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巴人:攀登珠峰的高手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0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两次在不依靠氧气罐的情况下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他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运动员,人们将他称为“登山皇帝”。也正是这一奇迹般的成就使得他成为蜚声全球的登山运动员。但是,如果和夏尔巴人的人生故事比起来的话,他的奇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世界屋脊的征服者
  即便在今天,那些珠峰攀登者在经历了数个月的体能练习、配备了豪华登山设备后,也是每5个登山者中只有1人有可能成功登上珠峰之巅。因为这里的海拔实在太高了,空气含氧量实在太低了,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而且气温可以低至-50℃,雪崩频繁,在这里进行运动简直是拿生命做赌注。
  但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的夏尔巴人来说,珠峰的这些艰难险阻算不了什么。1953年,夏尔巴人丹增·诺盖作为向导,与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一起,成为第一批登顶珠峰的人;夏尔巴向导阿帕·丹增和普巴·塔西两人都陪同不同登山家成功登顶珠峰21次,至今无人能够超过;夏尔巴人在珠峰之巅待过最长20小时。事实上,关于珠穆朗玛峰几乎大部分记录都是由夏尔巴人所创造的。夏尔巴人派姆·多吉花了8小时10分钟就从海拔5400米高的登峰营地登上了山顶,成为历史上最快登顶珠峰的人。对于那些训练有素的西方登山者来说,完成和他同样的路途,最快也需要4天时间。
  每次西方登山者向珠峰进发时,都需要找夏尔巴人来做向导。“只要有钱,夏尔巴人就能把你抬上珠峰”,这是对近年来珠峰上“保姆式登山”的戏谑。作为大山和登山者之间的“中间人”,夏尔巴人冒着失去生命的风险靠人力运输补给物资,一次次走过艰险的登山路。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富有的西方登山者能够获得足够的重要补给、氧气罐和登山装备。除了要运输物资、建设营地、修通线路,他们还要为登山者引路,在别人遇到危险时进行救援,甚至给登山客户们烧水、做饭、铺床。
  夏尔巴人的基因秘密
  夏尔巴人是生活在尼泊尔的一個山地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体质非凡,和普通人大不一样。科学家研究发现,夏尔巴人的身体简直就是为了在高海拔地区生活而特意创造出来的。他们拥有一个特殊的基因——ACE基因,ACE基因是决定人体有氧耐力素质的关键因素,它可以通过影响人体的心肺功能,来影响人体的有氧耐力素质。他们的细胞可以在低氧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为身体进行各项运动提供充足的能量。这使得夏尔巴人适应高原生活,不会产生高原反应。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拥有这样的体质简直是天方夜谭。
  此外,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夏尔巴人的身体进化出与环境相适应的循环系统。夏尔巴人的血管直径比普通人大得多,这使得它们能够更迅速地将身体不可缺少的氧气输送到大脑、心脏、肌肉以及身体各个组织。对于普通登山者来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身体供氧能力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供氧中断,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脑肿胀,十分危险。而夏尔巴人的粗壮血管使得他们在高海拔地区可以泵入正常体积的血液,满足身体的供氧需求。
  忘记铁人三项的运动员吧,忘记超级马拉松的运动员吧,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应当是夏尔巴人。他们本应该是登山运动的主宰者,但现实中他们却又是凌晨4点半在海拔7000米高的地方为西方登山者提供早餐的服务人员,在波澜壮阔的珠峰攀登史上,夏尔巴人只是默默无闻的配角,真正的光环都被那些装备豪华、掌握媒体话语权的西方登山者抢去。这太怪异,简直就像球员梅西在给菜鸟球员擦鞋一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危险如影随形
  即便夏尔巴人的身体非常适应高海拔地区环境,他们还是难逃死神召唤。他们是登山旅行的探路者和服务者,西方人的登山路全靠他们铺垫,他们必须数次往返山上山下,开路、运输补给品,他们所面临的雪崩、暴风雪、落石等危险比那些付钱体验登峰的游客要大得多。
  一项研究发现,一个夏尔巴向导在工作时死亡的可能性比一个伊拉克战场的美国士兵要高12倍。阵亡的美国士兵能够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纪念,而逝去的夏尔巴人无法留下他们的姓名,只能孤独地留在冰雪深处,被世人遗忘。
  2014年4月18日,16名夏尔巴登山服务人员在雪崩中丧生,这是珠峰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之一,但是在报纸和新闻上往往不会让你看到这样的悲剧。因为这些陨落的生命不是西方游客,不是勇敢的记者,不是有名的极限运动员,只是一群无名的英雄,他们的死也就这样在无声的静默之后被大多数外人忘却。但是,如果喜马拉雅山没有这群夏尔巴人,没有他们做向导,没有他们补给物资,就不会产生现在这样一个每年耗资数百万美元、帮助无数人完成登山梦想的行业。雪山上的夏尔巴人,无人可以代替。
  对于许多游客来说,登上8848米的世界之巅,象征着自己征服了这座巍峨磅礴的自然屏障,象征着自己突破了极限,完成了不可能的事。而对于帮助他们铺设前途,辅助他们完成登山的夏尔巴人来说,珠穆朗玛峰是母亲,是女神,是不可亵渎的神圣的存在。他们无数次完成登山者一生所求的登峰经历,但他们从来不会以此为骄傲,他们不会将这种壮举当做对自然的征服。每一次的前行,他们都满怀敬畏。在夏尔巴人心中,人征服不了山,人能做的只是攀爬上山,就像孩子爬上母亲的膝头。
其他文献
一般大人们都怀念童年,希望时光倒流,而孩子们则都希望快快长大,早日成为大人。但世界上却有极其特别的小孩子,非常害怕长大!  2014年,墨西哥发现一名“奇怪”的14岁男孩,他控制自己尽量少吃,甚至不吃东西,因为他害怕吃东西会让自己长大!他极力弯腰驼背,想改变自己身高。他又竭力扭曲自己的声音,试图以低音量掩盖青春期发育时带来的声音变化。每当有人夸赞他:看起来更高了,看起来更成熟了,长得真快等等,他不
期刊
在武林界,总会有那么一些下毒高手,比如金庸小说里的老毒物欧阳锋,用召来的毒蛇差一点就把武林高手尽数毁灭,韦小宝用化尸粉,就能将尸体化成一滩黄水。但要说是这些人物下毒本领高强,还不如说是他们的创造者——小说家的构思奇妙。在西方,也有一位善于用“毒”推进剧情的作家——莎士比亚。  在莎士比亚很多悲剧作品里,用毒成了一个很常见的情节。但是让人们一直困惑的是,世界上真的有毒药进耳后,能使人在睡梦中中毒死亡
期刊
说到谣言,自诩机智的人总会表示:我懂科学,谣言骗不了我。但事实真的如此么?很多情况下,谣言由于带着极强的趣味性、轰动性和戏剧性,反而比真相更容易被人认可。  在科学发达的美国,一些非常离谱的谣言就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能够流传多年。比如以下的5大谣言——从“化学凝结尾的阴谋论”到“美国政府策划了9·11”,它们十分吸引媒体,曾搅得科学家心烦意乱。不过幸运的是,科学家最终还是破解了这些谣言,从而
期刊
不久前,在连云港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狗咬人、人杀狗”事件。A遛狗时没有用绳索牵引,她家的德国牧羊犬将B女士的手臂咬伤,B被家人送往医院救治。通过民警调解,A和B同意协商处理。虽然达成5000元的赔付方案,但是狗的主人没有履行。两天后,受害人的男友看到那只咬人的牧羊犬仍然在小区出现,无绳索牵引,于是气急败坏,想为女友出气,伙同另一男子用刀砍伤该牧羊犬,致其死亡。狗的主人报警,警方委托价格认定机构鉴
期刊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修建州际高速公路,使整个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商品和人员流通速度更快,国民出行更加方便。高速公路的修建为美国社会带来了持续的繁荣,但美国人很快发现,在这些时髦的新公路上,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高速公路上的幽灵?  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一些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司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有的司机忘了自己曾经了如指掌的路线,或很奇怪地认出了一些他们以前从未去过的高速
期刊
人类能够本能地学会讽刺,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听出话语里的嘲讽腔调。要让机器弄明白這些可要困难得多,因为它们会严格按照程序设置来读取文字信息,通过数据编码的形式来记录图片,不会想到这些信息背后的意义。如果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网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连讽刺也能读得懂,该有多么奇妙!别着急,在计算机专家的努力研发下,这项技术突破似乎很快就能实现了。  计算机读懂讽刺不容易  意大利都灵大学计算机专业助理教授
期刊
每天从早到晚,眼睛是人们使用时间最长、频率最高的器官。我们所完成的事情——读报、上网、工作、玩游戏、看电影等等,几乎都要通过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反映出人们的意向、想法和行动。  现在眼睛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可以代替双手做事,代替嘴巴说话。不远的未来,我们看一眼电视它就自动换台,瞄一眼吊灯它就自动打开;开车时,瞅一眼右边它就自动转向;用电脑时,扫一眼屏幕它就自动开机……这些情景绝不是科幻,
期刊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遥控器,电视、空调、汽车上最常见,或许有些音响、厨房电器上也有。可以说,遥控技术是现代科技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之一。大部分人对遥控器的认识基本来源于电视,但实际上,遥控技术比电视出现得更早。  遥控技术的诞生  19世纪末,遥控技术出自著名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著名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就以他命名)之手。他是一位塞尔维亚裔美国人,一生所有的发明和专利达700多项。1912年,诺贝尔奖委员会
期刊
常被人们遗忘的除了时光,还有衣柜里一件件正在积灰的旧衣服。现在一个姑娘的衣服数量比20年前一个5口之家的衣服总量还要多,但是在柜子里这么多衣服中仅有20%的衣服是常穿的。可偏偏,许多人又带点囤积癖,虽然不常穿,但总觉得有一天能用上,丢了或者卖了可惜。就这样,衣柜里越来越挤,每一季总有新款的靓衣被收入衣柜,只见新衣笑,不闻旧衣哭。不过,新科技产品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从调整闹钟到监控室内温度,網络改
期刊
1818年,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创作了一部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书里描写了一位疯狂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博士,利用科学知识创造了一个怪物,最后又毁掉这个怪物。这部小说表现了人类一味追求科学知识,以及由此带来对道德、伦理的冲击,并引发的恐惧和担忧。  而在现实中,人类所进行的科学实验,或许早已超过了弗兰肯斯坦博士的疯狂。这些实验无一不是关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