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低段写字质量之例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足见写字教学的重要性。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笔者以低段写字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写字质量。
  一、存在问题
  纵观大背景,再回看小课堂,出现的问题未免令人担忧。
  我校是一所城乡交接处小学,课堂上,有不少学生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极不正确;翻开他们的作业本,有的“龙飞凤舞”,似秋风乍起,吹乱一地稻草;有的或大或小、参差不齐,如丘陵起伏、重山叠嶂;有的胡涂乱抹、错字连篇,像黑云翻墨……书写极不规范。长此下去,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等,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分析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写字存在这么多问题呢?经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如下。
  (一)、内在因素
  1.生理发育原因。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六周岁左右,其生理发育特点是小肌肉群不发达,特别是手指劲小,控制笔的能力很差。如捏笔位置离笔尖太近,这样导致眼睛是看不到笔尖的运行方向;而歪着头,或扭曲身体,虽看清了笔尖的运行方向,却又导致了坐姿的不正确。
  2.认知水平不高。
  低段学生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比如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强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小学生在写时往往写成“已”或“巳”等。
  3.有意注意时间不长。
  低段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要让他们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端正地坐在桌前认真地写练,是难以忍受的。这也是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未成熟的外部表现。
  (二)外在原因
  1.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片面追求分数,而忽略写字的习惯培养。有写字课,也往往形同虚设,挪作他用。学校、家长对练字这一问题认识不清。
  2.教师的影响。写字教法单一,以讲授为主,以示范为辅,写字课上得索然无味。对学生出现的不良写字习惯未加及时引导与指正。批改作业时,只注重对错,忽视其书写质量,清晰度。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有些老师的字更是歪歪斜斜,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3.电脑的影响。随着人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书写也越来越漠视。
  三、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学生写字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六个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
  (一)写字姿势习惯的养成
  1.讲清要求,引起重视
  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姿势,在他们学写字之前,我给他们讲了“唐驼”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姓唐的人,酷爱书法,终于成了一位书法家。但因为不注意姿势,成了一个驼背。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把他称为“唐驼”。这个故事让低段学生对不注意书写姿势的后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学生练字之前,我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并配上直观的图片,然后逐个讲解示范。为使学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2.儿歌规范,加强巩固
  教学时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写字要点,编成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使他们自觉、愉快地练习写字。
  比如我教给的《写字歌》:小朋友,写字啦,花杆铅笔手中拿,拇指食指捏住它,笔身靠在指骨上。师生再接着配合背诵: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后面来帮忙,老四老五都往里,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学生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易学、易懂、易记,加上时时提醒、督促,收效甚好。
  3.照片抓拍,姿势评定
  在写字课上,我注重多对学生书写姿势作评价。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在课上受到表扬,而且在课后还能得到一朵红花奖励。姿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可得优加五角星;姿势不正确的,字写得再好也只能得优。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对书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也越来越重视了。
  经常给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可让家长把正确姿势的拍照放大,贴在孩子书桌前,时时提醒。也可抓拍姿势不正确的,以直观的照片醒目地提醒,使其知耻而后勇。
  4.家校合力,共担责任
  正确书写姿势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家校配合的结果。教师要向家长讲明写字姿势正确的重要性,要求家长根据家庭情况,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并随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二)笔画规范习惯的养成
  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我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各个像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三)笔顺规范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写字笔顺极不规范,画倒笔已成了一种常见的通病。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还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所以,当学生一开始描写生字时,教师就必须同步进行笔顺规则的指导。   (四)运笔规范习惯的养成
  指导写字不能忽视运笔的训练。要强调一笔一画地写。每一笔的运笔过程,教师要在讲清要领的基础上多做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怎样起笔、怎样行笔、怎样收笔;如何提、按、顿、挫;什么叫逆锋,什么叫回锋;轻、重、缓、疾如何把握等。所以教师要少讲解,多示范。对于低段学生,教师尤其要注重手把手挨个儿反复、直接地加以辅导,使学生对如何正确运笔有了具体、规范的体验。
  (五)间架结构规范习惯的养成
  间架结构如同建房,讲究结构合理、稳固,又要追求造型美观、大方。所以学会间架结构是写好字的根本。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如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例如“棋”;学生对这部分字掌握好了,也就掌握了汉字的大部分。
  (六)写字过程规范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看二记三写四品五改”的五步写字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一“看”
  在学生提笔前,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位置,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笔画的长短、精细、俯仰、斜正、曲直等。让学生养成“整体把握,细致观察”的读帖习惯。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住字的特点。如在“太”字的书写指导中,我故意把“太”字写得很大,把一撇、一捺写得很开,使它们超出田字格,然后问学生:“老师的‘太’字写得好吗?”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及时进行总结:“对呀,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都是规定好了的,老师的‘太’字写得出了格,多像不守纪律的同学,坐没坐相,站没站样。”通过生动的、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的讲解分析可以使枯燥的写字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2.二“记”
  当学生记清字形后,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还要看清字的布局、间架结构。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还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结体的一般规律。例如:水、木、米、来……这类字中撇捺的收笔位置总是比竖的收笔位置高,就像伞骨与伞柄的关系——伞柄总比伞骨长……像这类规律是很多的,教师要敏于发现,举一反三,学生才能触类旁通。
  3.三“写”
  在学生完成前两个环节之后,即可引导学生仿写,写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田字格,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在学生仿写时,教师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时要集体矫正;而个别问题应个别辅导,不能轻易放过。
  4.四“品”
  品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品、互品、师品,建立多维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多用“放大镜”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写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帮助其改进。
  5.五“改”
  写字教学最后一点应归结到改上去,而且应是及时地让学生在品字之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改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
  四、促成习惯
  在教学中,除注重以上习惯的养成外,还应进行多形式的激励强化,多方式地辅助来促进习惯的养成。比如在班级开辟专栏,把全班好的写字作品展示出来,营造一种写字的良好氛围;定期在班里进行隆重、规范的班内书法比赛,对优秀者进行奖励,评出“小小书法家”、“写字小能手”,让人人都参与到其中来,在全班掀起写字的热潮。
  作为教师,也要改进评估方法,并加大评估范围及力度,把写字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之中,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体现在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之中,并加大相对分值,做到及时总结成效与问题。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洛克在《教育漫谈》中也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应从源头工程抓起,从习惯养成抓起。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懂得“先入为主”的影响,在教学中注重“效果”,加强“指导”,做到“坚持”,不断“养成”,共同来抓好这提高写字质量的源头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板块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高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这种分组教学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有效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力途径。本文分别论述了优秀型、优良型、中间型及后进型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方式,希望对提升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中写作分组教学教学方式  一、优秀型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方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摘要】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作为服务于现代文化建设需要的教育工作者,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新世纪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同时也要跟着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探索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
【摘要】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深化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当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必须要解决的课堂问题之一。本文笔者就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探究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运动着”。小学几何知识是抽象复杂的、多变的,为此,笔者凭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几何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动”的教学,让学生在“动”中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下面笔者来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抓本质,感悟概念  小学几何概念多,且易混,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几何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而几何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又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学生对概念的理
期刊
【摘要】冰心的《忆读书》一文中写下了对少年儿童的谆谆教诲“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它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好处,从而自觉地参与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从而打开眼界以增长知识面”、“引导学生读什么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读书的效用”几大导向作用。  【关键词】冰心的《忆读书》课外阅读导向作用  89岁高龄的冰山老人在回忆自己幼时,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的
我们人生中最开始上讲台讲课当教师,讲课内心紧张很正常。要克服,必须经过一个过程,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可以逐渐树立自信,以后就不会紧张了。因此,最开始上课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准备。  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光是材料上的准备而且还有课堂上的说辞准备,所以我们最好最一开始先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是自己面对镜子,讲这听着学着;在上课之前要做到要将在堂课上讲的话几乎都背下来了,到时
期刊
【摘要】简要的阐述了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化学激发兴趣优化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
我长期任教于一所海岛小学,岛上村落分散,社群生活比较单调,学校教学设备相对比较落后,活动设施简陋,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多。因此,作文教学资源比较贫乏,师生长期被作文教学所困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教学的现状已成为制约语文水平提高因素,海岛渔村小学要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在作文教学上下一番功夫。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下面谈谈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
期刊
【摘要】待进生问题,常常对班级整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待进生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班级的总体素质。提高待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让他们进步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教育待进生求知积极性探讨  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我国人口受教育的总体比例,较之过去是极大地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免除学杂费的优惠待遇,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少年进入了学校。但是,我们也不可回避地发现:学生的总体素质,有了下滑的迹象。为什么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