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辨性阅读是深化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式,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其内涵,掌握其应用要点。文章从课前准备环节的运用要点、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要点、课后环节的反思等方面,对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思辨能力;批判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112-02
  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课前准备环节的运用要点、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要点、课后环节的反思等方面,对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从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有些学生不愿意主动阅读,喜欢做笔记或做练习,而不去自主阅读。这主要是阅读教学方法所导致的,比如,在要求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没有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层次性问题。第二,课堂阅读方式过于简单,教师更加重视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往往忽视学生的阅读,缺乏激励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第三,缺少有效的问题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更喜欢问“是、否”之类的问题,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四,教师在阅读过程中不进行反馈,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即时性评价。第五,很少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在阅读过程中很少给学生留有自主思考的时间。
   二、英语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思路
   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就要提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语言培养作为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手段,既要加强英语知识教学,又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辨能力培养需要通过思辨方式学习语言,因此,教师要将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的实施,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结合阅读内容选取阅读策略,采取体验与实践、讨论与合作等方式开展阅读,以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英语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要点
   结合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思路,反思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在英语思辨性阅读教学运用过程中,切实掌握以下运用要点,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课前准备环节的运用要点
   思辨性阅读的实施,需要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思辨性英语阅读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辨性阅读教学而言,其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思辨教学思路。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促进思辨性英语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在一定阶段内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在思辨英语教学目标方面,只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从而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思辨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始终以新课改要求为指导,致力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思辨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需要在每个单元、每节课之前都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以上述的总目标为导向,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 1 This is me!”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词组和句型,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句式对自己进行介绍,再思考如何相互介绍,从而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促进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施。
  第二,精选阅读材料,契合学生需求。思辨性阅读教学对阅读材料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注意所选材料中包含的语言知识,还要注意阅读材料是否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涉及语言材料时,要注意与思辨的话题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在文体方面追求多样性,在知识方面追求学术性,在思想方面追求启发性。常见的语篇类型有记叙类、说明类、应用类、新闻类。教师要切实加强对语篇中主题的深入理解,并建构结构化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内化,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表达观点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2.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要点
   在初中英语思辨阅读教学中,为发展学生思维,需要切实发挥问题的优势,只有切实发挥课堂提问的优势,将其作为驱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篇的阅读和文化现象的分析,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以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学生阅读理解主要包括文章字面理解、文章欣赏与理解、知识综合评价三方面。笔者以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8 Detective stories”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1)文章字面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文章的逻辑脉络设计,以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整体掌握语篇逻辑结构与主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一环节主要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怎么样等,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对语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在头脑中形成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如下:教师首先利用本文的标题,提出以下问题:Look at the title,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detective stories?在學生初读一遍课文之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Do you know the man in the text? Who is he? Have you read any books about him? Would you like to be a detective when you grow up? Our friend Eddie is a detective now. What is he doing now?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能检验学生对语篇的字面理解情况,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文章逻辑脉络,为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节信息进行获取、梳理、整合做铺垫。   (2)文章欣赏与理解。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阅读 P107 Part A,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What happened?When was he murdered?Where did it happen?Who murdered the young man?What is James Brown?Where does Emily Smith hive?What is Frank Johnson’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y?以上问题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分享,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思辨能力的提升。
  (3)知识综合评价。强化知识的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根据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讨论 dress、wear 和 put on的區别, missing 和lost的区别,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3.课后环节的反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找到自身的不足,并思考如何进行改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辨能力,着力打造思辨型课堂。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并做好经验和教训总结,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英语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切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结合存在的问题和思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施,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显枚,王红艳.思辨英语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20(09).
  [2]孙有中.思辨英语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06).
  [3]唐大兴.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
  [4]谭春园.初中英语思辨式阅读教学实践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虛拟仿真教学是依托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依托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的一种教学活动。反馈式虚拟仿真软件联合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四步触诊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规范学生的操作,加强学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虚拟仿真;标准化病人;四步触诊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140
摘 要:翻转课堂运用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研究翻转课堂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提高英语教师的应用意识,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英文歌曲,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彰显英语语言的艺术性,还有助于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理解枯燥的语法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英文歌曲导入,烘托课堂氛围,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利用英文歌曲,让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文歌曲;氛围;体验;合作能力;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重要教学目标。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娱乐活动,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扩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引入竞争模式,促进学生自主练习;营造课堂氛围,推进学生学习计算;针对性安排讲解,训练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教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
摘 要:文章基于科学探究素养视角,探讨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教学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提问时机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形成“以问领学”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科学探究素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教学;科学探究素养;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9
摘 要: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示范功能、强化功能、矫正功能、激励功能。特别是在数学总复习阶段,数学试卷讲评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文章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对策,以充分发挥试卷讲评作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教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质量;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互联网 教学”模式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模式。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含义,明确融合的必要性,找寻深度融合的方式。文章对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 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便于地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师应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带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中学地理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地理;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
摘 要:立足生态教育理念,创设幼儿自主游戏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对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意义进行介绍,其次分析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幼儿园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相关策略,为幼儿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环境创设;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
摘 要:项目式学习应用于语文教学,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并形成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对项目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究,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项目式学习;实践;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