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特性、个体性。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师对分层异步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现代教育对于人才教学的要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异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以及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层异步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习方式、水平、节奏等,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依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适当的学习,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依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于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略探究。
一、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对象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运用目标是让每位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得到释放与保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分层。对教学对象的分层,就是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特点、现有水平、智力状况、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现有水平、智力状况、学习态度都处于一般的状态;B组为提升组,这组学生的智力状况和现有水平都较好,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C组为尖兵组,这组学生在智力水平、现有知识以及学习态度上都很优异,学习成绩优秀。这种分层是具有流动性的,依据学生阶段性的发展状态,进步与退步的情况将学生进行调整,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分层
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是分层异步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了解哪些知识适合哪种层次的学生学习,从而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适量、高质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对应层次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时,要使教学的要求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这样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学懂基础性的语文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每位学生随着所学知识的丰富,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现阶段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满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的发展情况有深入了解,从而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例如,A组的学生在掌握了教学的知识时,要注重使学生将情感融入教学文本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在A组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识记、理解、简便运用的部分,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内容的丰富,使学生掌握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不断进步与发展。
三、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教师在教A组学生学习新知时,要先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逐步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并且要对A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在对B组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追求细致教学,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重点、难点有透彻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对比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对于C组学生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大量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情感表达、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分析与学习。再者,在学生掌握文本知识后,注重对该层次学生进行文本知识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四、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普遍情况制定的,不可能符合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进行分组异步教学,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具体化,这也是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真正作用。例如,在教学《大海的歌》时,对于A组学生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先熟悉教材文本,对其中的生字词有充分的认识,并尝试运用,为文本的学习打好基础,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B组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等词进行理解性记忆,并掌握其运用方法;而对于C组的学生,教師要让学生在掌握A、B组需要掌握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要背诵自己习惯的段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其写作打好基础。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足的认识,从而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并且要对教材内容掌握透彻,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再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采用流动性的分组,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赤子(中旬),2014(4).
[2]林琳.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
[3]丁笑炯.我国个别化教学研究述要[J].中小学管理,1998(Z1).
(编辑:张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异步;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教师的教学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以及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分层异步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习方式、水平、节奏等,进行个性化教学,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依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进行适当的学习,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依据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于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略探究。
一、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对象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运用目标是让每位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得到释放与保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合理分层。对教学对象的分层,就是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学习特点、现有水平、智力状况、学习能力等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组为基础组,这组学生的现有水平、智力状况、学习态度都处于一般的状态;B组为提升组,这组学生的智力状况和现有水平都较好,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C组为尖兵组,这组学生在智力水平、现有知识以及学习态度上都很优异,学习成绩优秀。这种分层是具有流动性的,依据学生阶段性的发展状态,进步与退步的情况将学生进行调整,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分层
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是分层异步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了解哪些知识适合哪种层次的学生学习,从而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适量、高质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对应层次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时,要使教学的要求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这样可以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学懂基础性的语文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每位学生随着所学知识的丰富,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现阶段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满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的发展情况有深入了解,从而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例如,A组的学生在掌握了教学的知识时,要注重使学生将情感融入教学文本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在A组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识记、理解、简便运用的部分,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内容的丰富,使学生掌握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不断进步与发展。
三、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教师在教A组学生学习新知时,要先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逐步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并且要对A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与训练。在对B组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追求细致教学,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重点、难点有透彻的理解与认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对比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对于C组学生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大量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于文本中的情感表达、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分析与学习。再者,在学生掌握文本知识后,注重对该层次学生进行文本知识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认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依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四、依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普遍情况制定的,不可能符合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进行分组异步教学,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具体化,这也是分层异步教学模式的真正作用。例如,在教学《大海的歌》时,对于A组学生而言,教师要让学生先熟悉教材文本,对其中的生字词有充分的认识,并尝试运用,为文本的学习打好基础,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B组学生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求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等词进行理解性记忆,并掌握其运用方法;而对于C组的学生,教師要让学生在掌握A、B组需要掌握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要背诵自己习惯的段落,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其写作打好基础。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分层异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足的认识,从而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并且要对教材内容掌握透彻,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再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采用流动性的分组,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赤子(中旬),2014(4).
[2]林琳.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2(20).
[3]丁笑炯.我国个别化教学研究述要[J].中小学管理,1998(Z1).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