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妹结婚,我开车带着表弟,从上海赶回泗阳参加婚礼。
  路过蒋坝已日近午时,厨师表弟职业病犯了,说,去年在电视里看到,蒋坝在搞什么百船宴,看看吧。
  边走边看风景,一下子就到了湖边,车无法通行了。这时,肚子咕咕起了反应。
  湖边只有孤零零的两三户人家。一个老汉正在院外一小块水泥地上翻晒着泥鳅。老汉红红的脸庞,宽松的大腰裤,对襟褂子纽扣不扣,露出黑红的胸膛,一看,就是个每天干活,并且喜欢喝两口的人。
  “老人家,我们想找个地方吃中饭,哪里比较近?”
  他抬头望我们一眼:“很远呢,十几里地!走,到我家吃去!”
  看来,老汉家在搞渔家乐。跟着老汉下了大堤,堤下就是他的家。洪泽湖的水拍岸弄潮,几只湖鸭呱呱叫着,碧绿的水草婀娜摇曳。
  老伴在厨房烧饭,老汉说:“来人了,烧菜吃饭!”
  老伴瘦瘦高高的个,一脸黝黑,她手扶门框,伸出头来问:“想吃什么?”
  “烧个鱼吧,随便什么鱼。”我说。湖水煮湖鱼,原汁原味。况且,靠湖吃湖,也不会贵到哪里去吧?
  没个规整的餐厅,也没像样的厨房,更没有服务员,这饭钱他们会怎么收?两个老人看起来淳朴,倒不像会宰人的样子。
  不一会儿,四个菜端上来,老汉和我们一起坐了下来。
  “大妈一起来吧?”我们邀请。
  大妈摆手。也许,怕账不好算吧?我们也就没再强求。
  “你喝酒吧?”老汉忽然想起什么,问我。
  “不喝,要开车。”我摆手。
  老汉说:“男人到湖边哪有不喝酒的?”冲表弟噘噘嘴,“你喝,让这个小青年开车!”
  老汉到屋里拿出一瓶貌似比较高档的原装酒,啪地打开,倒在两个玻璃杯子里,示意我端一杯。我心一紧,这瓶酒也要算在我们头上了!只好硬着头皮端过杯子。
  青椒炒小虾,红烧鲢鱼,炒小藕,水芹菜炒干子,都是我爱吃的菜。估计菜一百块钱,酒就算两百块吧,三百块应该够了,放大点,总不会超过五百吧?我刚准备示意表弟去结账,见门口有个人影闪了一下,老汉大声说:“大砍刀,进来吧!”
  门外就进来一个粗壮的矮脚汉子,方头方脸,真像一把砍刀,我看着就发憷。大砍刀搓着手,嘿嘿地笑:“四爷,要帮忙吗?”我心里一惊,这下怕是碰着孙二娘的馒头店了,明早我和表弟就成包子馅,表妹的婚礼看来是参加不了了!
  “没啥,就两个人,你四娘就能搞定!”老汉自信地说。我心里暗暗叫苦,被宰几百块钱和失去生命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呀!
  我递个眼色给表弟,示意他瞅准机会打110报警,他个傻蛋却以为我要他去拍湖景,屁颠屁颠地拿着手机去拍照了。我心里凉了半截,恨由心生,都怪他要看什么百船宴,这下好,把小命都搭上了!
  表弟照一会儿湖景,回头看我有些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掏钱去结账。
  “怎么能收钱呢?!”老汉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
  当然不要钱!要命!我从头凉到脚后跟。
  这荒天野地的湖边,搞两条人命真是分分钟的事情,原先两个老人对付我们可能有些吃力,这下来个大砍刀做帮手,如果菜里下了蒙汗藥,酒里做点手脚……我的头真的晕了,眼前出现幻觉。
  “你这不是骂人吗?请还请不到呢!”老汉一脸不高兴。
  “就是!”大砍刀一脸讨好,连声说,“这湖边,十天半月的难得来个人,晚上到俺家再喝几盅!”
  门口,不知何时,聚了四五个女人和孩子,拘谨地朝这边望。这可不是幻觉,我悄悄伸手掐了一下大腿。
  “湖里人家来客,添双筷子加个碗,收钱?湖里人做不出来!”老汉有些不屑,老伴也附和着说,“就是的!”
  大砍刀嘿嘿地笑,手不知道朝什么地方放,女人和孩子们不再拘谨,也呵呵地笑。
  告别渔翁夫妇,表弟开着车,转脸看我一眼,疑惑地问:“表哥,空调打够低了,你脑门上怎么都是汗哪?”
  “好好开你的车!”我擦着汗,问他,“下次再来的话,你还能找到这里吗?”
其他文献
窗前一盆石菖蒲,风貌萧疏,叶奇香,含章蕴藻,有简古清奇之姿。人间碌碌,石菖蒲或可寄意;人间碌碌,读好文章如对可意人。菖蒲是嘉草,竹峰的《竹简精神》是佳文,朝夕有此二物相伴,得岩烟岫云供养,自以为衣貌行止如散仙。  竹峰的文章,读得很早,也读得很多,这是我和他的缘分,也是我的福气。在竹秀于林之前,竹叶初展竹箨尚鲜之时,我即知其文章前程不可限量。因他敬畏文章如祭山川鬼神,虔诚读书写作如信徒转山朝圣,年
期刊
我第一次见到真实的老外,是教授我们口语的Steven,一个标准的清教徒似的男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学外语还很吃香,找工作占据绝对优势,在校园里谈恋爱也能有优先挑选权,连带地外国语学院里长相凶蛮的院长“郭老太”,也似乎看上去气质优雅了一些。郭老太在每届新生开学典礼上,都会用她土得掉渣的山东沿海普通话,骄傲地表示,外语学院是前途无量的学院,一旦跨进这个门槛,就意味着你离出洋留学也不远了。而且这
期刊
1  大凡事物都有一个兴盛衰败的过程,每一样物件都有它时兴式微的时候,都会被打上时光的水印,老物件里自然就藏着许多旧时光。  作为物件的笈,其具象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今人对它已经非常陌生,作为汉字,也随着具象的淡出,使用频率几近冻结,也早进入生僻的行列。于我,则不然,它是储存我人生记忆的一块移动硬盘,里头藏着我的许多旧时光。  记不得何时认识它的,可与它亲密接触,是自打踏进学堂门第一天开始的。  
期刊
吉祥街上店铺不计其数。  卖豆腐的店铺却只有两家。  一家在北边,一家在南边。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冯,叫冯国昌,今年四十六岁;南边的豆腐店老板姓赵,叫赵国盛,今年四十三岁。冯老板长着一张国字脸,身高一米八,身材本就魁梧,现在有些发福了,显得膀大腰圆,像个天天杀猪吃肉的屠夫,不像豆腐店的老板;赵老板长着一张刀条脸,身高一米七一,身材瘦削,倒像个常年吃豆腐的。冯老板和赵老板在一起说话,得隔开两米远,不然
期刊
闲扯一下小说。  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中,不合理的距离是致命的。  在本期中,王东梅展示给我们的距离并不长,只有半米,但是,我们判断了一下,觉得这个距离支持了她的小说,是颇为合理的,因为,这符合冲突的一般原则:父子二人相距很近,但心很远。小说由此为我们带来了无比丰富的联想。  《偷自行车的人》是维托里奥·德·西卡的名作,也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掉这个书袋是想说明,父亲里奇和他的儿子布鲁诺同
期刊
我的工作平时挺忙的,很少能顾得上家里。妻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很辛苦,得了轻度的抑郁症,需要好心情。周末我开车带她和孩子去另一个城市游玩散心。在游乐场,妻子说,孩子们还从来没有见识过雪,希望和我一起去“冰雪世界”玩一玩。我一看门票价格不菲,想着省点钱,让她带着大孩子去玩,我抱着小的在外面等着,没想到妻子突然就不高兴了。  为了安慰妻子,我赔着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我以前不是和你去过世界之窗吗?
期刊
多年来,父亲疯狂购买动物,而动物本身又在无止境繁衍,母亲终日忙碌于动物和动物之间,照顾它们的吃喝拉撒,有时累倒在猪圈里,或鸡舍旁。父亲见状,非但不上前查看,还冷嘲热讽地说:“别装啦,快起来吧,生个丫鬟命,装什么小姐身。”很早之前我就说过,母亲终日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早晚要出事儿,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接到父亲的短信后,我连夜赶回故乡,一进门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灯光昏暗,他眯着眼抽烟
期刊
那只白色的百灵鸟,老是在金明的梦里飞来飞去。  那是一只多漂亮的鸟啊:通体雪白,无一根杂毛,展翅一飞,就像一个白色的精灵。还有它的叫声也格外悦耳,让人听得心醉……  金明每次醒来,都会问自己:这白百灵真的存在吗,它为什么总托梦给我呢?过去他在草原打工,也听蒙古老乡说起过白百灵,他们说那是神鸟,很少有人见过。  冬天,草原下雪了。金明的家就住在草原的边缘地带,这里的雪也一样纷纷扬扬。大雪封门,正是在
期刊
一  雄田健二,鬼子兵的狙击手。  我爷爷刘先旺记不住这个名字,不过他有办法来记。在我们苏北里下河平原一带的方言中,“健”与“贱”、“二”与“啊”差不多同音。这下我爷爷就省事了,他把“雄田”两字省略,把“健二”记成“贱啊”,瞧,这多省事。当然,我爷爷背后称他“贱啊”,当面当然不能这样叫,得后缀上“太君”二字,合起来就是“贱啊太君”。  “贱啊太君”不喜欢说话,黢黑的马脸又瘦又长,脸上布满沟壑纵横的
期刊
单位新建了办公楼,楼前种上了一长溜宽阔的、漂亮的绿化带,长约两百米,宽约十七八米。  公交车停靠站设在办公楼前绿化带边上偏西位置,正好斜对着办公楼的大门。公交车停靠站与办公楼的直线距离并不远,但由于中间隔着绿化带,而绿化带内各种植物严严实实的,高大乔木下还种上了密密匝匝的矮灌木。按照正常道路行走,下公交车之后,需要经人行道绕过那一长溜绿化带,才能从办公楼东侧经车行道绕到办公楼前。  不知从哪天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