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hhw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做支持。而主要的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综合性学习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综合性学习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在教学方法上,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印象是深刻的,而且各种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新课改以来,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那么她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三、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试验和研究中,要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疱,喧宾守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重视准备工作
  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上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资料一剪一贴就算了事。有些必须走出课堂、学校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往往出于安全考虑,而让学生闭门造车。这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却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四)是必须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既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
  综合性学习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五)是重视反馈与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诸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她如一场三月春雨,带给师生心灵的陶冶,滋润着语文学习天地;她如香溢四野的鲜花,必然在语文的百花园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军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具体提出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法与策略。认为军校应该根据生源的不同设置差异化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同时精简计算机课程的理论教
期刊
最先考察和研究山水界的是地质学者,但纵观中外地质大师,大多是从科学角度解读山水,很少考虑它的美学价值。可是,请别忘记:艺术家与地质美景自古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有
工程测量事关重大,而且并不如许多人所想的,手里操作着个全站仪就是工程测量的全部,测量人员的水平高低,其实更体现在预见能力和谋划能力上。进场后,第一步工作就是联测导线,此时应该先问清楚,设计院的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紧密,这就对我国当前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学的最终意义在于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怎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于语言方面的教学,应当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
2014年初总政治部印发了《2014年全军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示要求,聚焦目标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要求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都要迎接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
高中语文文本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重阅读,轻写作。但这种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传授未必能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从而运用于写作。本文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从写的困惑出发,由文本中寻求解决
摘 要: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提笔作文时都发愁,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怎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