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与鲁迅思想资源:以国学、科学与当下精神现状为视点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现代转型,鲁迅的思考始终聚焦于精神转型之层面。在他看来,文明的本质是"精神",中国近代危机的本质是"精神"危机,固有精神传统已经丧失,民众沉溺于一己之生存,知识者亦失去精神主导作用。精神资源的求索无法回到过去,亦非以域外为模板,而是要还原到文明本原处,找到人类共通的精神因素,因而提出"立人"主张,并诉诸"诗力",试图以自由原发的"文学"召唤和激活"精神"。当下,现代转型的物质层面已取得重大成就,精神层面越来越显露其重要性。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些精神现状,对精神的现代转型产生了不利影响,体现在国学热、科学现状与国人精神现状上,需要借鉴鲁迅的精神遗产加以应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的影响,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传统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灵活性较高、弹性较强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学分制的实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更关注学生主体性、自觉性的发挥,因此对教
文章首先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组成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长远的规划;专任教师缺乏,教师工资待遇较低;教师科研水平较低;教师师德建设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