家。李四光的独生女,1925年出生于北京,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硕士、剑桥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回国之初在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工作,1958年调任中科院物理所金属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开始了长达13年的原子能研究。1972年,已近半百的李林第三次服从国家科研任务的需要,改行从事超导材料的研究工作。
  李林出生时,父亲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母亲是学钢琴的,是北师大附中的教师。科学与艺术结合,使李林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4岁时已能读书写字,5岁开始弹钢琴,常跟父亲爬山和野游。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忠诚朴实的思想作风对李林影响很深。李林从小就立下志向,学科学,搞科研,幻想着将来也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4年,李四光偕家人到英国讲学。11岁的李林在伦敦和英国小朋友同堂学习,两年后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李四光一家由北京迁往上海,之后落脚广西桂林。李林在桂林没有读完高中,便以同等学历考入了广西大学机械系。
  1944年,她大学毕业后到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任机械组助理员。两年后,李四光在李约瑟夫妇的介绍和帮助下,为李林争得了英国文化协会的奖学金,她漂洋过海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金属物理专业硕士学位。面对全新的金属物理学科,李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学好本领,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为祖国开辟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振兴之路。
  1946年7月,李林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在伯明翰大学,李林师从金属位错的发现者考垂尔博士,开始在金属物理这个新的领域内探索。
  与国家共奋斗的决心,也在影响一家人的选择。1951年,就在李四光冲破阻挠回国的一年后,女儿李林在剑桥大学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第二天她连毕业证都没拿,就急忙返回祖国。
  回国参加建设的李林,把一生的科研选择与国家需要紧紧绑在一起。她原本学的专业是金相学和电子顯微镜,但新中国建设需要钢铁,李林就被派到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研制“球墨铸铁”;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李林又被调入核工业部从事核材料的研究。
  在她快50岁时,李林第三次服从国家需要,转去研发超导材料。这是世界的尖端科技,在超低温下的阻力近乎为零,具有节能等方面的巨大价值。为了让国家尽快掌握这项技术,李林在从头学起的日子里,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邱祥冈(李林院士学生)回忆说:“她说国家有需要,我们就要去学,要克服困难掌握不了解的知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不辜负国家的希望,解决一些重大战略需求。”

李四光女婿邹承鲁: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


  邹承鲁,生物化学家,李四光女婿,原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到年轻时代的邹承鲁,女儿邹宗平会用“英俊潇洒”来形容,邹承鲁和李林有时也会透露给女儿他们两人相识的往事。
  邹宗平回忆说,她父亲属于天资聪明,特别会考试的类型,“他从正规中学出来,考上了西南联大,后来又考上解放后第一批公费留学,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而母亲李林则先在伯明翰读“弹性力学”,后转到剑桥读物理,“剑桥中国学生这么多,他们就这么认识了。”
  在为国家解决战略需求的岁月,李林有13年与爱人邹承鲁分居两地。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邹承鲁,在195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到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他和团队用了8年时间,成功实现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让人类认识生命迈出一大步。
  邹承鲁生前接受采访曾表示:“当时有人说是基础,人家研究好了我们用就是了,这话也不错,但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科学是你不做,人家也会做,科学总归会前进。可对我们国家来讲,你不做就是少一个。”
  邹承鲁认为,基础研究重在积累,没有多年连续性的工作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别人无法剽窃的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邹承鲁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把一个黑煤球投入一个旺火炉,很容易就会烧红,但是如果要从头生火,把一个黑煤球烧红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一个炉火熊熊的科研群体中,才会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同时,创新思想和人才不断互相作用、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一生襟抱为国开,永攀科学最高峰。李四光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的毕生,他的女儿李林和女婿邹承鲁,因分别在物理、生物化学领域的成就,于1980年同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家两代三院士的美名被传为佳话。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家庭,他们的爱国精神,对科学知识的广博精深,值得后來人赞叹,歌颂,并永远铭记。
  (摘自《世纪人物》201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1996年,她18岁,怀着梦想与激情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2018年,她40岁,依然是一名对教师职业怀着崇敬和信仰的幼儿园教师。悠长的岁月,让当年那个稚嫩青涩的少女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她就是曾云霞,从教22年来多次被评为德育标兵和继续教育先进个人,2017年、2018年还先后荣获钦州市教育系统“十佳优秀班主任”和钦州市“平安校园先进个人”称号。孩子眼中的“曾妈妈”   “不好了,有小
小学毕业班班务管理需要顺势而为,寻找教育契机,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他们施以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智慧的成长环境。  小学毕业班的孩子即将展翅飞走,急于摆脱如影随形的“保姆式管理”。面对种种状况,教师要如何开展小学毕业班班务管理工作呢?若不想为琐事所累,若不想为学生的调皮或错误所烦,本着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班务管理是有效之策。基于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我认为班主任要基于学生的成长规
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奠定早期阅读基础有重要作用,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语言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导幼儿大胆地运用语言,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功能
通俗地说,彩超就是在B超的基础上增加了彩色多普勒技术,属于传统B超诊断技术的升级。很多人不太了解彩超到底是什么,更不清楚彩超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常常还会将彩超和B超混淆,或者认为彩超就是带有颜色的B超,本文就带大家正确认识彩超。什么是彩超  彩超是超声检查技术的一种,超声检查是利用人耳听不到的超高频率声波的反射及散射获取影像,帮助医生诊断患者身体内部疾病的一种检查,其本质是一种声波且对人体无害。随
幼儿园要注重改善患有听觉障碍幼儿同伴间的关系,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关心听觉障碍幼儿,  注重解决他们与同伴间问题  教学中教师的关心对患有听觉障碍幼儿间关系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患有听觉障碍的儿童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对幼儿的关心,发现同伴间存在的关系问题,思考并讨论问题,进而顺利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以汉字“人”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肺水肿是一种胸部常见的肺部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死亡率较高。有研究显示,肺水肿的死亡率可达到60%~70%,这不仅威胁患者本人的生命安全,而且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伤害。基于此,应做好肺水肿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治疗肺水肿的关键在于找准病因,实施针对性治疗。  肺水肿的基本状况  肺水肿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生后,患者不仅会出现肺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问题,而且肺静脉或淋巴的回收量会大大减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园全园幼儿及老师积极响应,居家隔离。但隔离并没有隔离关爱,在隔离期间,幼儿园针对卫生防疫与幼儿培养,采取“线上线下,家园互联”的方式进行沟通协作,使得家园协作机制与幼儿成长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关注疫情,“防、控、管”隔离不隔爱  防疫工作是疫情期间家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园教职工、家长通力合作,共同关爱幼儿成长,相互理解支持,使这项长期、细致、繁琐的工作有效开展,稳步推进。  疫情
两个小组活动间的过渡环节是前后小组活动开展的润滑剂和缓冲剂。活动后的过渡环节时间较短,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最愉快的时间。教师要满足孩子自我活动的需求,在自主过程中帮助他们发展自我服务意识,形成一种规则的内在化,为整个教学活动营造统一、自然、有序、和谐的氛围。  幼儿园课程活动后的过渡环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集体活动之间的过渡。在活动后的过渡环节中,教师要满足儿童自我活动的需求,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
社会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它是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幼儿时期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开始出现的时期,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幼儿间的人际交流和竞争合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人们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拥有独立意识、创新思维和较强的交际能力。然而,受家庭教育影响,部分幼儿习惯以自我为
她在逆境中活成了我们都羡慕的样子  有些景色是看不厌的,对蔡安安来说,那就是世贸大厦的夜景。蔡安安喜欢站在阳台,看著世贸大厦时明时暗的灯光,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霓虹漫漫,夜灯闪闪,白月如霜。”突然还冒出一句自创的诗。这就是我的室友蔡安安。  蔡安安一定是生错了家庭,她要是出生在有钱人家,一定会被送去学钢琴或者学文学,何至于在面馆里打工?是的,蔡安安只不过是一个在餐厅里来回奔跑的服务员,大多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