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学模式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究了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在具体论述中采用教学实验法,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为例,选取本校高一年级(5)班(实验班)和(6)班(对照班)为对象,展开对比实验教学研究。结果显示:问题导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作业质量都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
  关键词: 问题导学模式 高中生物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引言
  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作为引导和点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课堂问题学习情境的学习模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它强调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总结知识,自主建构学习体系。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导学模式正是由布鲁纳的这一教学思想而引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以下我将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具体谈谈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教学情况概述
  2.1教学对象
  选取本校高一年级(5)班和(6)班学生为对象,两个班学生在生物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整个教学实验具有可行性。
  2.2教学设计
  选取人教版高中必修1中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为例,在具体的实施中,以(5)班为实验班,(6)班为对照班,实验班的教学组织中采用问题导学模式,对照班的教学组织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模式。
  2.3数据整理
  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教学中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作业完成质量等,并采用EXCEL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给予教学效果评估以依据。
  3.教学组织流程
  3.1对照班流程
  在对照班教学中,教师应用传统讲授法,具体教学过程为:第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四种细胞的图片,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为学生建立细胞的感性认知。第二,介绍细胞的概念,并播放用显微镜观测细胞的教学视频,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细胞的一些细节性内容,如细胞的分类、细胞的特征等。第三,引出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建构学习认知。
  3.2实验班流程
  在实验班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模式组织教学,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课前实验型问题导学。在授课前,我先将实验班学生带入实验室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显微镜观察位,显微镜下呈现出众多的浮游生物细菌细胞、叶子切片细胞、血液中正在分裂的细胞,在上述情境下学生的好奇心被瞬间激发,接着我趁热打铁,引出一系列问题,如显微镜下的细菌算是生物吗?细菌依靠什么结构进行运动……上述问题完全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导学的作用。
  第二,课中讨论型问题导学。在实验观察结束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入教室,同样以问题作为引子,开展教学实践。问题1:观察细胞过程中,应先用低倍镜还是先用高倍镜?为什么?问题2:请你尝试总结不同细胞间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点的原因?问题3:请你对显微镜下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进行总结……接着,我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采用小组探究的方法,让他们结合实验观察,书本知识进行组内探究,之后我将各小组探究的结论收集上来,举行一次主题为“细胞结构,你知道多少”的报告会,让各小组选派一名成员,结合问题进行汇报总结,最后我引申出细胞多样性、细胞结构等理论知识的教学概念,帮助大家建构起统一的认知。
  第三,课后分享型问题导学。课程结束后,我将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包括:课件、视频等,上传至班级公共的微信交流群,并在群内的公告板上更新一些有关课程内容的延伸性问题,引导所有学生深层次思考。当然,如果实验班同学遇到关于细胞作业的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的@功能向我发问,我则会在第一时间为其解答。
  4.教学结果与分析
  4.1教学结果
  教学结束后,教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两个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课后作业质量等。首先,在“学习兴趣”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表示“对教学过程感兴趣”的比例为95.3%,对照班仅为63.1%;其次,在“问题解决能力”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能够发现学习问题,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比例为76.2%,对照班仅为43.1%;最后,在“课后作业质量”指标的评估上,实验班学生的作业“优良率”为90.3%,对照班学生仅为69.1%。
  4.2总结分析
  问题导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问题情境基础上,通过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的教学方法。高中生物课程充满着各种各样能够启发学生智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问题作为引子,融合小组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由本文教学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作业完成质量三个指标的评估结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在后期走访调查中,超过80%的实验班学生表示:在问题导学模式下,老师会以一个又一个问题作为引子,带领他们进入生物学习的问题乐园,通过学习,他们的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综上所述,将问题导学模式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效应,因此,在今后教学中,该种教学方法理应得到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游.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茹光华,沈铮.“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J].教育探索,2001(10):53-54.
  [3]黄文化.“问题”是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4):43.
  [4]丁念金.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48.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分析为理论指导,分析希拉里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讲的人际功能实现方式,主要从语气、情态、人称代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展示政治演讲中人际意义实现的方式。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人际功能 政治演讲  引言  希拉里和奥巴马关于美国总统之争,最终以希拉里退出竞选闭幕。尽管希拉里输了竞选,但并没有输掉女政治家的风度。她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表达对奥巴马的全力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学思考,针对处理使用教材和提升教师素养的两个方面简析如何从简单的知识中提炼智慧,提升教师的古典文化修养,统筹活用教材,涵养学生生存智慧等问题。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物与环境》 知识与智慧  调寄《青玉案》:  大千世界智慧悟,好环境,学生物。生存还需合作路。蜜找洞,蜜獾掘土,花鲜蝶传舞。  地衣腐岩成为土,蜣螂擎着粪球鼓。和谐利它约束数。适应变化,竹
摘 要: 在高职日语教育中日语听写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目前,日语听写的教学方法及模式较单一,高职教育日语听写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 分层教学 日语听写  一、最近发展区以及现有研究状况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
摘 要: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从作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生活、思想、艺术出发,讨论作文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作文 基本要素 生活 思想 艺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又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训练,一篇习作从材料搜集到立意构思,再到拟写完成,是语言的倾诉,是才华凝聚,更是一种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表达。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必须从三大基础抓起,这
摘 要: 说课与微型课已经被广泛用于教师培训选拔和教学竞赛上,而微課的出现为英语教学开阔了新的视野。本文从微课的概念、特点等方面入手,对比微课与说课、微型课的异同,总结微课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微课 说课 微型课  目前,说课与微型课是评定教师资格、培训新教师、开展教学竞赛的两种常见形式,而微课是近年教育界的新鲜事物。以近年广州市中职英语教师可参加的竞赛为例,2011年有广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之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改革关键,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缺乏新鲜感和活力,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降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求学欲望,同样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断的教学验证下将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师生互动环节,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针对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力阐述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质量 师生互动 新模式  
摘 要: 农村初中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只重视应试能力而忽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品德能力,严重影响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策略:从培养兴趣入手;重视学习方法的养成;开展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政治学科素养 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是知识的建构者,而且是学科能力的自我培养者、建构者。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
摘 要: 智慧的生成,与教育密切相关。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引导学生的智慧积淀。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挖掘历史蕴藏的智慧,运用多视角的史观解读、反思历史,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生成智慧,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语言 历史 史观  让历史课堂智慧闪烁,符合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历史课堂上,教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在锻炼中或者是在比赛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身体上的伤病,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发生的损伤类型及部位有所不同。运动员在锻炼中时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给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带来影响,有的甚至威胁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教练员、体育教师在预防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贯彻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具体的预防措施,是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技巧,若不合理锻炼和预防,就会造成严重的
摘 要: 《分子生物学概论》是园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通过对教学定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问题 思考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