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高产栽培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yu0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农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日常食物的质量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水稻的品质要求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热点。笔者对东北地区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地区的高产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汇总,以望对类似地区的水稻栽培技术有所帮助。
  1.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发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逐渐提高,对水稻的营養价值和口感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东北地区的日照充足,积温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土质肥沃,水质好,水稻为一年一熟,这使得东北大米产量高,质量好,营养丰富,尤其是五常大米,可以为国民提供高品质的稻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此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现有的优质水稻的产量还不能满足我国的内需,更何况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因此优质水稻的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生产者要针对自身的实际地理环境,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以满足高产优质水稻的需求,保障内需,扩展外贸,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因素
  虽然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品种的影响,但栽培时的环境条件、栽培方式以及土质营养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恰当的栽培方式、适宜的温度、水分含量、光照条件等环境条件以及土壤中氮磷肥的含量等会影响水稻种子的发芽、稻穗的饱满度、水稻的营养成分等。如旱育秧栽培方式、小苗移栽方式、及时铲除杂草等有利于提高水稻中蛋白质的含量治理的灌溉措施、高湿条件有利于水稻秧苗的生长和稻穗营养成分的保留;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比例、用量,有利于水稻产量和精米率的提高;此外,适当追施有机肥和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3.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3.1选择合适的稻种和适宜的土质环境
  在水稻栽培时,合适的稻种和适宜的土质环境是培育优质高产水稻的前提条件,是水稻栽培的基础,只有适合东北地区的稻种和适宜的土壤成分才能保证水稻生长良好,营养成分丰富,产量和精米率高。稻种应选择优良的品种,如秋田小町、五常稻米等,其抗逆性好,生育期适中,营养丰富,米质优良,适宜旱育苗和稀植等;同时稻种要栽种在土壤肥沃,肥力适宜的土地中,优质高产的水稻对土壤的肥料种类、含量要求较高,任何一种肥料缺失、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土质不合格或含重金属的土地要通过增施有机肥、稻草还田、改造土质等措施来提高土质,使其适宜稻种生长,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3.2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和播种时间
  在选择合适的稻种和适宜的土质环境的前提条件下,要选择适宜稻种播种的时间和育苗方式,这是保障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播种的时间影响水稻的发芽、生长,进而影响水稻的灌浆结实期和安全齐穗期,从而影响稻米的产量、精米率、营养成分含量以及其抗逆性,在选择播种期时要考虑所选道稻种的灌浆结实期气温条件和安全齐穗期时间范围。此外要选择适宜的水稻育苗方式,如大棚育苗和膜床育苗,这是因为育苗时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温措施,使得育苗环境温度低,容易使得稻种出苗缓慢、参差不齐,一旦温度骤降,稻苗容易冻坏,浪费稻种,不利于稻苗培育。
  3.3及时对稻苗进行移栽和合理化密植
  当育苗达到一定的阶段,即秧龄小于40天时,需要对秧苗进行移栽,但需要注意的是移栽前要进行一次防病、防虫和施嫁肥处理,要选择晴天的下午或阴天的上午来进行移栽,以保证秧苗在移栽后可以继续茁壮生长。此外,要注意进行合理化密植,这样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又能提高稻米质量,这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合理化密植时的密度要根据稻米品种、土质环境、自然环境等来进行分析选择。及时的稻苗移栽和合理化密植使水稻长势良好,促进有机物的产生与积累,提高产量的同时不浪费每一分资源。
  3.4对稻苗合理施肥并适时灌溉
  土壤肥力对水稻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有机肥和无机肥都是不可或缺的,氮磷钾等无机肥和鸡粪等的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合理施用可以提高稻米的精米率、改善稻米外观形貌和提高营养品质,但要注意肥料不是越多越好,不能堆积,否则造成稻苗的死亡;此外含水量是影响水稻长势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栽培时一定要注意科学灌溉的原则,不能使用不清洁的用水,否则容易造成秧苗倒伏、生病。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以水增温;排水晒田后间歇灌溉,以气养根,以根保叶,养根保蘖;夜间气温低深水护胎,黄熟期要停水。
  3.5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稻米
  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可能不被杂草、害虫侵袭,及时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杂草的清楚要采取中耕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一旦发现杂草要及时人为中耕除草,这对稻苗的伤害较小,化学除草时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一般在移栽返青后一周内施用对于害虫的防治防治结合,如选择抗虫性强的稻种,对种子消毒,及时施用防虫药物,同时要经常检查害虫是否侵袭秧苗,及时清除,也可以利用天敌来进行防治,当虫害严重时可以施用适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物,但要注意用量,尽量做到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药物的用量,影响稻米的质量。此外稻米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不可过早或过晚,过早收割,导致稻米不饱满,精米率低,营养成分含量低,过晚收割使得稻米粒易脱落,使得产量低,且稻米的透明度低、色泽差,收获时间要根据稻米品种和稻米的含水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4.结语
  作为人口总多的农业大国之一,我国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土壤优势,选择适宜东北地区的稻种,适宜的育苗方式,及时进行播种,适时对稻苗进行移栽,并进行合理化密植,合理施肥、适时灌溉,对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及时清除杂草,根据稻米品种和稻米的含水率的实际情况适时收获稻米,这对于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合理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指导,以满足高产优质水稻的需求,保障水稻的优质高产。
其他文献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是企业能够享受到自主创新政策推动作用的保障,“机制”的好坏又决定着自主创新政策的效果。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指标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
服务业创新流程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有很大区别。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主要区别,然后分析了制造业创新流程发展模型,最后与制造业创新流程模型在战略计划、企业活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肉食品之一,市场需求较大,在养猪过程中,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防止各种疾病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养猪场管理人员的教育,畜牧兽医站作为疫病防控的主要部门,要发挥相应地监督作用,积极加强对养猪场疫病防控监管,杜绝带有疫病的病猪进行市场,同时,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安全教育,引導他们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好养猪场疫病防控管理,确保养殖行
水稻纹枯病,俗称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1 发病症状  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
1 定义  猪乙型脑炎(Porcine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人兽共患、虫媒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人、猴、马和驴感染后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病死率较高,猪群感染最为普遍,其他动物呈隐性感染。猪乙脑的特征是:妊娠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育肥猪持续高热和新生仔猪呈现典型脑炎症状。本病在养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是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形态变异。在香菇生长阶段,当遇到气温昼高夜低、空气湿度昼干夜湿的气候条件下,香菇菌盖表皮细胞分裂变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皮包不住肉”,菌盖表皮开裂,出现不规则裂纹,这种特殊形态的香菇叫做花菇。  1 品种选择  选择中低温型、花菇率高的品种。用于保鲜出口的花菇品种,应选择朵型圆整,菇柄正中,柄短,菇肉肥厚,卷边整齐,迟开伞,菇体含水量低的品种。用于脱水
现代农业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新兴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已经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人力生产和牲畜生产向着全程机械化方向转变,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设备的加入,切实提升了农业生产质量和劳动效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他们最了解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