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J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是指先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并将其作为写作的基础,马上进行同步的写作教学,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联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仁爱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个Topic里的Section C和Section D基本都有阅读材料,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并且与话题写作有着紧密的关联,它们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而且是写作的样本。我在日常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依托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实施英语写作教学训练,学生复习了话题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整合内容的方法。
  一、感知阶段,读前活动——析文积词
  读前活动也称导读。教师在阅读文本前要重视新词汇的呈现和运用,词汇量的增加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学生词汇量的增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了让学生提前接触大量的生词,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定的预习和文本导入,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充分挖掘文本的潜知识,了解材料的背景知识,这样既可以排除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又能为写作积累词汇。如在写“Waste Sorting”时,可在课堂设计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调动兴趣并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呈现新单词pollution, greener, harmful, rubbish, serious, recycle, reduce, reuse等。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二、思维阶段,读中活动——构建结构,遣词造句,美化语言
  1. 略读——构建结构。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整合仅仅重视词汇的积累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逐步培养学生驾驭篇章结构、理清文脉、把握大意的能力。因为只有结构清晰了,文章的脉络理清了,才能统领全篇,宏观调配。通过略读,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找出主题句,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从整体上把握其结构。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文章是如何开篇、怎样结束的,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过渡技巧,通过剖析文本结构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同类文章的写作格局,学会编写写作提纲。
  2. 精读——遣词造句。在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放在对阅读文本的细节内容的掌握上,学生可以接触和掌握很多的关键词,它们可以是阅读文本中的新词汇,也可以是好词好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填空、翻译或给出一个使用关键词的语境来教学,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关键词的运用。如在学习“Waste Sorting”的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
  请在文章里找出并翻译以下词组或句子:greener person, have gone, deal with, solve the problem, need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tart out, Easier said than done.
  3. 研读——美化语言。一篇短文或文章,作者为了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感情等,会用到大量的句子。其中就会用到很多句型、结构,也会用到各种时态、语态、语气的句子。我们在阅读时要善于停下来想一想、研究研究这些句子,特别是文本出现的英语长句、难句和谚语,它是学习者学到地道英语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在处理这些语言点时可以有目的地将语法项目通过各种活动展示给学生,使他们融会贯通语言点,力求写出句式多变的文章。
  三、写作阶段,读后活动——以读促写,水到渠成
  读后活动是在完成阅读活动之后进行的学习活动,它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最佳方式,是读与写结合的最好体现。初中英语写作训练开始阶段一般以改写扩写、借鉴模仿为主要实践方式,即以阅读文本为题材和借鉴,从文中收获“珍宝”,即字、词、句、篇章结构进行改写、扩写内容,有能力的学生,也可鼓励其在模仿的基础上“变通拓展”,灵活使用长句、难句和谚语。以“Waste Sorting”阅读写作课为例,前期通过读前和读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可以使用的词汇、句型,也经过略读,对写作的结构胸有成竹。有了这些铺垫,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提炼篇章结构的基础上,以阅读文本为依托,筛选或改编获取的语言信息,着手写作实践,这已是水到渠成了。
  从阅读到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写作要求的是运用和表达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逐步领会,才能转化为写作的正确表达。因此,平时的阅读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上吸取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理性和实践的升华。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粤北山区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探究”论文,课题编号2012YQJK254.)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其他文献
<正>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使用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地区、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都存在差异,毕业或升学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一、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及认识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图形的面积测量。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从属于图形的度量,度量的本质是用计量单位的个数表示度量值。学生在上节课学习面积的时候已经知道了图形的面积实际上是该图形包含了几个面积单位。这是学习新知“长方形
庙台槭为中国特有种,已处于濒危状态。通过小陇山林区庙台槭的调查分析,庙台槭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自然生长受人为影响严重;结果树只占0.5%,庙台槭种子较饱满果实只占总数的3%,且果
众所周知,舞蹈是肢体语言,是无声的艺术。然而很多人都忽略了在舞蹈艺术中,支撑肢体动作的内在语言——呼吸。呼吸贯穿舞蹈之始末,没有呼吸,肢体就无法准确地表达舞蹈动作。  呼吸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舞者找到气息,并能将这种感觉在舞蹈中持续至稳定。对于舞者来说,认识舞蹈呼吸的方式以及特点,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及运用非常重要。  一、基本功训练  对于舞蹈初学者,基本功训练时必经之路。在基本功训练阶段,重点是培
摘 要:校训是学校核心理念的生动写照,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围绕校训“爱诚真毅”,通过校训诠释,创编校歌与营建校园标示系统,并开展主体行动,让师生理解与认同校训,并内化为行动准则。  关键词:校训;办学理念;校歌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72-03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点、历史积淀和价值追求。作为学校核心
一、素质教育的异化和教育的追求  近期《读者》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谁知道素质教育的真经》的文章,对现行的素质教育进行了质疑:把语文课变成情境表演是素质教育吗?鲁迅、王国维、陈演恪没有哪个是学习情境表演起家的。把数学课娱乐化是素质教育吗?华罗庚、陈景润没有哪个是靠娱乐数学启蒙的。还有开办各种兴趣班,学习琴、棋、书、画……  那么真正必要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作为现代公民的责任感、诚信、环保
依笔者看来,对于喝咖啡,人们有两种方式,一种人喝纯咖啡,另一种往咖啡里加糖。前一种人追求的是咖啡纯正的味道.追求提神醒脑的功效.也有经苦涩的咖啡洗礼后得到一种即时的刺激和瞬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实行。届时,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中小学生将陆续使用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版教材。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其中,外语科目的课标还细化到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  教育部指出,各地要引导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度
所谓“小班化教育”,指的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照顾其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化的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反馈式教学是重要策略。反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同学们的实际认知和学情,善于捕捉他们的反馈信息,然后对课堂教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