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高句丽墓葬习俗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ju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王陵、贵族和平民墓葬的分析。本文认为高句丽墓葬习俗包括:厚葬习俗、积石为墓等内容。高句丽墓葬习俗既具有本民族的特点也受到了中原丧葬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高句丽 墓葬习俗 中原影响
  高句丽是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墓葬是高句丽存世遗迹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集安地区高句丽墓葬的考古发现看出高句丽墓葬习俗在具有本民族特色外,也逐渐吸收了中原丧葬礼仪文化。
  一、墓葬情况介绍
  根据《集安高句丽王陵》一书中关于高句丽王陵认定标准来看,并非所有的王陵都具备所有条件。除了太王陵符合以上全部条件。禹山992号、临江墓等六座墓葬都符合大部分条件,所以我认为它们也应该为王陵。有一些墓葬虽然不是王陵,但是墓葬也有一定的规模并且也发现金器和墓葬壁画,应该属于高句丽贵族墓葬。其外有一些墓葬规模较之贵族墓葬要小,没有瓦和金器出土,这种墓葬应该为平民墓葬。
  (1)高句丽王陵
  太王陵是一座大型阶坛积石石室墓,位于禹山南山麊。墓中出土大量金器、鎏金器、马具、瓦当、石椁和棺床。还采集到一件被烧融的熔石。年代约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
  禹山992号位于禹山脚下坡状台地,年代应在公元4世纪左右。出土了鎏金器物、金饰品、铜器(其中4件锯钉)、瓦当。
  临江墓是一个积石墓,位于龙山上。年代不超过3世纪。出土物有玛瑙珠、鎏金饰件、金器、马具。还发现了铁锔钉、筒瓦和板瓦[3]
  将军坟位于禹山墓区东缘龙山,是一个阶坛石室墓。年代约在5世纪。出土物品有鎏金头饰、金器、马具。在发掘中发现瓦当和铁锔钉。
  麻线2378号墓葬位于麻线墓区东南部一小丘上,是一座阶墙积石墓。年代约在1世纪左右。墓上及周围发现大量瓦砾和熔石,有的熔石和瓦片烧结在一起。
  麻线626号是洞沟古墓群麻线河西岸山坡上的一座阶墙积石墓。年代约在1~2世纪。墓顶发现许多火烧熔石,有的与瓦粘连在一起。祭台处还出土了铁锔、铁钉。
  (2)高句丽贵族墓葬
  七星山96号墓位于集安县西郊,是一座方坛阶梯积石墓。年限(4世纪初期到中叶)。其墓中出土了鎏金马具、铜器、铁器(其中铁锔3件)。
  集安万宝汀M242位于集安县城北面的山谷中,是一座方坛阶梯积石串墓。年代为3世纪末期。墓发现大量烧变形和烧熔流淌凝结成各种形状的石头墓中共出土了陶器、鎏金铜马饰、包银钉。
  长川一号壁画墓是一座封土的石筑双室墓,位于鸭绿江右岸。年代不早于5世纪。墓壁、藻井、甬道两壁、石门正面、棺床的表面都施彩绘壁画。
  集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位于鸭绿江北岸,是一座封土墓。年代约相当于公元5世纪。墓中发现金饰、鎏金铜器以及用于钉制棺用的铁钩。墓室壁面、中心圆柱和棺座表面有彩绘。
  集安五盔坟四号墓位于集安洞沟平原,是一座封土墓。年代大约是公元6世纪。墓室四壁、藻井、甬道、棺床有壁画。出土少量鎏金铜扣、帽钉、薄片和铁钉等物,还发现有棺木残段。
  (3)高句丽平民墓葬
  以集安市集锡公路附近出土的高句丽墓葬为JYM3232和 JYM3305代表。 JYM3232:1圹室上面的封石有些被火烧熔并且粘连在一起。仅见有铁锔和兽牙。JYM3305:3圹室内出土有环首刀、铁锯、铁棺钉。在圹室的西壁外侧筑有石箱子,箱内随葬3个陶罐。[2]
  二、高句丽的墓葬习俗
  通过対集安地区高句丽墓葬的观察,高句丽的墓葬习俗有:厚葬习俗、积石为墓、冢上坐屋、火葬、烟户守墓制度、有椁无棺。
  1.厚葬习俗
  高句丽厚葬习俗主要有两点表现:第一、随葬品多且精美。太王陵、禹山992号墓、临江墓等王族和贵族墓葬中都出土了大量金器、鎏金器和其它贵重遗物。这说明高句丽上层社会有厚葬习俗。而普通百姓也是尽其所有进行陪葬。平民墓葬规模虽然小,但是也出土一定数量的陶器和铁器等随葬品。第二、有些墓葬有精美的壁画。长川1号壁画墓、集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等都在墓壁中出现绘制精美的绘画。这必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以上这两种表现都符合高句丽民族“金银财币尽於厚葬”[1]的墓葬习俗。
  (二)积石为墓
  积石是将身体远离大地向天高高托举,是对天堂的无限追求。积石为墓作为高句丽早期的葬俗,其保持着高句丽民族“积石为封”的特色。
  (三)火葬
  太王陵、万宝汀M242等这样的积石墓中都发现了大量烧毁的铜器、火烧熔石,有的甚至与瓦粘连在一起的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王陵、贵族还是平民的墓葬只要是石坟都会采取火葬的。可见火葬不是等级的问题而是与石坟密切相关。高句丽的火葬是将尸体和大量的随葬品一起焚烧,反映的是对来世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四)冢上坐屋
  在太王陵、禹山992号等六座王陵发掘中都发现大量属于盖墓瓦的泥质板瓦和筒瓦。这与高句丽“惟王宫、官府、佛庐以瓦”[2]的文献记载是一致的。可见瓦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界限。所以墓葬中是否有瓦出现是判断墓葬等级的标准之一。王陵中大量瓦的出土正符合高句丽“冢上坐屋”的墓葬习俗。有人认为是承袭秦汉时期的寝殿制度,在陵墓上建筑寝殿,供墓主人灵魂出入,亦供祭扫。[3]
  (五)烟户守墓制度
  太王陵中的好太王碑详细记载守陵烟户分派情况。“旧民守墓洒扫”守护王陵。烟户是守墓的奴隶,其出现是高句丽王陵制度进一步完善表现,在重视墓葬修建时也开始重视墓葬后期管理和维护。
  (六)有椁无棺
  据《梁书·东夷·高句丽传》记载:“其死葬,有椁无棺”。[4]在禹山992号墓、集安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的JYM3232、JYM3241等墓葬中都发现了钉制木椁所用的铁锔,但是没有发现为钉制木棺所用的棺钉。王陵、贵族平民墓葬中也都没有棺的出现。推测高句丽早期墓葬中只有木椁没有木棺的。而墓葬时间较晚的太王陵中出土了石质的棺材。五盔坟四号墓、长川一号壁画墓等墓中都出土木质棺材。说明高句丽墓中“有椁无棺”情况不是一直不变的,是从“有椁无棺”逐渐发展到“有棺有椁”。   除此之外,高句丽还有一些墓葬习俗在文献中有记载,但考古材料中鲜有发现。第一、“死者殡於屋内,经三年,择吉日而葬,居父母及夫之丧,服皆三年,兄弟三月。[5] “父母及夫丧,其服制同於华夏,兄弟则限以三月”[6] 可以看出高句丽有类似中原的守丧制度。我们还可以推测出高句丽可能存在二次葬风俗。第二、葬礼中有“初终哭泣,葬则鼓舞作乐以送之” [7]的情况可以看出其具有喜葬的特点。第三、《隋书·高句丽传》记载:“埋迄取死者生时服玩车马置墓侧,会葬者争取而去”。[8]这种随葬品有既不火化,也不土埋,而是让“会葬者争取而去”。
  三、高句丽墓葬习俗来源
  由于高句丽与中原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使高句丽社会习俗的各方面都有中原文化的因素,高句丽墓葬习俗也不例外,其既有自身特点又受到中原影响。
  1.自身特点
  高句丽墓葬前期采用石头堆积建墓就是高句丽墓葬特有的习俗。火葬就出现在积石墓中,积石托举死者远离大地,尸体焚烧殆尽随着烟雾升起,并出现“喜葬”现象。高句丽墓葬中“有椁无棺”现象与中原墓葬中早已出现的棺材现象是不同的。这些墓葬习俗都与中原丧葬制度不同,带有高句丽丧葬习俗特点。
  2.中原影响
  在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相互交流过程中,高句丽墓葬习俗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前期积石坟逐渐消失,并出现封土坟。石坟到土坟的演变过程看,高句丽是没有放弃本民族积石为墓的墓葬习俗,只是墓葬的外形上发生变化。由地上建筑移为地下。高句丽是没有完全丢弃了原有的民族葬俗。只是受到中原丧葬礼仪中“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说法影响。高句丽上层贵族也吸收了中原贵族丧葬礼仪。如:陵墓附近安排烟户、 墓上修建建筑物,都承袭了秦汉时期寝殿制度。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JYM3319号墓发掘报告[J].东北史地,2005,6.
  [4]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7][8]王劭.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同时我国建筑节能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暖通风的设计是否合理,与房屋建筑的舒适程度有直接关系,良好的通风、完善的采暖是人们
1月16日,颜健初坐着轮椅,在父亲的帮助下,再次来到了法院执行局。这趟没白来,通过人大的监督,法院终于兑现了他的7万元伤残赔偿余款。  揣着钱回到家时,4岁的女儿晶晶仍像往常一样,坐在门槛上迎接爸爸。搂过女儿的头,颜健初半是高兴半是赌气似地对女儿说:“晶晶,爸爸今年有钱给你买花炮了……”    打工致残:好丈夫今生“男人”不再    人的一生,总是走在幸与不幸的边缘,幸与不幸,也许在一刹那间会被改
民生幸福是民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诉求,是衡量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效果的根本标准,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改革发展合法性的应然尺度,对于一个社会的治理来说,实现民生幸福才是最终目的
番禺区全面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改革后,中小学各学科也积极投身到课堂改革当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科教学倡导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本文主要论述了合作学习与学生素
“射阳大米”,一个来自湿地鹤乡射阳县的品牌,一个享誉长三角、畅销大江南北的品牌,2007年9月取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12月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2010
经过脱皮处理的白果,可采取以下五种方法进行贮藏。袋藏法将白果装入麻袋,“发汗”7天后取出装入塑料袋内。每袋装量不超过20千克,袋口不封严,可在低于5℃温度下贮藏6个月。
期刊
期刊
断层破碎带作为一种不良地质地段,往往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最不稳定的区段之一。因此,设计人员在隧道选址的过程中都极力地避开断层破碎带。但受到地形条件、线路形式以及工程
在工程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加强物资管理对于控制成本、降低消耗,以及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
威利·洛曼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在他一生中,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出人头地。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来自他的事业和家庭的打击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自杀,他的美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