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曾看过一则报道:王女士和德国丈夫带着在德国出生长大的儿子回青岛定居。儿子不太会汉语,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起来比较困难。王女士就没让儿子上学,聘了大学生来家里辅导他。怕儿子寂寞,王女士给儿子买了一只小猫。谁知刚过几天,王女士就发现小猫的胡须和身上的一些毛被拔掉了。又过了些日子,小猫不知何故突然死了。王女士对此没太在意,又买了第二只宠物猫。今年过年时给小猫洗澡,儿子竟用热水把小猫烫死了。
无独有偶,据某网站报道:年仅12岁的黄某与同班的4名同学私自到距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黄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上岸后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人哭着要喊救人,却遭到了其他人的制止,他们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4名学生正在犹豫时,黄沉入水底,不幸溺水身亡。4名同龄的孩子,仅仅是为了避免挨老师批评,就漠然置自己同伴的生死于不顾!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让小学生们如此冷漠?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播,重视品德行为的养成,惟独忽视了生命教育和爱的教育,这样畸形的教育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对动物、对自己的小伙伴、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和友情。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孩子的行为令人忧虑。他们对父母、老师、同伴、他人都缺乏爱心。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爱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在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爱心像阳光雨露对禾苗一样重要。缺乏爱心的人生就像生长在黑暗中的禾苗一样,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然而,怪癖、羞怯、浮躁、自私、狭隘、残忍、暴虐、萎靡、缺乏同情心、虐待动物、毁坏公物、幸灾乐祸、不负责任、缺乏自控等不良行为在当今孩子身上表现较多,这是一种极端的、危害性极大的心理变态反映。
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试问:假如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不爱教师,同学之间也毫无感情,这样的学校,不等于是一座没有水源的水库,一块没有生命的沙漠吗?假如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除了关心自己以外,不知道还应该关心别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也不懂得应该关心周围的环境与自然,这样的教育,不是彻底失败了吗?
当今,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着21世纪,人们不担心科学技术是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也不担心社会财富是否会成倍的增长,却一致地担心人类的道德水平可能会进一步滑坡,人类的良知与爱心会进一步丧失,因而感到忧心忡忡。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呼吁,要求各国在研究面向未来的教育时,要把“学会关心”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学会关心,也就是学会爱。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美德,不仅要从点滴做起,更要从小抓起,促其尽快转化为孩子的内在需求。否则,即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只会是跳蚤。面对现实也为了面对未来,更需要进行爱的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卫镇教委)
无独有偶,据某网站报道:年仅12岁的黄某与同班的4名同学私自到距校200米的鱼塘内游泳。黄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上岸后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人哭着要喊救人,却遭到了其他人的制止,他们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4名学生正在犹豫时,黄沉入水底,不幸溺水身亡。4名同龄的孩子,仅仅是为了避免挨老师批评,就漠然置自己同伴的生死于不顾!究竟在哪个环节上出了毛病,让小学生们如此冷漠?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播,重视品德行为的养成,惟独忽视了生命教育和爱的教育,这样畸形的教育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孩子对动物、对自己的小伙伴、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和友情。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孩子的行为令人忧虑。他们对父母、老师、同伴、他人都缺乏爱心。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爱是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在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爱心像阳光雨露对禾苗一样重要。缺乏爱心的人生就像生长在黑暗中的禾苗一样,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然而,怪癖、羞怯、浮躁、自私、狭隘、残忍、暴虐、萎靡、缺乏同情心、虐待动物、毁坏公物、幸灾乐祸、不负责任、缺乏自控等不良行为在当今孩子身上表现较多,这是一种极端的、危害性极大的心理变态反映。
教育需要爱,也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试问:假如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不爱教师,同学之间也毫无感情,这样的学校,不等于是一座没有水源的水库,一块没有生命的沙漠吗?假如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成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除了关心自己以外,不知道还应该关心别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也不懂得应该关心周围的环境与自然,这样的教育,不是彻底失败了吗?
当今,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着21世纪,人们不担心科学技术是否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也不担心社会财富是否会成倍的增长,却一致地担心人类的道德水平可能会进一步滑坡,人类的良知与爱心会进一步丧失,因而感到忧心忡忡。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呼吁,要求各国在研究面向未来的教育时,要把“学会关心”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学会关心,也就是学会爱。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美德,不仅要从点滴做起,更要从小抓起,促其尽快转化为孩子的内在需求。否则,即使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只会是跳蚤。面对现实也为了面对未来,更需要进行爱的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卫镇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