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追寻思维的效度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画,而且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截然不同。思维导图无须高超的绘画基本功,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借助发散性的线条、符号、文字等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记忆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一、以图启思,建构语言点
  在小学中年级英语教学中,如果运用思维导图,画出让学生一眼就认出的人物形象,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模仿,对学生学习大有裨益。如把人物绘成思维导图,画个椭圆充当头部轮廓,名字画成头发纹样,让一个个既好画又好认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篇对话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Liu Tao向妈妈索要写信材料(ask mum for …);告诉妈妈有关Peter的一些情况(tell mum about Peter);信中准备写哪些内容(be going to tell Peter about …)。上述三个部分分别用三幅简笔画表示,并请同学们听完第一遍录音之后排列顺序。在Liu Tao向妈妈索要写信材料的文本对话中,对于What does Liu Tao need?这一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而What else does Liu Tao need?可以由思维导图上多出的一根线条和一个问号引出,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Maybe he can’t find his pen. Perhaps he also needs some glue.……在对文本的再次听、读中让学生感觉到:“告诉妈妈有关Peter的一些情况”这一部分好像是多余的,随即抛出问题:How does mum ask Liu Tao many questions about Peter?学生们可能用中文表述出:妈妈怕Liu Tao结交到坏朋友。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导出一句没有生词的英文名言:Be slow in choosing a friend.(结交朋友要审慎。)教学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具有很大的创新性,蕴含极其丰富的知识量,教师只要根据学情需要适当地进行删减或增添,发散出与主信息相关的其他子信息,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简明易懂又容易操作的思维导图,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王天杰
其他文献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特色及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的人、机交互智能平台;是实现传统与现代教育结合的、功能强大的高科技教学工具,能够适应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发展需求;是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新阶段,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它既继承了普通黑板教学手段的优点,又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生生的
期刊
学校自2012年9月建立以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和谐创团队,素质促提升,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目标,努力践行“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管理创新,促使工作扎实有效  做教师和做校长有什么不同?做教师,关键在于“做好自己”,通常只要自己努力且做事得法,就会拥有理想的成绩;而做校长,重点在于“成就别人”。因此,做事时并非依靠自己
期刊
一、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就是——  生:詹天佑。  师:他,怀揣一颗爱国之心,历尽千辛万苦,主持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的铁路——京张铁路。现在,老师带着大家走近京张铁路,一起领略它的风采。(播放京张铁路影片及背景音乐。)  师:看到如此宏伟的工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和想问的吗?  生1:詹天佑真伟大!  生2:我想知道,詹天佑是怎样
期刊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选自作家黄瑞云先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当它们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两个罐子的强弱发生了质的变化。童话一是告诉人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二是赞扬谦虚谨慎的品质,批判骄傲自满、倚强凌弱的错误。文章语言“造型”力很强,在描写陶罐和铁罐的争论时,铁罐是步步逼近,盛气凌人;陶
期刊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他们看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同属于四边形,自然会认为底边和邻边相乘就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在以往的学习中,平面图形的转化从未有过的,所以,学生最原始的想法应当是“拉动变形”,而不是“剪拼变形”。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呢?(课件出示)  作业单一:  在图中量出
期刊
一、研究教材,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人物的崇高形象,反映了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科里亚的木匣》一文是“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叙事性故事。课文按照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挖出木匣的顺
期刊
小数运算定律与整数运算定律相同,两者内在的一致性有利于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应用到小数领域,为学生的“先学后教”提供了可能。基于“先学后教”策略,如何进行此类课型的教学呢?下面就以“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为例,浅谈一些实践思考。  一、课始聚焦结构性预习,体验定律的迁移力  “先学”是“后教”的前奏。“先学”若只是让学生在课前随意翻看教材,不仅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而且易使学生浅尝辄止,不求甚
期刊
小学阶段数学符号主要包括:对象符号、关系符号、运算符号、结合符号、约定符号等。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的符号有:  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学生在一二年级认识的符号都是最基础、最普遍的符号,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其“基础”、“普遍”而被教师忽视其蕴含的思想方法,错失了培养符号意识的机会。一二年级作为符号意识培养的启蒙阶段,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符号所表达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符号意识呢?  一、充实符号的
期刊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课前谈话,尝试语用  教学片段一:  师:吾姓罗,名蓉,云南昆明人氏,爱旅游,好读书,乃教师是也。同学们能否说说,我的姓名、住址、爱好、职业是什么吗?  生:您叫罗蓉,是云南昆明人,喜欢旅游和读书
期刊
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懂得符号的意义,会运用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本身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一、追本溯源:准确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  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表述为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