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观音感应信仰的本土化及其现实品格

来源 :法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土观音感应信仰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东土的传播,观音菩萨也逐步为人们所熟知和信受。西晋太康七年(286),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其中的〈普门品〉为现存我国最早的观音信仰文献。姚秦时期,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对观音信仰的传播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其中〈普门品〉以单行本的形式得以迅速地传播。
其他文献
最近从不同渠道读到一些材料。一是《财会月刊》公众号发表的人民大学会计学前辈贺南轩教授的系列回忆,其中一篇专门讲改革开放初期围绕借贷记账法所发生的争论;二是一本书:《账簿与权力》,将借贷记账法作为贯穿全书的话题;三是北师大宋旭光教授最近写的论文,主题是区块链技术对国民核算影响的思考。几方面汇集起来,勾起了我对复式记账法这个话题的兴趣。以下是我读这些材料之后产生的“化学反应”,写出来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