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专数学教学对策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尤其数学学科学习畏难情绪严重。要改变中专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教师应从数学兴趣培养,教法改革,“人本主义”关怀,学法指导等方面入手,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中专数学教学 学习现状 解决对策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普高扩招的冲击,中专学校生源在基本数量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质量更差,学生的素质和基础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数学课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公式繁多,内容枯燥难学,对数学学习有畏难情绪,也不想去学。那么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变中专生数学学习现状?
  2.问题探究
  根据多年中专数学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厌学、消极情绪严重。
  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又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这种消极心理势必给他们接受教育形成障碍,对学习尤其数学学科学习畏难情绪严重。上课不专心听讲,甚至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课后作业抄袭,久而久之,就被动地应付学习和考试,甚至完全放弃学习。
  2.2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
  中专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惰性大。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
  2.3竞争意识差。
  由于大多数中专生在初中阶段长期处于底层,不被老师重视,他们的上进心屡屡受打击,表现欲望较差。
  2.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
  中专学生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只能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生搬硬套题型解法,数学学习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深入到实质。
  3.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中专生的学习特点,我认为要改变中专生数学学习现状,应从数学兴趣培养,教法改革,“人本主义”关怀,学法指导等方面入手,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
  3.1改革教法,让学生在自主、愉悦﹑和谐的情境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1.1教师要更新观念,真正做到“角色转换”。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及学生心灵的影响者、激励者和鼓舞者,让昔日“师道尊严”向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让学生由亲近老师,变为亲近数学。
  3.1.2教师对学生“人本主义”关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教学活动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分层次教学,尽可能使每个学生跟得上、听得懂,让学生在良好课堂环境中自主、愉悦地学习,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1.3教学倡导“主体参与式”,主体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又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学习氛围,从新课的引入到新课的进行,从教学手段的使用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参与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由“赌徒十赌九输”事例引入概率;在讲新课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用“幸运52”中猜价格的情境,请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利用多媒体讲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在教“随机事件的概率”时,让学生动手做投硬币实验,投牙签实验等,让学生“乐中求知”、“乐中发展”,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愉快地学习。
  3.1.4“鼓励效应”点燃学生兴趣。对中专生的数学教学,从“趣,平,易”入手,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在上课时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简单的题目,并趁势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大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从一开始的厌学不交作业到主动交作业并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表明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
  3.1.5加强课后辅导,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由于课后辅导是一对一的交流,因而更具针对性,在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前,应先了解学生对问题是如何想的,在什么环节碰到了障碍而不能逾越,接着按学生的想法和思路,师生共同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要对学生产生的错误思路认真分析原因,而对学生有价值的思路要给予特别的肯定和赞美,使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后的价值所在,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3.2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总结和反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不断汲取更多的知识。由于中专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接受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概念的分析和基本公式的推导及讲解,教给他们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误是因概念模糊不清而导致的,因此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理解概念,做题中巩固概念公式,如何总结类型题解法,上课如何做笔记,将知识点的学习落实到实处,等等。
  总之,中专学校的教师要在情感上、方法上多给予学生帮助,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树立信心,取得进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地人本心理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
  [2]郭卜乐.人本主义心理学[J].
  [3]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N].人民教育,2005.17:9-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教辅工具    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教育的效率又该怎样提高呢?如何提高教学
摘 要: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理解、信任并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掌握好适度、开放、全面的原则,大力实施宽容教育,实现教书育人之目的。本文浅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宽容教育。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宽容教育 实施方法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大力实施,在新课程倡导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往那种纯粹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注重和发挥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水乳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数学教学成为令学生真正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探索,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健词: 初中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方法    一、做每位学生的良师益友,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马克思曾经指出:“激情、热情
期刊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同时也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最重要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类型。大肠杆菌0157:H7在感染宿主后,主要可引发感染性腹泻、出血性结肠炎
摘 要: 创设问题情境是促进有效教学的至关重要的途径,通过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断提高,结合我国高中数
摘 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阐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探讨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教学环境 提问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即学生要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摘 要: 教学策略是教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以达到最佳效益。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当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