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问对于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考越来越多的知识不再是书本“死”知识的再现,更多的则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质疑的前提——信心
  探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自信心。
  二、质疑的养成——情境
  在质疑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会对外部信息做出主动的选择加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即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使用英文名字,相互交谈也尽量使用所学过的英文词句,少讲中文,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乐于质疑。
  三、质疑的发展——主动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所以,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多方位探究,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疑问,在书中做好标记。如标出自己有疑问有想法的句子,也可以标出精美的语句,写上自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不加限制的、充分的质疑。通过学生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再予以启发、点拨。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小组—组际之间”三种学习形式优化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质疑的关键——方法
  学会质疑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明白质疑也应是有要求、有方法的,需要在关键处、困难处质疑。
  1.把握课题明大意
  “揭题质疑”是很好的质疑方法之一,课文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关键、主旨,是整篇课文的点睛之笔,暗示着作者行文的思路,反映事情发展的线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探究课题入手,产生疑问,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的探究中学会质疑,体验质疑。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 Journey to space. Unit1 Has it arrived yet中,学生们看到课题可能会产生疑问:①What dose it refer to?②Where has it arrived yet?学生们找到答案,就抓住了对话的主线,这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然会从课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掌握质疑的方法。
  2.语法娴熟成体系
  英语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由于个别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的“满堂灌”,导致学生死背语法知识, 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只是一个“抛砖”的过程,接下来就要“引玉”了。
  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的时候与学习过的现在进行时联系,以建立起纵向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大量例句,教师边讲边要求学生举例并给自己的例子归类。比如“He was not reading at 8:00 yesterday”是过去进行时否定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哪些时态可以用这种对比方法进行总结?”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组内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能否建立起相似对比联系,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是否存在这种联系。通过这样的质疑,小组成员确定自己要对比的时态,接下来要求他们搜集大量的例句,进行分析。最后,由组长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法复习使教与学向系统化发展,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质疑、查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获得了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语句蕴涵义
  篇由句成,只有抓住重点语句加以质疑、分析、理解,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内涵,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例如,“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 wrote and played music for a classical dance a waltz”,有的同学问:“Does ‘waltz’ refer to a kind of music or a kind of dance?”教师首先要表扬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说:“Please read next sentence ‘His waltzes made him famous all over Europe’.Do you think 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was a dancer?”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质疑”是探究性学习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养成质疑意识,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努力引导学生发现在质疑中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学贵有疑”的思维理念。
其他文献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英语教学各方面都偏向于对学生英语阅读、翻译、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英语听说方面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所谓的“哑巴英语”“应试英语”以及“中式英语”。新的英语教学理念强调创造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提高英语水平,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将原版英文电影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  一、 创造最佳英语学习环境  原版英文电影融视、听、说于一体,它是西方社会生活的缩影,使学
尽管我国在大力提倡无差别教育,可城乡的差别依然存在,而且十分显著。在城市,幼儿园就开始开设英语课,到了小学更有很多学校把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科目纳入考核,这样学生到中学后英语基础已经很好了。城市中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很齐全,学生可以用软件查找单词、用电子词典帮助阅读,还可以请家教进行辅导。  农村的条件相对较差,学生能有个录音机听听力就不错了。农村的师资严重缺乏,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也跟不上;学生良莠
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以“问”带“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提问理念偏差、内容偏差、动机偏差等问题,导致课堂提问效果不佳,难以发挥提问应有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质量。  一、创设良好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拓宽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渠道。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能够给学生展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营造英语交际的现场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学空间,实现高效英语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英语翻译在中学的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无论在教学中或考试中,翻译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一些措施,与大家探讨。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汉文和英语都是语言,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也许有学生会觉得,学习汉语不需要像英语那样繁琐地记单词,而学习英语却怎么用心记单词背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各方面技术和知识都在不断的更新,自学的重要性也更加显著,其中英语自学能力就尤为重要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不管是对国家培养人才还是对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都是很有意义的。要想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从而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
对美术家来说,世上最简单、最直接的两个问题是:是否美术?是否道德?这也是大众所关心、好奇和闲惑的问题。“美术”在词义上来说,即美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乐观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努力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一、何为学习策略  很多人会将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混为一谈。其实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具体的学习问题时而采取
中学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要求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本文就中学英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合作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合作”理念,着重阐述了合作学习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的步骤和注意的事项,试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改善中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  一、对现状的调查研究  根据新课标,中学阶段的写作目标是“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七级) ,要求学生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等”。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