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与“外婆”称谓上的异同点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称谓语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称谓语的选择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每个称谓语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选取了“姥姥”和“外婆”这两个称谓语加以比较。
  关键词:称谓语 姥姥 外婆
  “姥姥”在汉语里的意义比较多,有“老妇人,老女仆、接生婆、外祖母、消息人”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里,“姥姥”的语义范围则相对较小,现在通常用的是“外祖母”这个义项。“lǎor”,北方很多地方都这样称呼自己的外祖母。清代的虞德升对这种情况就有所记载,在他的《谐声品字笺》就说过:“姥,老母也……今江北变做老音,呼外祖母为姥。” 相比之下“外婆”的意义比较单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有“外祖母”这一个义项。既然“外婆”与“姥姥”指的都是“外祖母”,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使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一、相同点
  (一)“姥姥”和“外婆”表达“外祖母”的含义
  1.我的姥姥江鲜云,南京人,幼年丧母,后随父兄到上海谋生,9岁到南洋兄弟公司当童工。
  2.年轻时的外婆非常能干,她和外公一道经营商铺,做桐油布匹生意。
  在这两个例子当中“外婆”和“姥姥”在语义、语法特征、感情色彩等方面完全没有差别,可以相互替代。其实在大部分情况之下这两个称谓语之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二)“姥姥”和“外婆”的前面都可以加數字或其他称谓语
  1.母亲带我去看二姥姥,肯定都是我六岁以前的事,或者更早,因为上幼儿园之后我就再没见过她。
  2.圆滚滚的三外公,一副土地老儿的相,让死里逃生的湖南婆子蛮宽心,当即跟了三外公来南昌,做了我的三外婆。
  这里的“三外婆”和“二姥姥”表达的都是“外公娶的小老婆”的意思,没有真正的血缘上的关系。
  3.记得两年后母亲接我回营口上学时,姨外婆大哭了一场,随后又从沈阳追到营口来看我,嘴里喃喃地念叨:“外孙狗、外孙狗,吃了就走。”
  4.在家里我是長孙,姨姥姥又没有自己的孩子,自然格外疼爱我,“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猫那么大。”
  这里的“姥姥”与“外婆”之前加上了其他的称谓语,表达的都是“外祖母的妹妹”的意思。
  5.我装着不开心的样子对外婆说道:“外婆,姨姨给您买的衣服,您不穿,又不能退,姨姨叫我送给对面的张外婆呢。”
  6.李姥姥赶忙招呼着开门,只见楼上楼下的老街坊、社区的工作人员全都来了。李姥姥热情地拉大家坐下,随后社区书记王海青将一束鲜花递给老人,“李姥姥今过节,我们来看看您。”
  “张外婆”“李姥姥”在这里表达的都是与外婆、姥姥年纪相当的女性,并无血缘上的关系,只是为了表达上的亲切。
  二、不同点
  (一)使用地域上的区别
  相比“外婆”而言,北方方言区的人们更偏爱“姥姥”这一称呼,并且在口语中会将“姥姥”的读音进行儿化读成“lǎor”。
  1.我甜甜地喊了一声:“姨姥姥。”她立即纠正:“按南方叫法,喊我姨外婆”。她那甜美的江浙口音,让人听起来格外亲切。
  2.电话铃响了一会儿,那头传来好听的男中音,那就是周荻,我问:“您导过安娥写的《狼外婆》吗?”“是呀,不过剧名叫《狼姥姥》,还有一个剧名《假外婆》和《三姐妹》。”我想,对啊,南方人称外婆,北方人不是称姥姥的吗?
  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请吃糖,请吃糕,糖啊糕啊莫吃饱。
  4.爬山坡,摘朵花,顺路送到姥姥家;姥姥家,有棵树,挺着一个将军肚;将军肚,圆鼓鼓,树上长满爬山虎。
  在例1和例2中都明确点出了“姥姥”和“外婆”在使用地域上的差别。例3和例4分别是南方和北方代表性的童谣,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来这二者在使用地域上的差别。
  (二)“姥姥”的使用范围更广
  “姥姥”在表达“外祖母”的意义时还能强烈地表达一些感情色彩,体现出说话人的心理活动。
  1.一棍子下去,彬少头部流血,退在雷哥怀里,雷哥站了出去,指着后山,说:“老……姥姥……陪你……”话还没完,棍子同样挥了下来,嘴里骂着:“你姥姥!”
  2.他立即斩断线头,捧起一二百斤重的铁丝圈,一边骂着“去你姥姥的”,一边将它摔到山下去。
  3.当她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沙发上。房间里空调呼呼地吹着热风。白大褂正写病历,看她醒了,直截了当:“你姥姥的……”“你姥姥的!”小冰棍儿嘴快地回了过去。“噗。”医生喷了,“我是说你姥姥的病……没事了。”
  在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你姥姥”“你姥姥的”“去你姥姥的”在特定语境下都可以表达说话人愤怒甚至仇恨的感情。在第三例当中小冰棍儿由于没有听完医生的话语,误以为医生在骂她,而造成了尴尬。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用“你外婆”“你外婆的”“去你外婆的”来表达这种愤怒的情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姥姥”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
  三、“外婆”在方言中的“变体”
  称谓语是人们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的一面镜子。亲属称谓语折射了汉族人民的等级观念、亲疏关系。中国长期以来都是君权社会、父权社会,男性掌握着绝对的领导权,这一点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上有着很好的体现。汉语亲属称谓语强调以父系为核心的等级关系,从而形成汉语称谓语系统。“外婆”是“外祖母”的别称。当然无论是“外祖母”还是“外婆”,这一个 “外”就明显体现出了亲疏关系,远没有“姥姥”来得亲切。因此,在一些方言区,他们把外婆称为“婆婆”“家婆”。
  1.“黄花菜,土里生,我是家婆小外孙,家婆门前堂上坐,母舅门前靠壁根……”
  2.亲属称谓词:宗公(曾祖父)、爹(祖父)、家公(外公)、家婆(外婆)、母舅(舅舅)、外父(岳父)、姑爷(姑父)、老表(表兄弟)等。商南蛮子话与其祖语皖西南赣语相隔千山万水,历经300多年仍然保留了如此多的相同点。
  3.“肚子饿得心里糙,想起家婆家五月桃”,意为外婆家往往是外孙(女)的“庇护所”和“零食库”。家(gā)婆:桐城方言,指外婆。语出桐城歌《五月桃》。
  从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南方有些地方将“外婆”称为“家(gā)婆”。从“外”到“家”,实际是抹平了“外”字带来的疏离感,让人更觉得亲切与亲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婆婆”不仅指“丈夫的母亲,尊称老年妇女”也可以指代“祖母,外祖母”。
  四、结语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选择和使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同样的亲属使用不同的称谓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等级观念的影响。研究各地的称谓语也能让我们对当地的人文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并且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称谓语。
  参考文献:
  [1]梁章钜.称谓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成小东.也说“姥姥”——兼谈叠音式构词法问题[J].语言本体研究,2014(05).
  [3]李贞.浅析中国传统观念在汉语称谓语上的体现[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4]杜升强.“姥姥”词义源流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0(02).
  [5]朱小文.称谓语的多角度研究[J].修辞学习,2005(04).
  [6]叶楠.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作者简介:陈桃红,女,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体育教育是高中教学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眼下高中生厌恶体育教学或者厌恶体育课的人数正在逐渐上升。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摆在每个高中体育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对终身体育意识的认识,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改变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状。  关键词:体育教育;
2012年4月号问题解答rn(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rn2056设正△ABC的外接圆为⊙O,P是BC上一点,直线AB、CP交于M,直线AC、BP交于N,D、E分别为BM、CN的中点,DE分别交BN、CM于G、F,
摘 要:时下,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在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但是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前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文章结合笔者实践反思,从教师自身素养、教的有效、学的有效几方面分析论证了如何着眼实效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了语文课教学的大容量,其趣味性强,效率高,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教学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
摘 要:体育教育和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普通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协同理论,充分发挥它们特殊的教育功能,促进之间的关联运动,以形成协同效应,优化素质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两者之间的纽带,教育功能的共同性是两者之间的桥梁,要提高高校素质教育
脉冲器充油系统是脉冲器保养和维修的重要设备,本文在介绍目前市场上广泛采用充油系统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脉冲器充油系统的充油原理、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组成以及
人类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人死后去哪里?不同的宗教给予的不同的解释.对于来世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对死后世界的关注,同时从侧面暗示了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下的人对现世的态度.在这一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课本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要领、头脑条理以及学习要领上都孕育发生了许多变革,怎样衔接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是前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 衔接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革,受这些变革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顺应高中数学学习,不少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降落。笔者在看了几篇关于初、高
在数学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强化素质教育和夯实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结合生产、生活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在知识运用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