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更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
1.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在人格上是和学生平等的,所以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上,我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
2.善于表扬,巧妙批评,树立榜样。
小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和鼓励,以此增强学习的动力。“金无足亦,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关爱,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去感化他们。
3.注重家访。
3.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就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子女过于溺爱,导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现象,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改变孩子。
3.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变成另一个人: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家访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有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加强班级管理,营造优秀的学风、班风。
一方面,我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委成员。第一,大力表扬班委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委树立威信;第二,在鼓励班委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严格要求班委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培养班委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班委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扎实有效地加强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务必使每个学生都服从集体,服从命令,具有自我约束力,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5.正确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转变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显著。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我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地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一部分学生的潜能。我这种处罚方式借鉴了魏书生老师、赵健涛老师的方法。
6.要爱生如子。
高尔基说:“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但是什么是爱,怎么爱呢?任小艾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在任老师的班里,学期一结束,考试成绩排名以后(当时她们的学校要求排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项全班之最,如作业做得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的、跑步跑得最快的、拉手风琴最好的、弹钢琴弹得最好的、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全班50最。评选全班之最,目的在于不让那些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闷闷不乐。任老师把这一行动归结为教育的技巧之“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法”。与其说这是一种教育技巧,倒不如说这是任老师爱生的体现。给孩子自信,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做人,这难道不是爱生的最好证明吗?
1.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在人格上是和学生平等的,所以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上,我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
2.善于表扬,巧妙批评,树立榜样。
小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表扬和鼓励,以此增强学习的动力。“金无足亦,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关爱,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去感化他们。
3.注重家访。
3.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就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子女过于溺爱,导致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现象,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改变孩子。
3.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变成另一个人: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家访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有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加强班级管理,营造优秀的学风、班风。
一方面,我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委成员。第一,大力表扬班委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委树立威信;第二,在鼓励班委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严格要求班委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培养班委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班委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扎实有效地加强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务必使每个学生都服从集体,服从命令,具有自我约束力,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5.正确对待和处分违纪的学生。
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归,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怎样才能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转变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来,我在班上大力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我罚他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我罚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内2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当时的违纪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种处罚方式的效果显著。第一,受这种处罚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我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对他的口才及胆量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地帮他们练字和培养了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三,使学生的心态更加积极,可以发掘一部分学生的潜能。我这种处罚方式借鉴了魏书生老师、赵健涛老师的方法。
6.要爱生如子。
高尔基说:“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但是什么是爱,怎么爱呢?任小艾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在任老师的班里,学期一结束,考试成绩排名以后(当时她们的学校要求排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项全班之最,如作业做得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的、跑步跑得最快的、拉手风琴最好的、弹钢琴弹得最好的、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全班50最。评选全班之最,目的在于不让那些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闷闷不乐。任老师把这一行动归结为教育的技巧之“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法”。与其说这是一种教育技巧,倒不如说这是任老师爱生的体现。给孩子自信,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做人,这难道不是爱生的最好证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