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i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我们培养学生就应该是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要使语文真正成为终身受用的工具,语文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教会学生读书方法
  1.教师范读很重要
  小学生读书正处于初步学习近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学生大都喜欢听老师读书的,而老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再教新课文时,老师先行示范朗读,读得好读得生动,学生听了会标新出跃跃欲试的急迫情趣。读书的积极性会自然提高。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多注意给学生的科学指导和示范影响,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地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熏陶,而且能不断的提高读书的兴趣。
  在范读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包括使用好普通话,注意语句连贯,把握对话语气和读书姿势等。老师要注意事先认真备课,自己先要把课文读熟,读好,再利用范读指导学生把课文学好,并引导他们逐渐掌握读的规律和技巧,老师的朗读师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提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能力。
  2.朗读,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
  朗读,是搭建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语文的语言文学发生激烈的碰撞,体会到了朗读的感情就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
  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喜欢表演,课文中有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故事里有他们喜欢的而且会说话有思想的动物植物。学习中,让学生模仿动物植物演一演。例如:人教版第一册课文《美丽的小路》,前后桌三人,一人扮演鸭先生,一人扮演鹿先生,一人扮演兔姑娘。其中的一句话表现出鹿先生和兔姑娘对小路的赞美。“啊!这条小路真美呀!”学生朗读时,读出了小路的美。但孩子各有各的读法,其内心都是想表现出对小路的赞美。鸭先生这时也表现出得意洋洋。例如又一句:“美丽的小路怎没不见了?”又吸引了孩子要读那本书。那种惋惜的语气。这是鸭先生低下了头,知道自己错了。从中让孩子从内心体会到当时鸭先生的内心矛盾,应该读出自责的语气,这时各自动物的特点都表现出来了。
  在评价朗读时,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陈述自己的理解,有时甚至为了一句话,该怎么读就怎么读发生争议,各持一词,各执一理,在这种争议中引发了新的体验。
  二、重视预习,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预习是听课前的准备,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有的可能已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可能不得要领,有的亦可能领会错误。预习后再来听课,听老师的指导,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便会比较深,比较牢固。玉溪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在预习环节中,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自学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要求学生做好学生笔记。
  培养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除了应教给其科学知识和方法外,还必须重视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学以致用。在用中促学,加强训练,做到多形式、多渠道,在课内练,在课外也练。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反复进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自学习惯。
  三、教师要正确引导、巧妙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多方设法,因势利导,诱导学生去思考,去领会。在教学活动中以导为主,以教为辅,多给点点拨、诱导,力求做到“引导不发、导而勿牵”,要多提示多启发。
  在预习过程中给予具体的提示,引导学生去思考、参考,交给其学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设计好预习项目,设计好预习思考题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提问指点,以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提问代替讲,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使学生运气心智,自致其如。
  如人教版第七册十三棵《五彩池》,它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川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的五彩池情景。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的美丽、神奇的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示问题:1.五彩池在哪儿?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作者见到的五彩池是什么颜色?4.形成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5.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什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并且让孩子用一个词来形容五彩池的美,同学们立即说出了瑰丽无比、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等一些优美词语,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根据上述四个问题,通过自学自己去解决读懂的句子,以小组为代表,读懂的帮助不懂的,互问互帮,体现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述中,我用“你真棒、你真行”来鼓励学生,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能达到文本整合。
  教会学生读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发扬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才能达到良好学习效果。
  总之,重视预习,正确诱导,教给自学方法,培养习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西方制裁、油价暴跌,俄罗斯作为石油出口大国经济严重受损,自2009年以来首次陷入衰退.卢布兑美元暴贬50%,频频刷新历史新低.卢布崩盘暴跌,本质上是一场赤裸裸的现代货币战
填石路基作为我国公路修筑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技术对公路路基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案例的实际情况,遵循施工设计要求,合理选
根据当地实际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2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连续7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由2004年的45位上升至2007年的37位,位居西部第一,2007年在西部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也位居第一。这是四川双流县近几年变化的缩影。  2007年,双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19亿元,2
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呼吸2万多次,吸入空气15~20立方米.享有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这是“衣食足”、“仓廪实”之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因此,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行业再次迎来了发展机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更是重中之重,与住户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2005年立项并启动的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该项目作为我省一项基础性、标志性的文化工程,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这里有近30公里浪碧沙白、滩缓无礁、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海滩.滨海公路两侧河网纵横,湿地密布,海岛繁多,金丝河、九江河、强流河三条河流在经济区内汇入渤海.这里拥有大
江苏江阴、广州增城、四川双流再一次因为各自的特色发展模式在第八届县域竞争力评价榜单上名列前茅,它们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幸福江阴    江阴市作为发达县(市),在“强县富民”的基础上建设以人为本的“幸福江阴”,形成了一个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新模式。2005年,江阴在江苏省率先建成了全面小康达标县(市)。江阴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积累到了一定的物质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追求自身完善。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创新 政治教育 工作思路  一、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1、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新认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质,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使
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全球的能源都在被快速的消耗着,如今已经面临枯竭的困境.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建设意识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因此能否在建筑施工中采用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