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气环境的侦察兵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嗅碳卫星”)发射升空。这是继日本“呼吸”号卫星、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号(OCO-2)卫星之后,全球第三颗嗅碳卫星。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的能力。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嗅碳卫星如何嗅碳?我国发射的这颗嗅碳卫星有哪些先进技术?
  
  为什么要发射嗅碳卫星
  嗅碳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中专门测量地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卫星。嗅碳卫星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百万分之一,是人们掌握高精度二氧化碳测量数据的得力“助手”。借助卫星上携带的光谱仪等仪器,科学家们可以动态测量大气中不同来源的二氧化碳,监测海洋和森林等对二氧化碳的吸附情况。
  为何要通过卫星来追踪二氧化碳?人类目前每年因使用矿物燃料向地球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0亿吨,生物燃料、森林火灾以及农业焚烧等行为每年共排放二氧化碳达55亿吨。过去50年来,人类活动已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了近20%。科学界认为,人类活动使自然界的碳循环失衡,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亟须更精确的监测研究。
  目前,人类对二氧化碳掌握的知识体系还不健全,还有许多疑问待解决,例如,二氧化碳聚集在哪个区域、哪个大气层及其在大气中的运动和分布規律;温度怎样影响二氧化碳运动;自然界天然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是多少,这一比例如何变化以及海洋系统如何吸附二氧化碳;这些都能够由嗅碳卫星的数据进一步证实。所以,通过嗅碳卫星来掌握二氧化碳在各地区的循环和分布情况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一条捷径。
  嗅碳卫星如何“嗅碳”
  我国研制的这颗嗅碳卫星,搭载了一台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这台探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利用分子吸收谱线探测二氧化碳浓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看“颜色”来识别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太阳光经过空气时,二氧化碳分子对许多精细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嗅碳卫星通过精细测量其光谱吸收线,可以通过光学仪器对这些色彩进行非常精准的测算,从而能反向推算出二氧化碳分子数量,最终得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中国的嗅碳卫星
  具有哪些先进技术
  尽管中国的嗅碳卫星是个只有几百千克重的小卫星,却有着许多“高精尖”技术。
  1.极高的灵敏度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快,但从数字上看,平均每年也只是在零点几个ppm到1个ppm之间变化,想把信号探测出来,仪器灵敏度不高的话,只能作罢。中国的嗅碳卫星上装着一个灵敏度很高的二氧化碳探测仪。几十纳米的带宽上,人眼看是一个颜色,而通过二氧化碳探测仪的2000多个通道,可以将这些微小差异的颜色区分开来,可以发现1~4个ppm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不亚于美国OCO-2的水平。它是嗅碳卫星搭载的主载荷,可通过获取高精度的大气吸收光谱,应用反演算法计算出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外,中国嗅碳卫星上还有一个连美国OCO-2卫星上都没有的云和气溶胶探测仪,它可以测量云、大气颗粒物等辅助信息,为精确反演二氧化碳浓度排除干扰因素,还可为研究PM2.5等大气污染成因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2.绘制覆盖全球的二氧化碳监测图
  有了嗅碳卫星,如何算出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是个难题。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流动情况是怎么样的?它是从哪里排放出来的,又在哪里被植被、海洋等吸收?这就需要把嗅碳卫星获得的二氧化碳遥感浓度,嵌套进大气二氧化碳传播模型中。我国科学家已攻破了这方面的难题。
  3.复杂的反演验证系统
  反演验证系统是获取卫星数据后通过模型反算出二氧化碳浓度,这也是技术难点。以往气象卫星所涉及到的反演问题,大多集中在红外和微波谱段,而嗅碳卫星所涉及到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谱段的反演问题,机理不同,难度加大。我国集中国内优势力量联合攻关,终于成功填补了国内有关技术空白。
  4.稳定的舞步
  嗅碳卫星只有一只“眼睛”,它需要不停转换角度来完成对不同方向的观测。所以卫星要不断地调整姿态,就像跳优美的华尔兹。这种没完没了、灵活多变的观测模式是卫星领域科学家最忌讳的——毕竟是在太空,没有任何着力点,要是翻过去翻不回来了怎么办?为了特定的科学目标,我国科学家解决了嗅碳卫星在天上不断“做动作”的难题。
  相关链接
  “嗅碳”家族三成员
  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世界上仅有3颗嗅碳卫星在太空中工作,分别是观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浓度的日本“呼吸”号、专门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号以及我国新发射的首颗嗅碳卫星。
  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日本“呼吸”号于2009年1月23日发射升空,配备高精度的传感器观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
  相比于日本的一鸣惊人,美国的嗅碳卫星研究之路则显得略微曲折。2009年2月,美国跃跃欲试,尝试发射首颗嗅碳卫星,但在发射升空过程中,运载火箭发生故障坠毁在南极附近海域。在查清原因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14年7月2日发射“轨道碳观测者”2号,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平。其中的“秘密武器”是3台高分辨率光谱仪,科学家可以通过这些仪器估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相对浓度,以实现对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水平更精确、全面的测算,并更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
  【责任编辑】蒲晖
其他文献
重楼通常指延龄草科重楼属的植物,该属的植物大多具有药用功效,其中七叶一枝花(即蚤休)、金线重楼和滇重楼在历史上的医学类著作中记载较多。《神农本草经》《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药典就曾对重楼的生境、药效、形态等方面进行过详细描述。  滇重楼又名云南重楼,云南当地也称其为两把伞、独角莲。古人对滇重楼与其他重楼的区分一直不甚清楚,直至明代医学家兰茂首次在《滇南本草》中以重楼作为滇重楼的医药名后,《植
科尔是俾斯麦之后德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被认为是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欧洲领导人之一。科尔在德国政坛的一幕幕“演出”历程中,既有精彩绝伦的政治手腕,也有高瞻远瞩的时势洞见,还有一些令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遗憾。  “科尔时代”  1939年4月3日,科尔出生在路德维希港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和许多经历过二战的德国人一样,科尔少年时也曾进入纳粹军队。由于当时已经是战争末期,科尔并未参加过战斗,得以幸存下来
生活中,我们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那么“有板有眼”最初是指什么呢?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板,就是板式。戏曲唱腔音乐中的板式结构,可分为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连套体两大类。在板式变化体的结构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类。在各类板式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板式的强弱关系就是板眼。其中,节拍为2/
2016年1月,第26届非盟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支持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作为非洲唯一的候选人,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选举。此后,阿达诺姆与来自法国、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国的其他5位正式候选人同台竞技,经历了阐述施政主张、口答会员国提问等一系列复杂的竞选程序后,最终在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近70年历史上首位来自非洲国家的总干事。现年52岁的
欧盟统计局2015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欧盟28国的所有人口中有近三成租房住,其余七成多居住在自己住房内。在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租房人口比例高达近一半。欧盟统计局说,2014年在德国有47.5%的人口租房住,仅52.5%的人居住在自有住房内,成为租房比例最高的欧盟国家,其次是奥地利、丹麦、英国和法国。租房人口比例最低的国家是罗马尼亚,仅为3.9%,其次是斯洛伐克、立陶宛和匈牙利,均在1
4亿多年前,地球上出现植物,但直到1.5亿年前才有了开花植物,随后很快进化出了千姿百态的花朵。开花植物的起源和迅速进化令达尔文感到困惑不已,一项新研究或许能为揭开这个奥秘提供一些线索。开花植物又称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同属种子植物。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较为原始的裸子植物——千岁兰,在其被称作雄球花但不算是真正的花的结构中,存在不具备繁殖能力的胚珠,表明它试图进化出两性花但以失败告终。两性花指的是开花植
荷兰“火星一号”公司在2011年6月23日注册并启动“移民火星”计划,迄今全世界已经有8万多人报名,其中中国有1万多人报名。目前,8万多名报名者的报名费已经超过100万美元,其中中国报名者支付的报名费达10多万美元。由于报名费“不予退还”,该公司已经获得100多万美元。  为何这个加上公司总裁巴斯·兰斯德普在内只有2人的公司能忽悠全球公众如此之久,而且能敛财100多万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一
字面上理解,动物冬眠为“蛰”,冬眠的动物受惊而醒为“惊蛰”。在古人看来,蛰伏的动物之所以醒来,是因为有雷鸣的惊扰。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两种自然现象,在古人那里建立起了联系,于是也便有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之日乃仲春之时,古人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惊蛰来了  作为一个节气,惊蛰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当时称“启蛰”。到了西汉景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
人们已知促进进食的“食欲信号”,但对诱导饱腹感的“饱腹信号”知之甚少。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动物体内发现调控蛋白质进食行为的新分子——FIT。在日常摄入的三种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中,蛋白质对进食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如果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增大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压力。FIT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果蝇摄入蛋白质食物后显著升高,但对其他类型的食物并无响应。FIT基因表达水平提升,会抑制果蝇进食蛋白质;而FIT突
“立夏”之时太阳正好到达黄经45度,北半球气温整体开始升高,是年度周期中夏季的起点。一年有四季是时序常识,为什么甲骨文中无“夏”字?有观点认为,殷商时期一年只分“春”与“秋”两季,尚无四季之说。实际上,从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虞书·尧典》的记载来看,包括“夏季”在内的四季说法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春夏秋冬四季概念已为社会普遍接受。随后,在战国时期正式形成了二十四節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