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音乐干预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入园焦虑问题一直困扰着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新入园幼儿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哭闹、拒绝参与活动等等。如何缓解幼儿因入园造成的情绪焦虑现象,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归纳几种音乐干预的方式,并对干预的有效途径进行整理,希望能夠为幼儿园和家长解忧。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音乐干预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音乐干预方式
  针对幼儿园托班的新入园幼儿,实施一个月的音乐干预,通过语言游戏、身体律动、打击乐器、道具游戏四个途径展开有效缓解消除幼儿入园焦虑。
  (一)通过语言游戏进行音乐干预
  语言游戏包括字词的节奏朗诵接龙游戏、语气语调游戏、节奏朗诵小品、儿歌演唱、嗓音游戏。针对托班幼儿,根据其年龄特点,较为实用的是儿歌演唱、节奏朗诵接龙游戏。在音乐干预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与幼儿同唱《欢迎来到幼儿园》、《再见歌》、果蔬接龙等。通过师生同唱、教师与幼儿集体问候或与幼儿单独问候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并使其尽快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通过接龙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分散幼儿因分离焦虑造成的不良情绪。
  (二)通过身体律动进行音乐干预
  幼儿身体律动主要指的是幼儿跟随音乐和教师一起开展肢体活动,在音乐干预中,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儿歌,所选儿歌的特点为歌词内容鲜明,音乐节奏感强,速度适中。例如《小猪吃得饱》《小手小脚操》《五官歌》《小猫咪伸伸腰》等等。教师播放音乐并随音乐做伸手、跺脚、拍手、扭腰等身体动作,通过有趣的律动吸引新入园幼儿的注意力,并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在身体律动中,跺脚可以减轻幼儿的焦虑情绪,是释放情绪的有效途径,因此设计活动方案时,跺脚较为常用。
  (三)通过打击乐器进行音乐干预
  打击乐器分为有音高和无音高两种,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托班幼儿,在音乐干预中,我们应用的是无音高打击乐器,分别是木质类的双响筒、响板、节奏棒;金属类的三角铁、碰铃;散响类的串铃、沙锤;皮革类的手鼓、铃鼓。在音乐干预中,打击乐器可与儿歌合奏、也可以离开音乐单独使用。打击乐器的运用目的在于通过乐器的音色、构造、演奏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缓解与家长分离时的痛苦。
  (四)通过道具进行音乐干预
  道具音乐干预,指的是在音乐干预中运用特殊的道具来配合干预者完成音乐活动。比如纱巾、皮球、呼啦圈、纸杯等等。纱巾可以配合节奏舒缓轻盈悠扬的音乐完成干预;皮球可以配合节奏欢快鲜明的音乐,用滚动、拍打、师生传递的方式;呼啦圈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配合音乐进行身体动作的训练;纸杯可以当成乐器演奏也可以跟随乐器做节拍的传递。道具的加入,可与音乐相融合,也可以没有音乐,仅做简单的节奏游戏。在音乐干预时,道具能够增添音乐干预的趣味性,让具有分离焦虑的幼儿感到身心的愉悦,道具在干预过程中可被视为玩具。
  二、幼儿分离焦虑音乐干预的有效途径
  (一)语言类音乐活动不适合在幼儿园托班实施,可用身体律动与打击乐器代替
  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对于词汇及语句的掌握有限,因此在实施音乐干预时,尽量避免开展语言类音乐活动,比如字词的节奏接龙、节奏小品的朗诵、语气语调的训练、儿歌表演唱等等。相比较而言,身体律动与打击乐器更适合托班幼儿。具有分离焦虑的幼儿,干预者除了用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同时也要为其提供一个可以发泄心里不良情绪的机会,因此,身体律动除了能够锻炼幼儿身体协调性及小肌肉群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律动中的跺脚、击掌、拍腿等动作发泄不良情绪,有利于缓解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哭泣等现象。
  (二)皮革类与金属类乐器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经过几次打击乐器的音乐干预活动发现,皮革类、金属类乐器比木质类乐器更受欢迎。在干预中,我们分别准备了串铃、沙锤、三角铁、木鱼、铃鼓。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铃鼓,其次为串铃、三角铁、最后是沙锤和木鱼。因为皮革类乐器在演奏时采取拍打式演奏,孩子们喜欢拍打这一动作,其实这也是发泄的一种形式,在音乐干预中,开始哭闹不停的幼儿经过被铃鼓的吸引到最后和老师一起玩铃鼓,再到主动拍打铃鼓,足以说明铃鼓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情绪起到一定的作用。串铃是金属散响类乐器,声音清脆明亮,由一根木棒多个铃铛组合而成,演奏姿势简单,易被低龄幼儿掌握。在音乐干预时,刚刚与家长分离的幼儿哭闹比较严重,用串铃清脆的声响吸引幼儿,可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这是音乐干预的第一步。随后将串铃放入幼儿手中,个别幼儿可以主动接受这种乐器的传递,虽然此时的分离焦虑并未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将注意力的一部分转移到串铃。三角铁由两部分构成,金属棒与发声体,适合分离焦虑不是很严重的幼儿,对于短时间哭闹的幼儿,采用师生互动敲打三角铁的演奏方式,先让其体验演奏方法的特殊性,再感受声音带来的愉悦,循序渐进,还是十分有效的。
  (三)音乐干预初期,干预形式应相对简单,采用一或两种即可
  计划中的干预方案是从欢迎歌开始,以再见歌结束,每次干预形式多样化,语言、律动、乐器均有。在音乐干预初期,欢迎歌与再见歌都无法实施,因为幼儿分离焦虑现象严重,哭闹和拒绝活动并不能让师生顺利开展互动,因此,在干预前期,取消前后两首歌曲,改为在后期加入。而复杂多样的干预形式对于具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来说不易融入,身体律动或打击乐器在干预初期选择一种即可,通过一种活动形式让幼儿从陌生到熟悉音乐活动的“游戏规则”,也是间接给予幼儿安全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霍德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晋陕原生民歌的风格特征与地理、历史及人们的语言、风俗分不开,晋陕原生民歌品种多,分布很广,且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风格。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出现的一批本土作曲家创作的许多既有浓郁的晋陕传统民间歌曲风格特征,又汲取了内蒙古西部特有的地方民歌元素(如爬山调、漫瀚调、二人台等)的歌曲,旋律优美,表现力极强,有着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  【关键词】晋陕移民;晋陕原生
目的:探讨耳鸣治疗中联合使用盐酸氟桂利嗪与卡马西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耳鸣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治疗方法,即
[摘要]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物理学史,不但能够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也是大学物理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将会非常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物理学史 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  [作者简介]李海涛(1977- ),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大学基础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教学和物理学史;吕增建(1959- ),男,河南中牟人,焦作大学基础科学系副教
【摘要】钢琴作为乐器中难以掌握的乐器之一,关于钢琴教学也是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关注,而对于高校钢琴教学,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从事高校钢琴教学的学前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时也仍然会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本篇文章就当前的高校钢琴教学学前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望能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钢琴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术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共90人,按照随机对照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进行
探索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较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用专业人才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据初步了解,我国高校开设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
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和医学教育认证的实施,为医科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力契机。文章描述了两套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回顾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评估历史,介绍了我国的医学教
[摘要]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新课程目标的剖析,指出基础教育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