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问对于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考越来越多的知识不再是书本“死”知识的再现,更多的则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质疑的前提——信心
探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自信心。
二、质疑的养成——情境
在质疑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会对外部信息做出主动的选择加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即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使用英文名字,相互交谈也尽量使用所学过的英文词句,少讲中文,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乐于质疑。
三、质疑的发展——主动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所以,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多方位探究,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疑问,在书中做好标记。如标出自己有疑问有想法的句子,也可以标出精美的语句,写上自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不加限制的、充分的质疑。通过学生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再予以启发、点拨。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小组—组际之间”三种学习形式优化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质疑的关键——方法
学会质疑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明白质疑也应是有要求、有方法的,需要在关键处、困难处质疑。
1.把握课题明大意
“揭题质疑”是很好的质疑方法之一,课文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关键、主旨,是整篇课文的点睛之笔,暗示着作者行文的思路,反映事情发展的线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探究课题入手,产生疑问,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的探究中学会质疑,体验质疑。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 Journey to space. Unit1 Has it arrived yet中,学生们看到课题可能会产生疑问:①What dose it refer to?②Where has it arrived yet?学生们找到答案,就抓住了对话的主线,这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然会从课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掌握质疑的方法。
2.语法娴熟成体系
英语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由于个别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的“满堂灌”,导致学生死背语法知识, 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只是一个“抛砖”的过程,接下来就要“引玉”了。
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的时候与学习过的现在进行时联系,以建立起纵向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大量例句,教师边讲边要求学生举例并给自己的例子归类。比如“He was not reading at 8:00 yesterday”是过去进行时否定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哪些时态可以用这种对比方法进行总结?”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组内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能否建立起相似对比联系,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是否存在这种联系。通过这样的质疑,小组成员确定自己要对比的时态,接下来要求他们搜集大量的例句,进行分析。最后,由组长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法复习使教与学向系统化发展,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质疑、查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获得了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语句蕴涵义
篇由句成,只有抓住重点语句加以质疑、分析、理解,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内涵,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例如,“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 wrote and played music for a classical dance a waltz”,有的同学问:“Does ‘waltz’ refer to a kind of music or a kind of dance?”教师首先要表扬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说:“Please read next sentence ‘His waltzes made him famous all over Europe’.Do you think 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was a dancer?”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质疑”是探究性学习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养成质疑意识,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努力引导学生发现在质疑中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学贵有疑”的思维理念。
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考越来越多的知识不再是书本“死”知识的再现,更多的则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质疑的前提——信心
探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表现中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自信心。
二、质疑的养成——情境
在质疑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会对外部信息做出主动的选择加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质疑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即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使用英文名字,相互交谈也尽量使用所学过的英文词句,少讲中文,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使学生乐于质疑。
三、质疑的发展——主动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所以,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多方位探究,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和疑问,在书中做好标记。如标出自己有疑问有想法的句子,也可以标出精美的语句,写上自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不加限制的、充分的质疑。通过学生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再予以启发、点拨。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体—小组—组际之间”三种学习形式优化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质疑的关键——方法
学会质疑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明白质疑也应是有要求、有方法的,需要在关键处、困难处质疑。
1.把握课题明大意
“揭题质疑”是很好的质疑方法之一,课文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关键、主旨,是整篇课文的点睛之笔,暗示着作者行文的思路,反映事情发展的线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探究课题入手,产生疑问,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不知不觉的探究中学会质疑,体验质疑。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 Journey to space. Unit1 Has it arrived yet中,学生们看到课题可能会产生疑问:①What dose it refer to?②Where has it arrived yet?学生们找到答案,就抓住了对话的主线,这有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然会从课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掌握质疑的方法。
2.语法娴熟成体系
英语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惜由于个别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的“满堂灌”,导致学生死背语法知识, 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只是一个“抛砖”的过程,接下来就要“引玉”了。
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的时候与学习过的现在进行时联系,以建立起纵向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大量例句,教师边讲边要求学生举例并给自己的例子归类。比如“He was not reading at 8:00 yesterday”是过去进行时否定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哪些时态可以用这种对比方法进行总结?”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组内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一般将来时和一般现在时能否建立起相似对比联系,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是否存在这种联系。通过这样的质疑,小组成员确定自己要对比的时态,接下来要求他们搜集大量的例句,进行分析。最后,由组长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法复习使教与学向系统化发展,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质疑、查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获得了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探究语句蕴涵义
篇由句成,只有抓住重点语句加以质疑、分析、理解,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理解内涵,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例如,“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the elder wrote and played music for a classical dance a waltz”,有的同学问:“Does ‘waltz’ refer to a kind of music or a kind of dance?”教师首先要表扬他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说:“Please read next sentence ‘His waltzes made him famous all over Europe’.Do you think the father Johann Strauss was a dancer?”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质疑”是探究性学习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养成质疑意识,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努力引导学生发现在质疑中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学贵有疑”的思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