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时序思维能力是指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时间意识,运用各种时间术语及历史分期进行历史陈述,把握历史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等逻辑关系。历史时序思维能力是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和前提,下面笔者就结合例题,谈一谈中考历史时序思维能力的考查形式和应对策略。
一、重视对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查
例1.2015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时间概念。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属于15世纪,故答案为B。
对策:纪年方法是表示时间的基本方法,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对纪年方法有所了解。历史纪年有干支纪年、朝代纪年、皇帝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纪元、公元、世纪、年代等基本时间术语。
二、强化对历史分期的考查
例2.下页图中的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BCD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历史分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答案为D。
对策:首先,教师要明确划分历史分期的标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历史分期。其次,教师要突出标志性事件,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往往以重大事件为标志,因此确定了标志性事件,自然就划分出了历史阶段。最后,教師要注意历史阶段间的联系,虽然历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但每个阶段都是紧密联系的。
三、突出对时序逻辑关系的考查
例3.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请回答:仔细观察上述三幅图片,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业革命的前因后果。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生产工具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要求进行技术革新。
对策:时序不是一个事件的时间序列,而是有无数的“因”和“果”,因此必须搞清时序中的逻辑关系。要想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就必须了解其背景,知道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理解其结果和影响。理清了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自然就能显现出来,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时序思维能力。
一、重视对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查
例1.2015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时间概念。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属于15世纪,故答案为B。
对策:纪年方法是表示时间的基本方法,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对纪年方法有所了解。历史纪年有干支纪年、朝代纪年、皇帝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纪元、公元、世纪、年代等基本时间术语。
二、强化对历史分期的考查
例2.下页图中的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BCD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历史分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答案为D。
对策:首先,教师要明确划分历史分期的标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历史分期。其次,教师要突出标志性事件,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往往以重大事件为标志,因此确定了标志性事件,自然就划分出了历史阶段。最后,教師要注意历史阶段间的联系,虽然历史发展过程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但每个阶段都是紧密联系的。
三、突出对时序逻辑关系的考查
例3.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请回答:仔细观察上述三幅图片,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工业革命的前因后果。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生产工具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要求进行技术革新。
对策:时序不是一个事件的时间序列,而是有无数的“因”和“果”,因此必须搞清时序中的逻辑关系。要想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就必须了解其背景,知道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理解其结果和影响。理清了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事件发生的时间序列自然就能显现出来,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时序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