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总之,随着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使用也越来越普遍。
  一、创设故事情境
  因为我们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加强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孩子们来说,故事一般是具有趣味性与吸引性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故事情境,有利于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氛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松鼠妈妈买了三个苹果,松鼠宝宝吃了两个之后还剩下几个?”小学生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会很轻松地得到还剩一个苹果的结论。将故事植入数学教学中,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打造拟人化的学习氛围,使得孩子们从心里亲近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解决往往从问题的发现开始,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是有极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也有利于促使孩子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与探索者。引导孩子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三、创设富有实践的情境
  我们一般认为学生有没有掌握知识,不仅仅是看学生卷面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好应用到生活中去。创设具有实践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内容转化为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样不仅从让孩子从心理上意识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从小开始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解决周边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为我所用。
  四、创设“悬念型”教学情境
  “教学悬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新颖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探索。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老师就开门见山:“能被3整除的数这里面有个秘密,老师已经掌握了,不信你们可以随便说一些数来考考,老师立即就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你们还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来验证。”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向老师发问,故意出一些比较大的数,老师却依旧不假思索地对答如流,学生们惊叹之余,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在这样的悬念带领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求。
  五、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
  新课程提倡使用現代化手段辅助教学,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或運动、变化的数学知识。但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课堂教学成功的法宝,片面地认为只有使用计算机教学的课才是好课,如果不用则水平低下、品位不够。更有甚者,一味追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全程性,用课件代替课本、代替板书,因此闹出许多教学尴尬。例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教师用课件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画———“动物园的一角”。然后,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飞翔的小鸟、漂浮的白云、流动的河水、游泳的小鱼、过桥的小兔、吃米的小鸡……”说得不亦乐乎。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说出了本课所需的信息:“鸡是2只2只站在一起,兔是3只3只站在一起”。课堂开始部分出现的飞翔的小鸟、游动的小鱼等与本课主题毫不相干,只因能吸引眼球便通通呈现,但实际上却冲淡了主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学习所能传授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只是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必备基础,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当中所需要的知识多数不是学生在学校所能够得到的,需要学生在步入社会当中进行自我培养和学习。因此教育的真谛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行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求实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探究学习,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案例教学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课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新课改要求相符。下面针对高中生物,探究提出若干案例教学实践策略,以促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
目前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或者一切以学生为重,课堂过分围着学生打转,淡化了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而我认为,追求互动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他们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开放的课堂教学,随机应变,这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  一、平等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3-01  学生进入初三了。面临中考,关键时如何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学生家长特别关心的问题,班主任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下面是我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  1.首先,要求学生制定出个人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中考对每一个初中生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必须一步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Internet技术为依托的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已形成热点,电子化、数字化等多媒体出版物的涌现,校园图书馆必须依托现代科技的结晶,拓宽自己的服务领域,信
作为山西省独特的农业种植模式,有机旱作在抵御旱灾方面的表现极为突出,有机旱作在山西省农业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能够证明其重要性.基于此,将简单分析有机旱作及其必要
【摘 要】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中学阶段练习三级跳可以增强弹跳能力及四肢协调能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有利于其他体育动作技术的掌握。文章从了解生理基础;专项针对训练;重视训练细节三方面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三级跳远指导练习。  【关键词】 中学体育;三级跳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三级跳远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49-01  创设数学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们从数学情境创设的概念出发,遵循情境教学的目的性、趣味性、思考性、探究性等原则,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
摘要:新课改的进行,对教师的教育方法和结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创新教育。可是如何在新课改中运用创新的策略呢?本文在教师、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情感教育这四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创新 初中数学 创新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教师拥有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人,教师作用不容小觑。近几年课改大热,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之前,教师
一、理想中的课堂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首先突出师生关系这一侧面。课堂上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学问题的解决呢?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克林伯格就曾经说过,“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质”。  教师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达到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这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