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问题学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特别是在学习、思想及生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作者从“问题学生”的成因、影响“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问题学生”的转化技巧三个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问题学生”的粗浅建议。
  关键词: 问题学生 成因 心理特征 转换技巧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发展等诸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问题学生”往往因为其落后于班里其他同学而有些格格不入,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和冷遇,自暴自弃,更加落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义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要关爱“问题学生”,耐心帮助他们,及时鼓励他们,不断规范引导他们,使他们融入集体之中,得到健康发展。
  一、“问题学生”的成因
  要想教育学生,务必了解学生。虽然后进生各有其特点,但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在于后进生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了角色偏差。有的属于遗传因素;有的属于早期教育不正确;有的属于缺乏内驱力、自制力、适应力;有的属于青春期心理不平衡;甚至有的思想偏颇,目标单纯等。
  2.家庭的因素。有些后进生家庭教育不佳,父母管教失当;有的家庭对孩子娇惯溺爱,使孩子任性、自私、说谎;有的家庭突然变故,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形成扭曲人格。
  3.社会的因素。社会的不良影响、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网吧、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腐蚀了学生的心灵。
  4.学校的原因。学校教育、教学失当是造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对后进生的嫌弃、挖苦、讽刺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造成后进生心理负荷太重,教材难度大,教法不当,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丧失求知欲,失去进取心,慢慢掉队。
  二、影响“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
  “问题学生”除有一般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外,还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主要有如下特征:
  1.自卑心理。后进生在操行和学生成绩等方面落后于同学,便产生自卑感。行为上常表现为孤独、羞怯、自卑等。情感上苦恼,郁闷、感情冷落、进取心差。
  2.逆反心理。这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后进生由于所受批评、冷遇、歧遇、处罚多于其他同学,行为上表现为满不在乎,甚至故意捣乱。
  3.厌学心理。厌学是后进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心理因素,由于基础差、知识贫乏、学习成绩落后等因素,因而缺乏自信心,这种心理活动的“内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视为负担,厌恶学习,甚至弃学。
  4.应付心理。后进生由于表现不佳,成绩不佳,情绪受过压抑,自尊心比一般学生更强烈,自尊心也容易受到伤害。为了维护其自尊,会产生一种应付心理,装模作样,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谎报分数,欺骗家长和老师,这种行为导致求知进步的严重障碍。
  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后进生在校园,特别是学习上属于弱势群体,需要给予特别关爱。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还要有耐心、细心。
  三、“问题学生”的转化技巧
  “问题学生”有其形成背景,尤其特殊的心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浇灌。
  1.尊重爱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心,耐心帮助他们。我班有位女同学学习成绩差,几乎所有功课都挂红灯,我为了帮助她,安排她和成绩好的同学坐在一起。由于她成绩不好,她对周围同学的行为极度敏感,而且非常自卑。有一天她找到我说要换座位,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同学们都看不起她,我问她老师有没有看不起她,她说老师对她很好。我鼓励她,其他同学的水平没有老师高,怎么有资格看不起她。劝她不要顾及别人的态度,相信自己。同时多向别人请教,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努力提高成绩。后来, 她的成绩渐渐提高了。
  2.及时表扬激励“问题学生”。每位学生都有闪光之处,后进生也不例外,当后进生有良好表现时,或有些进步,我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收敛自己的不良行为,不断进步。我班曾有个体育生,文化课成绩不好,表现很随意。在做他的转化工作时,我抓住了运动会的有利契机,对他的出色表现给予了肯定、表扬,并给予了他一定的物质奖励。我又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在思想和学习上也能同样出色,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乖了。
  3.教育“问题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待“问题学生”要以真情付出,真心相待,将心比心。“问题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逆反心理,一味板着面孔批评,往往不能奏效。批评轻了,无关痛痒;批评重了,会使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遇上后进生犯错误,一般我并不发火,不急于批评,先使其冷静,再讲清道理,使其醒悟。曾有两个同学打架,一个同学鼻子被打出了血,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后,一句话也没讲,先给鼻子出血的同学把血止住,把他脸上、衣服上的血渍擦掉,才问清事情的经过。老师的举动,让他们感到了温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都争着检讨自己。我帮他们设想后果,分析错误的症结。两人心服口服,行为规范了很多。
  4.思想上疏导,行为上规范。中学生思想不定型,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左右。因此“问题学生”的思想行为转变是我们工作的关键。正面引导极为重要,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志士奋发向上的故事,用榜样的力量说服激励后进生,使他们弃旧图新,奋发图强;后进生由于知识贫乏,道德分辨能力差,对于其不良行为的疏导非常重要,用一些不良行为的案例,触动、规劝其悔悟转变;后进生由于意志薄弱及原有习惯定势,一般难于短时间内实现根本转变,老师找他们谈话时表示不痛改前非,不久又旧病复发,因此,规范后进生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用制度规章约束他们;用集体的环境制约他们;教师和周围同学共同督导他们,使他们走出人生误区,跟上班级,从容地走完学习路程。
  后进生需要我们用心关爱他们,用爱感动他们。
其他文献
探索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创造者,除了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同时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优秀的创新意志和杰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造动机、创新意志、创新能力等。  一、创新动机的培养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类的一切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
新孢子虫病(Neosporiasis)是一种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引起的全球性寄生虫病。属于顶复门,孢子虫纲,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新孢子虫属。主要寄生在宿主的中枢神
摘 要: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和非机械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本文以增强教学效果为目的,从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面对“90后”大学生如何教学等探讨非机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非机专业 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重要纽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合作、交流与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更要考虑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开展情境教学,丰富化学教学内涵  在化学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就要求教师能借助一定物质媒介,运用
摘 要: 只有做好资源的及时利用和不断创新,才能使远教工程在农村中小学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但这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客观理性地分析思考,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策略,使这项惠民工程趋于标准化、有效化和实用化,让资源真正进入课堂,服务于广大农村中学师生。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 工程资源 创新应用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其根本目
摘 要: 教师写给学生的评语要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出不同评语;教师写评语要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善于因势利导;教师写评语要客观评价,以鼓励为主。  关键词: 教师 评语 引导学生  给学生写评语,不仅是教师必须承担的一项工作,还应该充分利用评语这一途径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评语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教育期待实现完美链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写评语呢?怎
摘 要: 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舟曲县自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以来,花了大笔资金,为各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为了更好地运用教育资源信息服务于教学,作者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现代远程教育 教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知识方法。但就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仍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并且这种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一、营造探究气氛,激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问题,并且阐述
摘 要: “问题学生”的出现,其原因复杂。“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转化“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让教师充满成就感的工作,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用爱心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只要有爱心,就能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因材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教师应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关键词: 问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转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