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不等式的构造法证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等式证明是中职和高中阶段数学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难易程度差距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很好的工具,可谓是考试的重中之重.本文仅就不等式的构造法证明进行归纳,剖析了9种构造方式,基本涵盖了不等式涉及的各相关知识点,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不等式;构造法;证明
  所谓“构造法”是指在数学问题中给已知相关条件,赋予恰当的实际意义,构造出某种数学模型并利用其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在解决许多难题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本文就构造法证明不等式来做以介绍,权当抛砖引玉.
  1.构造三角函数
  例1已知 a≤1,b≤1.
  求证:ab (1-a2)(1-b2)≤1.
  解析观察所给条件和结论,发现具有对称性且满足正、余弦函数变化范围,可联想到构造三角函数,使结论式变无理为有理,利用三角公式多,联系广,变化活的特点,把一些问题转化到三角问题,以打开思路.
  2.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
  例2求证 12≤tan2α tanα 1tan2α 1≤32.
  解析由于tanα是任意实数,最高为二次且分式比值介于两个实数之间,可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两实根把实轴分成三部分,构造出一个形如f1x2 f2x f3=0的方程,(其中f1,f2,f3是包含已知条件的实函数)则该方程必有实数解,利用其判别式来界定f1,f2,f3的满足条件,从而得证该不等式.
  由以上可知,构造法多应用于一些具有“对称性”的问题,在该类问题中由于所给条件地位相等,因此可以构造一些特殊图形或模型来解决问题,至于如何提高构造想象力,这需要在熟悉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和领会各种方法思路,勤于思考、精于推理、养成严谨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运用构造法解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构造法解题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谋求最佳的解题途径,达到思想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爱清.通过类比联想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数学通报,2006.2.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波利亚著,阎育苏译.怎样解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高校艺术类专业色彩基础教育普遍采用写生式色彩教育方式,对于当下多元化的艺术市场环境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基础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色
文章介绍TTD—HSDPA规划仿真方法,对其关键算法中的分组调度算法、接入控制算法和信道分配算法作了阐述,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分析了该规划仿真方法的应用。
【摘要】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就“活动单导学”在教学中运用作出了阐释,就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活动单;合作与交流;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为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与修正. 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模式而不遵循教
摘 要:本文通过对视觉文化本体特征的分析,论述了视觉文化在古典文化时期、现代文化时期和后现代文化时期的发展规律,并将其和听觉文化及视听综合文化进行对比,探寻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中,视觉文化是如何以一种方法论的形式出现的,并梳理出其作用对象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视觉文化;听觉文化;后现代语境;方法论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已越来越成为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一个主要元素,与消费文化及景观社会相契合
摘 要:随着现代艺术文化不断发展,东西方的艺术文化交流融合变得越来越频繁,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在此基础上得以创新发展。现代水墨人物画是融合了中西方艺术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画家再在此基础加以研究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的绘画艺术。本文从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形式语言如何建构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现代水墨人物画;形式语言;建构  现代水墨人物画是现代东西方世界艺术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虽然从意境上来说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