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显得十分紧迫。
职业中学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但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无趣而又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也不去学,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为此,《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这门课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典型办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积累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创设课堂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我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时,根据本科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课堂激趣方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方法有:
1、结合实物,化抽象为具体,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已很普及,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只处在对外观的认识水平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理论课讲解时,只是空洞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功能,学生并没有一个感观的认识,所以听完也就忘完了。鉴于此,笔者在讲硬件的基本构造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精tb设计理论部分的教学课件,从刚上下载所有硬件的图片,比如主板、硬盘、CPU、内存条等,还把学校机房闲置不用的机器打开,让学生直接面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再一一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在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应分为六步来讲解:①让学生回答出他面前有哪些设备,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了键盘、鼠标器、显示器和主机箱。②分别介绍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向学生展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补充其它输入输出设备。③外存的功能及划分。向学生们展示常用的外部存储器并利用类比等方法讲解它们的功能和材料的区别。④主板(核心部件)及有关部件的介绍。⑤综合上面所讲内容,划分外设与内设。根据计算机的作用讲述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工作流程图,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⑥让学生感知各部件。分组观察所打开的机器,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以疑激趣
精心构思,设置悬念,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我在讲解WORD2000的页面格式时,自己先设计好一份文档,加上页眉、页脚,选择一种漂亮的页面边框,把不同的段落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再加上不同的底纹效果,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全都用上,尽量做得漂亮些,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一部分内容,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还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文档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教学内容生活化,实施以计算机教学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展开注重实践的教学评价。我认为,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活动基于现实的生活世界。
1、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结合
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拓展题,要求学生用Excel的图表来解决数学和物理上的一个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数学和物理上经常研究的实际问题,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利用图表的直观解释,学生能够方便地弄清其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次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一个启示。
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踊跃参加、并愿意花时间投入的活动。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每次都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将课堂引向了生活,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
比如,因为艺术节上报名参加的歌唱类节目数量较多,艺术节组织者只能通过听录音筛选出其中优秀者参加,因此制作出优秀的音频作品是学生取胜的关键。而“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时间正好在艺术节举办的时间之前,通过音频的采集、合成、加上音效等信息活动后,学生在听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完美的结合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
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就请学生提前收集家中的电费单据,再利用初中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将一年中每个月的峰时用电量、谷时用电量、总用电量记录在Excel的工作表中,在课堂上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操作,并用图表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讨论并得出各种有价值的、建设性的结论来。学生在信息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用电多少的各种原因,也能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案。
目前,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作为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在今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选择一种合理有效又符合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将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培养全面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更好地造就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
职业中学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但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无趣而又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也不去学,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为此,《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这门课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典型办公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积累的一点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创设课堂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我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时,根据本科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各种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课堂激趣方法有很多,我常用的方法有:
1、结合实物,化抽象为具体,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虽已很普及,但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只处在对外观的认识水平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理论课讲解时,只是空洞地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功能,学生并没有一个感观的认识,所以听完也就忘完了。鉴于此,笔者在讲硬件的基本构造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精tb设计理论部分的教学课件,从刚上下载所有硬件的图片,比如主板、硬盘、CPU、内存条等,还把学校机房闲置不用的机器打开,让学生直接面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再一一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在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时,应分为六步来讲解:①让学生回答出他面前有哪些设备,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了键盘、鼠标器、显示器和主机箱。②分别介绍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向学生展示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补充其它输入输出设备。③外存的功能及划分。向学生们展示常用的外部存储器并利用类比等方法讲解它们的功能和材料的区别。④主板(核心部件)及有关部件的介绍。⑤综合上面所讲内容,划分外设与内设。根据计算机的作用讲述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工作流程图,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⑥让学生感知各部件。分组观察所打开的机器,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以疑激趣
精心构思,设置悬念,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关课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我在讲解WORD2000的页面格式时,自己先设计好一份文档,加上页眉、页脚,选择一种漂亮的页面边框,把不同的段落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再加上不同的底纹效果,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全都用上,尽量做得漂亮些,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会很自然的接受这一部分内容,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还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文档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教学内容生活化,实施以计算机教学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展开注重实践的教学评价。我认为,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关键,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活动基于现实的生活世界。
1、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结合
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拓展题,要求学生用Excel的图表来解决数学和物理上的一个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数学和物理上经常研究的实际问题,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利用图表的直观解释,学生能够方便地弄清其中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顺利地解决问题。这次与其他学科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一个启示。
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比较重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每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踊跃参加、并愿意花时间投入的活动。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结合,每次都能赢得高涨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究其原因,即是将课堂引向了生活,关注了他们的情感与态度。
比如,因为艺术节上报名参加的歌唱类节目数量较多,艺术节组织者只能通过听录音筛选出其中优秀者参加,因此制作出优秀的音频作品是学生取胜的关键。而“数字化音频的采集与加工”的学习时间正好在艺术节举办的时间之前,通过音频的采集、合成、加上音效等信息活动后,学生在听到自己的歌声与伴奏完美的结合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
在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时,我就请学生提前收集家中的电费单据,再利用初中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将一年中每个月的峰时用电量、谷时用电量、总用电量记录在Excel的工作表中,在课堂上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操作,并用图表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讨论并得出各种有价值的、建设性的结论来。学生在信息活动的基础上,分析了用电多少的各种原因,也能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案。
目前,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作为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在今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选择一种合理有效又符合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将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培养全面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更好地造就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教育部考试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