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SP70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son80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P70抗原的检测对鉴别癌性胸腔积液和非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经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胸腔积液108例和非癌性胸腔积液122例,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胸腔积液中SP70抗原进行检测;同时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YFRA21-1和NSE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胸腔积液脱落细胞上的SP70抗原进行检测,并与HE染色法的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各组间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癌性胸腔积液患者中SP70、CEA、CYFRA21-1、NSE的阳性率分别为72.2%、58.3%、52.8%和30.6%,显著高于非癌性胸腔积液组(9.8%、13.1%、23.0%和19.7%),SP70、CEA、CYFRA21-1、NSE的特异度分别为90.2%、86.9%、77.0%和80.3%;非小细胞肺癌组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组的阳性率(7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癌性胸腔积液患者中SP70的阳性符合率高于传统脱落细胞学HE染色的阳性符合率(72.2% >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P<0.05)。

结论

测定胸腔积液中及脱落细胞上的SP70抗原,能提高癌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1150-1154)

其他文献
目的在具有正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中检测是否存在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自身抗体,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鼠源性抗人VWF单克隆抗体(单抗)是否可以降低ADAMTS13对VWF的裂解活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诊断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3例成人特发性TTP患者检测抗VWF自身抗体,采用十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肿瘤内异质性。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拷贝数杂交的分析方法,对2例ESCC患者肿瘤内11个区域的全基因组基因突变及拷贝数变化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包括转移淋巴结基因组突变及拷贝数的变化。结果例1和例2患者4个肿瘤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数目分别为(93±17)个和(124±28)个。这些SNPs主要为非同义突变、同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位
目的分析BLM基因在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住院和门诊随访的125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5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6例急性白血病(AL)。对照组为5例门诊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标本,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在15岁至53岁。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已通过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分型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维甲酸受体β(retinoid acid receptorβ,RAR)基因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别检测198例原发性NSCLC组织中RARβ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以及P53基因第5~9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RARβ甲基化和P53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