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交流平台 促进校园数字德育常态化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网络来到我们身边并融入我们的生活时,学生们大步迈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家庭目前的电脑拥有率为93%,其中88%的家庭能够上网,77%的学生经常上网。已有六成学生把上网当作主要的课余活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聊天和游戏。但是网络在把丰富的知识、信息奉献给他们的同时,也把“垃圾”和“黄毒”塞给了他们,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因此,数字德育成为凸显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
  我校重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人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道德是非判断力和自律能力。
  近两年来,我校紧紧抓住北京市、海淀区大力推动数字德育的良好契机,充分发挥我校数字德育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交流活动,收集、加工师生关注的德育信息并建立信息库,丰富网络教育平台,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便捷条件和重要资源。同时,我们为学生提供优秀网站,并利用优秀网站所提供的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网络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利用海淀区数字平台开展数字德育的工作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宣传造势。学生电视台制作电视短篇,利用午间校会的时间向全校师生介绍平台活动,并建议大家积极参与;猎手联盟小记者社团绘制精美的活动海报张贴在橱窗内进行宣传;青春奥运志愿者联盟草拟家长信,详细介绍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争取家长支持孩子上网参加该项活动。
  2.链通平台。我校学生创建的“红旗飘飘”网站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如果将其与“海淀区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链接起来,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参与平台活动的比率。于是,HCC社团在“红旗飘飘”网站上开设假期活动专栏,包括“社会实践掠影”、“假期精彩花絮”、“学习经验交流”和“休闲娱乐专区”四个版块,并以醒目标识链接到“海淀区中小学数字德育平台”,一方面动员学生们积极参与平台开展的各项网络活动,另一方面承办 “德育在线论坛”,引导全区中小学生讨论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3.联手学科。几个文学社团联手以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动员全校广大文学爱好者参加平台活动,并找到语文学科主任,建议将“网络征文”、“精品书吧”两项活动与假期语文作业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假期的学业负担,又能满足学生上网交流学习的需要,还能保证学生参与这项网络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4.调动社团。我校坚持主体性德育理念,相信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实践,从而获得真实的道德提升。HCC学生电脑社团、学生电视台、猎手联盟、橄榄枝等众多学生社团先后参与到活动的组织、策划中来,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网络实践。2006年寒、暑假,我校部分学生或参加网络征文,或参加“精品书吧”,或参加“在线论坛”,在这块健康纯净的网络世界中,尽情地沟通思想,张扬个性。HCC学生社团先后承办了两个“在线论坛”——“网络文明伴我行”和“我谈烟花爆竹的限放”。为了将活动承办成功,他们除了查阅大量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外,还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紧贴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问题、解答问题,把握论坛的走向,切实发挥该论坛“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导航”的功能。
  数字德育平台活动,不但帮助学生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假期生活质量,还促使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让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在假期生活总结中,很多学生都谈到了参加数字德育平台活动的收获与感受。初三(5)班的王鹤同学说:“我是一个狂爱读书的书虫,‘精品书吧’帮我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一是通过他人的图书推荐能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读的好书,节省了很多寻书的时间;二是可以将自己读的好书推荐给他人,一同分享心灵的震撼与感动,消除了知音难觅的苦恼。我爱‘精品书吧’,它是读书爱好者的圣殿,是超脱世俗、涤荡灵魂的天堂!”高一(1)班的杨紫同学在总结中写道:“网络征文活动为我们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创作生活、创作梦想的舞台。面对贴近我们实际生活的作文命题,我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很多思想要表达,很多情感要释放。什么叫‘才思泉涌’,什么是‘一气呵成’,这回我算是真正体验了。”承办“在线论坛”的HCC负责人吴迪同学说:“‘在线论坛’自由快捷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大量学生的参与,大家围绕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既有唇枪舌剑的争执,也有异口同声的共鸣,在热烈的气氛中沟通了思想,明晰了道理。网络在这个时候很好地帮助了我们进行相互影响和自我教育。”透过学生们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贴近学生需要、贴近实际生活、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网络德育活动是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
  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处团委的周密安排、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和语文学科的大力配合,我校参加的每一次数字德育平台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教委授予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奖率也居于海淀区前列。
  实践证明,数字德育是一条极具探索价值的教育途径,它赋予德育活动以鲜明的时代特点,强有力地将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吸引过来。应该说,网络是德育的一片新天地,网络德育与学校其它多渠道教育正在形成一个相互借助、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虚拟与现实、无形与有形、公开与隐蔽、相互交融的立体德育平台。但网络内容的良莠不齐以及对广大青少年的强烈影响力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德育工作者在这一领域的德育意识还有待加强,有效的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网络”只有在“道德阳光”下晾晒,变成学校的常态德育,并在更广泛的平台上交流,才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 ,我国编辑学理论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同时 ,也存在“散、浅、玄”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对方法论研究得不够。因此 ,解决方法论问题 ,便成为一个十分关
数字德育 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范围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已呼啸而来。网络普及,网民增多,尤其是青少年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市民计算机普及率以及上网总人数在全国都居于首位。从海淀区的情况来看,网络普及程度和上网人数都高于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网络社会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网络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
在2000年发行集团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研讨会上 ,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发行集团组建和运行中的问题是 :在筹划和组建发行集团的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超出了当初的预料和想象。其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行业协会,各专业协会,联合会各分会,各副会长单位:rn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
期刊
活动的目的rn走远孩子.rn只有走近孩子,才能走近教育.rn要给孩子有效的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然而,孩子心中有很多想法是不愿意面对面与成人分享的,这无疑给我们的
【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的重要方式。但当前新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足。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阐明了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分析了新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式。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的特点  (一)多样性  我国民族音乐种类繁多,例如宫廷音乐、地方戏曲、器乐音乐、宗教
为了鼓励孩子读书、读好书,2006年寒假,我们借助数字德育平台,在“冬令营”活动中推出了 “精品书吧”——荐好书活动,活动从首届的500多人参加发展到现在第四届的3000多人参加,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读书活动,而且帮助我们走进了孩子的读书世界,成为我们开展数字德育的重要平台。    一、了解了孩子喜欢的书    学生喜欢的书籍大致有文学类、生活启智励志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和科普类,其中,文学类和生活
发展了一种检测血液和环维黄杨星D(CVB-D)药片中CVB-D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HPLC-ECD).由于使用高灵敏度的掺硼金刚石电极(BDD)、可为碱性化合物提供更好峰形的C1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