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吹亦动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wd_cl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家有句术语叫“八风不动”。所谓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如果遇到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情绪都不为所动,就是八风不动。不论得到还是失去,欢喜还是忧伤,赞誉还是诋毁,都能做到气定神闲、不为所动,这样的人该有多么圣明、睿智,几近不食人间烟火。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的凡夫俗子会对此心向往之。
   说到此,不得不说起苏东坡的一件小事来。苏东坡一日兴起,做了一首赞佛的小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意境很高,苏东坡自觉甚是满意。于是抄好,让佣人渡江到对岸的归宗寺,给好友佛印禅师看。佣人归来,苏东坡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佛印的大加称赞,没想到看到的却只有佛印在诗文下面写的两个字:放屁。苏东坡勃然大怒,马上雇船过江,要找佛印理论一番。他直奔佛印的方丈室而去,却见紧闭的门扉上贴了张字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见此,恍然大悟,自知定力不足,顿时羞愧难当。
   相信很多看过这个故事的人会情不自禁地对佛印竖起大拇指,说不定还会暗暗嘲笑苏东坡。我倒觉得这里的“羞愧难当”是后人揣测硬加上去的,依苏东坡洒脱的性格,顶多摇头一笑,笑自己的天真和孩子气。说实话,我也笑了,带着欣赏和会心的笑——他身上何尝没有我们的影子呢?熬了几晚才做出的自认为完美的文案,却换来了领导的全盘否定;费尽心思为好友准备了一份惊喜,好友却不屑一顾;努力地表现自己然后献宝似地给父母看,反而受到了父母不理解的责备……仅仅是这些小委屈、小失落就足以让我们奋起反击了,这时还哪管什么八风吹来动不动,先据理力争一番再说。如果对方不在眼前,效仿东坡“雇船过江”也是有可能的。
   什么?怪不得我们不是圣人呢?谁说我们要做圣人了,且不说古往今来,真正能做到八风吹不动的所谓圣人有几个,单就是那种端着的姿态就足以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做个率性直爽的凡人才更好。高兴就笑,不高兴就闹;失去了伤心,得到了自然开怀;遇到小委屈时,可以孩子般的去找对方理论。当然这样的人同时也是最单纯和简单的,因为对方的一句解释或者安慰,他就又可以扑哧一下笑出声来,之前好不容易装出来的生气早就烟消云散了。看看,如此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多好!
   做到八风吹不动,是圣人;笑看八风吹不动,是仙人。无论是圣人还是仙人,都是我等俗辈可望而不可即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做一个八风吹亦动的凡人,品尝酸甜苦辣,体味喜怒哀乐,有哭有笑,有玩有闹,谁说这样的人生不是精彩真实的人生呢?
   (编辑 思智 图/张泽鹏)
其他文献
杭州有两个地名叫得十分孤绝。绝无仅有的好。一为“断桥”,二为“孤山”。一个“断”字念出来,心有碎意。一个“孤”字读出来,傲意凛然。  当然,去孤山,也是去访一个古人。  人称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  终生不婚,总是一袭白衣,作诗后随就随弃……人都说林和靖性孤高自好,喜恬淡。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南宋大圣人朱熹都称誉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又说他常驾
我对道家的“小大之辩”很有兴趣。在《逍遥游》中,庄子将大鹏与斥鴳进行对比,说大鹏“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而斥鴳自诉道:“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一个能飞九万里高空,一个只能飞尺把高;一个要飞到南海去,长路迢迢,目标高远,一个却只在家门口打圈圈,鼠目寸光。最有意思的是,只能飞尺把高的这只斥鴳,却居然嘲笑飞九万里的那只大鹏,说这
形容女子,女孩儿是水做的;形容时光,叫似水年华;形容心态,便是心如止水。   读国学经典,发现古人喜欢把一些枯涩难懂的道理以水作比喻。比如《老子》,“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居于众人不愿处的下位,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世要像水那样安心低下,办事要像水那样灵活变通,行动要像水那样相机而行。正因为圣人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才彰显伟大。   再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人贵自知。  有比较才有鉴别,一部《资治通鉴》之所以能做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关键在于可以从这些历史故事里进行比较,从中找到智慧。今天就拿两组帝王进行比较,进而找出开国之君与昏君之间的差距!  且说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后,刘邦坐拥天下,心腹手下拜将封侯,大家好不快活。于是刘邦置酒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大家忆苦思甜,在酒桌上无话不谈,刘邦意气风发,对众臣道:“各位,我有话
生活中常见一种现象,有的人花了钱就成了“上帝”,颐指气使,盛气凌人。去吃饭,横挑鼻子竖挑眼;去买东西,把店员吆来喝去;去坐飞机,动辄就要投诉。  花钱,是一种行为,从精神上讲或者也是一种快乐。花钱总会得到某种服务,即便是慈善捐款,你也能得到尊敬与掌声。这还不够吗?非要在花钱之前刁难一下别人,难为一下别人,或者在花钱的过程中,鄙视一下别人,委屈一下别人——有时,别人也要接受,很无奈,却没有選择,因为
沃尔特·克莱斯勒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所以他们一直希望克莱斯勒在文学上能够青出于蓝。但是克莱斯勒似乎并不喜欢读书,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逃课,跑到镇上的一家五金作坊去当“学徒”,原因仅仅是他对机械更有兴趣。  读完初中后,他就在父亲的摇头叹息中结束了学业。随后,克莱斯勒到美国联邦太平洋铁路公司当了一名机械学徒工,虽然薪水很低,劳动量又很大,但是克
我国寺庙多悬楹联,而在寺庙楹联中,佛教楹联数量最多,但是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当是那种深含禅理、禅味、禅趣的楹联,它们或寓理于景,或说法于堂,或劝人以善。  蓟县龙泉精舍有联曰:  绿水青山,此中大有佳处;  清风明月,闲者便是主人。  从山水风月的佳与闲衬出世俗人们的碌碌空忙。  山西河曲海潮禅寺联:  半点尘埃飞不到;  一轮明月去还来。  极言其静,却涵盖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规律。  
“睡眠是大自然的保姆”  睡眠是人类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按照80岁计算,一生也不超过3万个日子,而人的一生却有1/3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尽量勤奋一些,少些睡眠时间,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是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吗?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睡眠是大自然的保姆。
“文学是照进单调贫乏生活中的一束光,是对平淡生活的救赎。”作家蒋勋如是说。我们需要救赎的,不仅仅是苦难和痛苦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也需要救赎。  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很多人所谓的平淡生活,不过是一成不变的刻板生活。这样的生活,僵化枯燥,死水一样,人在这样的生活中麻木着,一天天重复着毫无新意和价值的日子,生命几乎成了静态的。这种生活,带来的不是宁静的心态,而是更容易生出的怨气和戾气。我们身边有的
不要抱怨这社会“为什么99%的人辛勤工作,只有1%的人享福?”也不要埋怨这世道“浮躁”,只看看自己、问问自己:自己伏下身子了没有。倘若没伏下身子,做什么工作都浮在“面”上,深入不下去,那么即使再满腹牢骚,再声嘶力竭也解决不了半点实际问题。因为“金子”都让别人“弯腰”拾起了。   曾在八一青年队和国青男篮征战多年的史勇,很多人肯定不会太陌生,不过他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火锅连锁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