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这其中不仅因为合唱艺术的音色、织体、和声等要素,其中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合唱艺术的开展受地域、经济及地点等条件的制约比较小,且方便容易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益于训练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所以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在此,笔者就针对合唱艺术在学校里开展的意义和作用展开分析,以便同广大爱好者分享和交流。
[关键词]合唱艺术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260-01
1 合唱能够体现更科学更高级的交流方式
音乐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而且合唱的参与人数众多,大多数属于老年合唱团,大家参与合唱以释放压力,愉悦身心为主,而且束缚也非常少。合唱在发展的过程中,和谐越来越重要,而且成为了一种标准。所谓的和谐,指的是采用一种统一的音调来进行演唱,从而达到合唱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采取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得共鸣更加整齐可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合唱的表现力和凝聚力。可以这样说,合唱是歌唱文化的最高级,同时合唱也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
2 合唱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群众合唱对于社会文化的建设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参加合唱,人们的热情大增。通过唱歌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因为大家所唱的都是都是积极向上的一些歌,因此能够激发大家感情上的共鸣,使得大家的交流增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充分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群众文化的特点是适合每一个年龄阶层的群众,而且是群众自发的。所有人会因为合唱聚在一起,通过共同演唱一首歌而认识、熟悉。也因此,合唱已经不单单指的是唱歌表演了,而是属于人们提高自己精神生活中的调味剂,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愉悦。
第二,从合唱中可以看出,如今的群众文化正逐渐的由较低的文化层次上升到较高的文化层次,所以通过合唱可以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对于参与合唱的人们来说,除了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外,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了自己的音乐素养。而且在演唱的时候,大家彼此交流协作,进行沟通,收获了友谊。因此,合唱艺术活动的开展,其实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要想使得文化建设更好的进行,就需要对合唱艺术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合唱艺术需要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去,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此外,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平台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而合唱正好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激发了大家的歌唱热情。在上个世纪末期,城市里非常流行“歌厅”这一娱乐场所。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家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在不同的基层单位内,人们组织了很多的合唱团队。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群众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合唱文化也越来越盛行,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社会的大力发展。而且人们组织很多的合唱团,并不是为了获奖或者参加比赛,更多的是为了使得自身的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3 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身心健康。
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不用自己的错误惩罚他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当队员学唱积极、优秀的合唱曲子,如《幸福在哪里》、《阳光总在风雨后》、《明天会更好》等时,从中可以学习到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合唱作为是一种多声部的演唱形式,其和声和织体的变化以及旋律的交错进行、在听觉上会感到丰富多彩,再加上力度、速度、音色和音量手段的对比,使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每一个合唱队员既是艺术作品二度创作的参与者,又是作品直接的聆听者和欣赏者,当合唱队员在演唱曲子的同时,可以从听觉上获得一种满足,尤其是在演唱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时,无论是音乐上那种沁人心脾的美感,还是歌词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都会使演唱者从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4 合唱使人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思想统一的意识。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表演艺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群体的情感或意识,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一个合唱队若想演绎好一首合唱作品,要求每一个队员要做音色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谐,在音乐表现上也同样要做到速度、力度、音色、情感乃至表情的变化等非常默契地互相配合,以达到高度一致。音色的和谐统一是合唱艺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是衡量一个合唱队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而要达到以上这些基本要求,第一、每个队员必须做到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如果每个人心气神不在一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无疑会破坏合唱的统一,不可能表现好所演唱的作品;第二,要想做到和谐统一,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即,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把整个合唱队当作是一个整体,并从表现作品的大局出发,因此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服从指挥,与指挥保持高度一致;第三,声部之间,队员之间、队员与伴奏之间都要互相倾听,从而达到步调一致,默契的配合。
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合唱除了可以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以外,还能够建设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平时的生活里不难发现,若是一个地方的人们热衷于文化建设,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好。人们参与合唱,除了愉悦了自己的精神,而且培养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合唱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娟.提高合唱训练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18).
[2] 单宏健.中俄合唱艺术的发展比较与影响[J].科教导刊,2016(01).
[3] 任元春.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6(19).
[4] 郝蔚.当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中国合唱高峰论坛有感[J].北方音乐,2016(18).
[5] 郭儷雅.群众性合唱的训练及其艺术表现手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6] 赵媛.感悟合唱之美―对社区合唱队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6(18).
[关键词]合唱艺术 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260-01
1 合唱能够体现更科学更高级的交流方式
音乐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而且合唱的参与人数众多,大多数属于老年合唱团,大家参与合唱以释放压力,愉悦身心为主,而且束缚也非常少。合唱在发展的过程中,和谐越来越重要,而且成为了一种标准。所谓的和谐,指的是采用一种统一的音调来进行演唱,从而达到合唱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采取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得共鸣更加整齐可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合唱的表现力和凝聚力。可以这样说,合唱是歌唱文化的最高级,同时合唱也能够促进群众文化的建设。
2 合唱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群众合唱对于社会文化的建设而言,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参加合唱,人们的热情大增。通过唱歌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因为大家所唱的都是都是积极向上的一些歌,因此能够激发大家感情上的共鸣,使得大家的交流增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充分展示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群众文化的特点是适合每一个年龄阶层的群众,而且是群众自发的。所有人会因为合唱聚在一起,通过共同演唱一首歌而认识、熟悉。也因此,合唱已经不单单指的是唱歌表演了,而是属于人们提高自己精神生活中的调味剂,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愉悦。
第二,从合唱中可以看出,如今的群众文化正逐渐的由较低的文化层次上升到较高的文化层次,所以通过合唱可以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对于参与合唱的人们来说,除了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外,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了自己的音乐素养。而且在演唱的时候,大家彼此交流协作,进行沟通,收获了友谊。因此,合唱艺术活动的开展,其实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要想使得文化建设更好的进行,就需要对合唱艺术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合唱艺术需要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去,使得人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此外,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平台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而合唱正好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激发了大家的歌唱热情。在上个世纪末期,城市里非常流行“歌厅”这一娱乐场所。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家对于娱乐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在不同的基层单位内,人们组织了很多的合唱团队。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群众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如今,合唱文化也越来越盛行,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社会的大力发展。而且人们组织很多的合唱团,并不是为了获奖或者参加比赛,更多的是为了使得自身的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
3 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价值取向,有利于身心健康。
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不用自己的错误惩罚他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学会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当队员学唱积极、优秀的合唱曲子,如《幸福在哪里》、《阳光总在风雨后》、《明天会更好》等时,从中可以学习到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合唱作为是一种多声部的演唱形式,其和声和织体的变化以及旋律的交错进行、在听觉上会感到丰富多彩,再加上力度、速度、音色和音量手段的对比,使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每一个合唱队员既是艺术作品二度创作的参与者,又是作品直接的聆听者和欣赏者,当合唱队员在演唱曲子的同时,可以从听觉上获得一种满足,尤其是在演唱那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时,无论是音乐上那种沁人心脾的美感,还是歌词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都会使演唱者从中受到感染和感动。
4 合唱使人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思想统一的意识。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表演艺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群体的情感或意识,它所追求的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一个合唱队若想演绎好一首合唱作品,要求每一个队员要做音色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声音和谐,在音乐表现上也同样要做到速度、力度、音色、情感乃至表情的变化等非常默契地互相配合,以达到高度一致。音色的和谐统一是合唱艺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是衡量一个合唱队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而要达到以上这些基本要求,第一、每个队员必须做到思想和意志的高度统一。如果每个人心气神不在一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无疑会破坏合唱的统一,不可能表现好所演唱的作品;第二,要想做到和谐统一,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有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即,每个合唱队员都要把整个合唱队当作是一个整体,并从表现作品的大局出发,因此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服从指挥,与指挥保持高度一致;第三,声部之间,队员之间、队员与伴奏之间都要互相倾听,从而达到步调一致,默契的配合。
总结与体会
综上所述,合唱除了可以丰富大众的业余生活以外,还能够建设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平时的生活里不难发现,若是一个地方的人们热衷于文化建设,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得非常好。人们参与合唱,除了愉悦了自己的精神,而且培养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合唱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娟.提高合唱训练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18).
[2] 单宏健.中俄合唱艺术的发展比较与影响[J].科教导刊,2016(01).
[3] 任元春.合唱指挥技法对合唱团员感情激发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6(19).
[4] 郝蔚.当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中国合唱高峰论坛有感[J].北方音乐,2016(18).
[5] 郭儷雅.群众性合唱的训练及其艺术表现手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6] 赵媛.感悟合唱之美―对社区合唱队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