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s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转换,要从“文化传播者”、“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者”、“学生人生引路人”,转换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规范者”;要研究如何拓宽学生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创造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最优化是以建构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展开教学。
  【关 键 词】科学课;课堂;教学;探究;优化
  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好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景,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课的乐趣?本文做如下控求。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探究
  富有挑战性、启迪性、鼓励性的新课导入是教师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新颖别致的导语设计,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维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教授《大气压》一课时,当老师提着满满一篮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各种各样的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心里一定会想“好啊,今天又要做什么实验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了上来。这时老师先用一只杯子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片盖上后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流出来?”顿时学生们纷纷议论开来,他们各抒己见,有些学生还为自己的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当老师按住纸片,把杯子迅速倒过来,并放开手时,大家都呆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一张纸能托住一杯水吗?”这时
  老师把杯子稍稍倾斜一下,水仍不流出来,学生惊呆了。通过这一实验,就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他们已感到以前学过的知识不够用了,渴望新的探究,这正是老师所期望的。
  二、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探究
  有位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要启发学生能够提出深刻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指出:“想让你的雇员、学生或孩子发展创造性智力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你自己树立成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角色榜样。”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如对“全世界粮食发生短缺”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孩子理解大不一样的:非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做饥饿,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饥饿中;欧洲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粮食短缺,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富裕中;美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全世界,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只有美国;中国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当今问题,因为我们的孩子只知道答案,他们从来没有发现问题的习惯,没在老师面前说过“不”。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如在《大气压》一课中,当讲到“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时,随即有学生提出:“大气压真的有如此之大吗?”、“我们人为什么没有被压扁呢?”等等问题,我微笑地表扬了这些同学的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并给予悉心的解答,这时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被激活了。
  三、创造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探究
  创新都源于问题,教师根据教学提出启发性问题,给学生营造有挑战性的不同的问题情景,从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新课程下的科学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性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如:在配制硫酸铜溶液时,往往老师讲的是得到蓝色碳酸铜溶液,但是学生自己在配制过程中,往往伴有绿色,这一现象与事先说明不符合,学生不以为然。若事先提出以下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侧面思考,就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1、溶液为什么呈绿色?
  问题2、在配制过程中应如何避免?
  此时的学生想到是否含有杂质,除去杂质等,如何避免,学生会想到加水、加酸等。这样通过讨论,再加上教师的演示和小结,得出加入少量硫酸就可避免的结论。这样,既优化了演示过程,又强化了学生对试剂的配制方法和保存意识。
  四、重视操作实践,促进应用探究
  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操作实践,着力深挖教材的实验潜力,设计富有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的实验,拓宽实验内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CO的还原性时涉及到研究CO还原Cu0的实验。教材中未写出实验步骤,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设疑:实验室如何操作CO还原Cu0这一实验?学生会联想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通入纯净的CO,加热,停止加热,停止通入CO。这时可以进一步启发设疑:用CO还原Cu0与H2还原Cu0的实验步骤是否完全相同?在此启发下,学生会想到CO和H2不一样:CO有毒,尾气要处理。于是,在上述的步骤中会添上“尾气处理”。教师应进一步启发设疑:如何处理CO
  尾气?学生在经过上述探究活动后,气氛会十分活跃,学生经过思考一般会想到:①将CO收集起来;②CO有可燃性,将尾气点燃。教师适时启发:尾气燃烧要释放热能,是否可以利用?此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肯定学生的积极发言后,师生共同探讨出最佳方案:即将尾气导管出口指向为Cu0加热的酒精灯火焰,这样既充分节约了能源,又避免了大气污染。通过教学初步使学生养成了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密切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无数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优化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课课堂上积极引导探究,优化课堂,是我们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l.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邵宗杰.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M].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三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初三学生要对三年来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我作为一名初三的化学教师对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并结合《化学考试纲要》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搞好初三化学复习工作。  关键词:初三 化学教学 复习  一、纵观近几年省内各市中考题,虽稳中有变,变中有新,一考试为向导引领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但试题总体呈如下特点:  1、非常重视基础
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文言文内容所占比重不少。加强高中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重视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是对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就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从过去的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从过去的对学生的单一评价道现在的对学生的多元的、多样化的评价等。种种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使我们的课堂“活”了起来。我们的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老师们成为了幕后的学习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对教育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在这一要
中国人对字的好坏看得很重要,在我们这里就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字是打门锤。”换成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字是敲门的砖”,所以又有了一句古语曰:“字如其人,见其字如见其人也。”的确,同一篇文字,字体优美的让人赏心悦目,自然爱不释手;字体差的就如同效颦东施,不养眼,看了心情糟糕,看不下去。所以又有了时下兴起的签名设计,就是告诉人们:“别的字你可能没有办法练了,把你的签名做好吧。”诸如此类的古今事例,一再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变教师评为师生、生生评价。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展现亮丽的自我,数学课堂会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然而,自我评价是否恰当可能激发或压抑人的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萌发时期,而一个
当今社会,学校德育教学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网络信息、价值多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如何适应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好教学工作,是中学政治学科面临的一个急迫而重要的课题。对此,我做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充分正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  常言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培养当今社会各行各业所需
摘要:教师自信心对学生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是高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科任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有无自信心、自信心大小,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质量。高中青年科任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才树威、以德立信、以学促威、以爱弘信,树立和弘扬崇高的威信。  关键词:自信心 青年科任教师 策略  高中是漫漫人生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对高中生的成长有重要的示范
【摘要】物理解题的整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面对问题,学生借助直觉,头脑里可能会有多个似乎相关的知识、多条解题的途径。树立求解过程中的目标意识,积极加强思维过程有意识的监控是有效克服解题过程中盲目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目标意识 思维监控 辅助性问题  物理解题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面对问题,解题者借助直觉,头脑里可能会有多个似乎相关的知识、多条解题的途径和多个辅助性问
人们常说:“智育不好是废品,体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可见教师工作职责是何等的重大。班主任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承担繁琐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说,班主任既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又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可谓是“人物小,作用大”。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有吃苦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善于动脑筋、讲艺术,用“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