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纠正学生错误的有效方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每个学生生活背景、心理状态、知识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错误,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纠正学生错误的有效途径。
  1.正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尽量提出各种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练习时,尽可能吸引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学生参与,让他们回答问题。在众多的举手学生中,要善于发现那些欲举又放下的手,把发言的机会先让给他们,哪怕他们回答的不够全面,甚至出现错误。教师要用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然后组织学生补充甚至改正,教师则从中启发诱导,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2.在精讲多练中纠正学习英语的错误。要精讲,就要精心备好课。教师要备好新课标、备辅助教材、备学生、备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教师精讲之后,重要的是让学生多练习,通过练,发现问题,当堂讲解,给予纠正。
  3.抓住学生练习中有代表性的错误。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有的错误一点就破,有的错误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逐渐得到克服。如果见错就抓,发现错误就纠,就会使练习的气氛冷冷清清,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为不利。因此,教师要把握住教学重点,抓住那些大量存在而又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规律,使学生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及面,将知识融会贯通。
  4.随时提醒,给予忠告。对一些在课堂上屡犯错误,同时又爱开小差的学生,为了避免课堂直接提醒、示警、批评损伤其面子,引起对立情绪的负面效应,教师可在上课前准备好写有不同忠告赠言的小便条,在他们开小差时,有针对性地将便条悄悄放在其课桌上,忠告他们集中注意力。
  5.采用错解归正法,强化思维的准确性。讲课或练习时,教师有时郑重其事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引出错误的结论,然后发动学生找出错误的关键,分析原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这种练法往往对学生产生的震动较大,富有启发性,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同时留下的印象也是难忘的。
  6.调动全体学生共同纠正错误。纠错不能只针对出错的某个学生,而要使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比较和争论得出正确答案,从个别错误中引出带普遍性的思维错误。那些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通过争辩而练会的东西是很难从记忆中消失的。那些持有正确认识的学生也可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指出错误的过程中立论有据,从而强化自己的认识,加深印象,增强信心。有些错误可写在黑板上,引导全体学生分析、修改,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掌握好纠错的时机。如当学生读课文出现读音不准时,老师不应该及时纠正,应该让学生接着读下去,等他读完了课文,老师再读一遍让学生找出刚才自己读的与老师读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找出问题,并让全班学生跟老师读,而不让刚才的学生单独读,这样不但挽回了学生的自尊,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建立错题档案。为防止练习、考试中的错误再次出现,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建立一本错题集,把错误的原因、类型及改正的方法一一记录下来,平时经常翻翻、回顾。由于针对性强,错误得到了高度重视,印象深刻,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般不会再错。
  总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讲究适时、适度、得当。通过纠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编辑:杨慧芳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高考;文综试卷;主观试题;情境;  把握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6—00123—01  2013年,我省首次实行新课标下的高考模式。这一模式实施以后,处于一线的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复习,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课题。要做好政治学科文综考试的复习工作,基本要领是:“管好模块门,适当串串门。”从考生角度
〔关键词〕 数学教学;多媒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62—01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了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能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供是形声字。从人,共声。《说文》:“供,供给。”本义是:“供给,供应”如《韩非子·解老》:“凡与之所以大用者,外供甲兵而内给淫奢也。”  贡也是形声字。从贝,工声。《说文》:“贡,献功也。”《广雅》:“贡,献也。”本义是“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如《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后引申为赏赐, 《尔雅·释诂》:“贡,赐也。”  献是形声字。从犬,鬳声。“犬”代表进献之物。《说文》:“献,宗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在地板网孔对角开阶梯型结构的宽带圆极化天线,通过调节阶梯型结构的尺寸,可以改善天线的圆极化性能。在地板网孔的两个内角进行切角,可以进一步优化天
我国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  同治七年(1868年)2月,前美国驻华公使浦安臣率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是随团人员之一。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即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随手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他撰写完成了《再述奇》一书,现在这本书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对西洋标点符号的介绍:“泰西各国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