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以往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计划特色明显、控制过程彼此孤立、造价数据缺乏共享性和实时性等诸多顽固问题。本文通过阐述BIM技术的概念,分析其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具体应用,揭示其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巨大应用价值。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行业,正向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BIM 技术正是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方法。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正将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推向更高端的层次,极大地提升项目的精益化管理程度,提高工程项目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促进工程效益的整体提升。
  1、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工程造價信息难以实现高效共享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阶段性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并存,不连续的管理方式使各阶段各环节之间的数据难以协同和共享;此外,我国的造价管理机构数量庞大,不同机构和部门所采取的规定和标准不同,且由于技术及数据格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工程造价人员共享其他部门提供的成本数据存在困难,因此他们不得不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而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造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1.2 造价人员流动带来损失
  对造价咨询机构而言,它们的主要业务力量是在机构长期从事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为造价机构服务的同时,熟悉了地区定额体系及内容,丰富了实践经验,积攒了常用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日常开展业务非常重要。而新造价人员对本地区数据、业务不太熟悉,实际操作可能耗费时间更长,误差也可能增大,一旦原有造价人员离职便会造成企业整体业务实力下降。因此,要建立企业自己的造价数据库,做好造价文件归档,防止造价人员流动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损失。
  1.3 工程造价数据存在滞后性
  我国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来进行造价估算。由于该模式实施时间较短,具体执行者对该模式的掌握还不够深入,在组价上沿袭着定额计价的思想,导致许多造价数据并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形势。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的价格水平不断波动,而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提高,这样就会导致定额不能及时更新,与市场的实际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便会影响造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另外,在消耗量指标上,许多造价机构采用的都是当地政府所颁布的数据,这些数据更新缓慢,无法准确反映生产力现状,一味套用统一的定额指标显然无法精准估算工程价格。
  2、BIM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它涵盖了几何信息、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各种建筑组件的性质信息及工料信息等,能够作为信息的共享源为项目提供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服务,因此,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工作人员可从中查询、提取、更新和共享信息数据,以改善各自决策或业务流程,从而实现协同作业。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按工程形成阶段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种按工程形成阶段人为划分并割裂开来的造价管理模式违背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连贯性,导致造价管理工作脱节、成本失控及效率低下等问题。而BIM技术的引入,能为项目提供涵盖项目全寿命周期及参建各方的集成管理环境,使各阶段数据流通,实现各方协同工作,为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
  3.1 BIM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据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达到80%-90%,因此BIM在决策阶段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在决策阶段,基于BIM的主要应用是投资估算书的编审及方案比选。利用BIM可以快速搭建可视化模型,测算工程量,对拟建项目的成本进行精确估算,从而完成项目估算书的编制。同时还可以根据BIM提供的各项数据,对拟建项目的多项方案进行评估选择,从而为后续决策发挥指导作用。
  3.2 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工程质量及建成后能否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设计阶段中应用BIM,我们可以实现限额设计、设计概算的编审及碰撞检查。在鲁班算量软件中搭建BIM模型,快速统计工程量基本信息,并导入鲁班造价软件中,利用“鲁班通”价格信息平台能够准确查询工、料、机市场价的特性,快速编制初步工程概算,为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将各个专业的BIM 模型导入到碰撞检查软件中,进行三维空间管线的模拟碰撞检查,提前发现并规避不同设备的管线碰撞问题,减少由此引起的拆装、返工和成本浪费现象,综合提高工程质量。
  3.3 BIM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工程量计算是招投标阶段的核心工作。利用BIM模型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工程量自动计算,形成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富含数据信息的BIM模型,建设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快速抽调出工程量信息,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有效避免漏项和错算等情况,最大程度减少施工阶段因工程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由于BIM 与互联网技术具有很好的融合性,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都能对其进行掌控,从而减少舞弊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3.4 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基于BIM的主要应用包括工程计量和变更管理。
  首先是承包发包双方在合同规定时间对工程量的计量。由于BIM 整合了时间信息,将建筑构件与时间维度相关联,利用BIM 模型的参数化特点,按照所需条件筛选工程信息,计算机即可自动完成相关构件的工程量统计并汇总形成报表。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变化,实时动态更新BIM 模型数据库,大大提高了工程计量的效率。
  变更管理则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难点。传统的变更管理模式,工作量大,反复变更时易发生疏漏情况,而基于BIM的变更管理,在变更发生时,在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变更部位的调节,由于BIM支持构建几何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系统可自动增减相应工程量,并快速汇总工程量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化,有效控制项目的实际造价。
  3.5 BIM在竣工阶段的应用
  在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很多工程容易出现资料不全、信息缺失等问题,影响工程结算的顺利进行。而引入BIM后,所有信息都被存储在模型中,并会实时进行更新。此外,基于BIM的审核对量可以自动对比工程模型,实现智能查找量差、自动分析原因、自动生成结果等需求,从而达到减少核对中的争议、提高结算效率的目的。
  结语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为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实现多方协同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及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在剖析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之上,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合理利用BIM技术,能够大大提升项目的精益化管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飞.基于BIM的大型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2]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 2012(9).
  [3]张天骄.基于BIM 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6).
其他文献
当前,一些官员不愿读书的理由是工作太忙??某杂志社近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
三年级的上学期所认识的分数与下学期所认识的分数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上学期认识的分数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后得到的分数;下学期认识的分数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然后
王光为(化名)穿着他从家里带来的白衬衣和黑长裤,板寸发型透着精神,不过戴着一副精亮的手铐。这位56岁的男性犯罪嫌疑人与笔者交谈时,旁边没有警察在场。中国东北吉林省的辽
摘要:近些年,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方式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成本预测与控制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工程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本文浅谈建筑施工工程成本预测与控制。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成本;预测与控制  引言  现实与施工生产要素的结合就是施工项目,只要建筑施工企业能生产出高质量且低成本的建筑产品,它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站稳脚跟,因此,如何在
介绍了重点介绍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的逻辑说明,切换试验,采用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对某厂2*660MW机组保安电源的切换试验和试验注意事项并做了详细介绍.
因为光伏发电有着定时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所以对天气类型的采样和设备停电概率的分层采样,改进了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模型.通过对上海市2015年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计算分析,得到
中国史学史自本世纪20年代梁启超的倡导算起,海内外正式出版的中国史学史专著已达数十种之多,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翟林东教授《中国史学史纲》(以下简称《史纲》)一书乃其中一部力作
现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也给很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电力行业近年来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也开始应用互联网来开展营销工作,现在也已经有一些电力企业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共生系统进化的模式,主要取决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认为技术经济系统也是不断进化中的共生系统.经济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加和发展模式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企业如何变化,电力供应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能供应的主要手段,火力发电厂在不断发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