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侧耳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jo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顶侧耳别名榆黄蘑、玉皇蘑,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特别是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很高,因此,金顶侧耳既是美味食用菌,又是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用真菌。
  一、培养料配制
  1. 培养料配方 栽培原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①三级菌种配方:阔叶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石膏各1%。
  ②栽培种配方:玉米芯(粉碎成指甲大的颗粒状)40%,木屑36%,麦麸6%,细稻糠10%,豆饼粉4%,石灰3%,石膏1%,多菌灵0.2%;木屑72%,麦麸10%,细稻糠10%,豆饼粉4%,石灰3%,石膏1%,多菌灵0.2%。
  2. 配制方法 将木屑、麦麸、细稻糠、豆饼粉、石膏称取后拌匀,加石灰水和匀(含水量达60%即可),料配好后堆积过夜。如果配方中含有玉米芯,要将其放入1%~2%的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控至不滴水,再同其他配制好的料混匀后使用。最后将多菌灵溶于少量水中,喷入料内拌匀后,便可装袋接种。
  二、装袋接种
  1. 塑料袋 选用厚0.3~0.5微米、宽20~28厘米的聚乙烯或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50厘米长的栽培袋。
  2. 装袋接种 接种室要清洁,室内空间用1∶100的三乙膦酸铝水溶液喷雾消毒,操作用具、容器及接种人员的手均用三乙膦酸铝水溶液消毒,然后将金顶侧耳菌种在容器(搪瓷盆)中掰成花生粒大小,菌种用量约占干料重的15%左右。播种方式有混播、层播及混播加层播3种。混播法省工,将4/5菌种拌入料中,1/5菌种撒播在袋两头的料面上即可;混播加层播发菌快,是将1/3菌种拌入料中混播,剩余的菌种分层播入袋内的培养料中;层播法是袋栽的一种常用方法,先将塑料筒一端扎个塞子,撒一些菌种,再装培养料,每5厘米左右撒菌种1层,边装边压料,直至装满袋,然后用大拇指粗的木棍在袋料中自上而下扎1个洞,最后在袋料表面再撒1层菌种,稍压紧,扎好袋口即可。袋栽装的料要求两头紧、中间松,以利于发菌。
  三、发菌管理
  装袋接种后便进入发菌阶段。温度在10℃左右时,可将菌袋按单行堆成3~4层发菌;如果温度在2~3℃,可堆成双行,并适当增大堆叠的数量或层次,以利培养料升温发菌;温度超过15℃时可将菌袋平放于地面上发菌。发菌初期料温以控制在10~15℃为宜。因堆叠菌袋上、中、下不同部位的温度有差异,故每10天应上下倒堆1次,使其发菌均匀。结合翻堆检查菌袋有无杂菌、破袋等现象,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处理。在发菌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且略干燥为好,以防霉菌繁殖。温度在10~15℃之间接种后5天左右菌丝萌发,30天左右各层菌种间的菌丝就会连接起来,一般4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整个培养料。
  四、脱袋地栽
  1. 整地做畦 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畦宽1米,深35厘米,长度不限,畦内喷3%石灰水和0.1%敌百虫水溶液灭菌杀虫。
  2. 割袋埋土 用刀片将已发好菌并“吐黄水”的菌袋在距袋口三指处环切,把下部塑膜脱掉(袋品仍保留),立摆于畦内,然后用细土撒于袋间,将空隙填平,次日喷水1次。
  五、出菇管理
  生长条件适宜时,菌袋埋土1周左右便可现蕾,此时要将袋口打开,并向空中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以利子实体发育。当菇盖展开后,方可给菇床上喷少量水,随着菇体的生长,逐步加大给水量,使菌袋湿度保持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并适当通风换气,给予充足的散射光,一般管理得当现蕾后3~4天便可成熟。
  六、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病害主要为青霉属,有黄绿青霉、苍白青霉等10多种。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可减轻其为害;仅表面感染的,用棉球蘸三乙膦酸铝100倍液擦掉后,撒少量石灰粉覆盖便可控制病害;如青霉长入培养料内,应连同培养料挖出,再撒石灰粉,以防霉菌繁殖蔓延;喷洒5%甲醛溶液,可杀死青霉孢子。此外,还有木霉属,常见的有绿色木霉和康式木霉等,应及时防治。
  2. 虫害 螨类是金顶侧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类虫害,为害较大。防治方法:栽培场地应远离谷物仓库、饲料库及鸡舍,以杜绝虫源;培养料内有螨类为害时,可用烟梗和柳叶按2∶5的比例,加20倍的水熬成混合液喷杀。此外,菌蛆和跳虫为害也较重,应加强防治。
  七、采收
  金顶侧耳子实体生长速度比较快,一般从现蕾到子实体成熟只需3~4天,当菌盖充分展开,有少量白色孢子散发时即应及时采收,采收应用刀将菇体从培养基表面割下。采收后清理床面,停水3天后再给水,约经10天形成下茬菇蕾。按上述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如管理措施适宜,可出菇5~6茬。每袋可产鲜菇2千克左右。
  (作者联系地址: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邮编:135300)
其他文献
模拟自然干旱环境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差巴嘎蒿苗期的根系与叶片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差巴嘎蒿苗期的抗旱性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差巴嘎蒿苗期的叶片和根系中内源激素ABA和GA3呈增加趋势,IAA和ZR呈减少趋势;IAA/ABA和ZR/ABA的比值降低较为明显,但对GA3/ABA、GA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基础单元和细胞,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最后一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近年来,南京市秦
为培育氢氰酸含量极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高丹草新品种,利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对散穗高粱与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棕壳苏丹草、红壳苏丹草4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选
利用野外观测数据和室内测定分析方法对宁夏东部荒漠草原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封育、补播沙打旺、补播黑沙蒿、柠条地以及补播苜蓿)下的土壤呼吸、水分、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呼吸强度范围为0.01~1.47CO_2g/m~2·h,苜蓿地、柠条地显著高于其他恢复措施草地(P<0.05);0~20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在9.22%~21.36%之间,柠条地、补播沙打旺草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苹果树腐烂病又进入了新一轮高发期,对于这一具有毁灭性的疫情灾害,做好预防并积极治疗刻不容缓。  1. 发病条件 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抗病力下降等都会引起发病。如疏花疏果不到位造成大小年现象严重;叶部病虫害严重;病毒侵染;园内、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差;肥水供应不足造成的缺水缺肥、偏施氮肥;冻害、雹灾、日灼等均可加重腐烂病的发生。  2. 防治技术  ①建园选址。园址选择
基于改进CASA模型估算得到的草地NPP,分析了2000-2009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9年松嫩平原西部草地NPP总量在8.46~11.22TgC之间,平均值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