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推动企业进步的进程,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重点与着手点。从思想思维指导、提升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制度等方面去探寻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展示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企业文化的重大作用,凝练成为一种企业精神支柱,提升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提高企业效益,与此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十八大大召开之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口号随之提出,各大企业为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如燎原之势展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通过思想思维道德方面引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宗旨:员工思想水平需要加强,在企业内部孕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氛,立于物质层面之上,达到文化精神层次引导员工的工作与生活。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公司文化的一种,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有共同目标、基本的价值观、工作风气、日常行为准则为基础内涵的综合特色文化。企业处于经营管理的状态下,必定会形成一种独有的精神文化,深切蕴含企业特色,对企业的内部人员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把大部分人的工作目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追求相协调统一,提升工作效率。企业文化面对企业全体员工,由文化形式传播,最大程度上融合全体员工的力量,把员工个人行为加以规范,达到为企业提升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2.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企业文明建设
2.1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统一员工思想认识
把企业文化制度提升到制度的层面上,加强了企业员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一个拥有完善制度的企业可以从心理和行为上指导员工工作,将工作秩序规范化,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促使企业井然有序的快速运作,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无论是社会或是企业,纪律都为正常运行的基础前提,有些时候,由于员工个人意识不强,思维抛锚,对于工作态度显得懒散,这就要求公司从源头上利用制度去约束员工,个人行为要求规范化。然而,制度是一种被动地保障,如何准确把握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不至于让员工觉得反感觉得制度不可接受,从而让制度的存在可有可无,正确落实制度的贯彻力度,是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2.2 加强行业素质,提高员工认知
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展现与领悟极大程度表达了企业文化精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员工文化道德素养是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因为本身文化素质水平的增长体现出显著变化,包含工作态度、效率、团结意识和自我能力都会在工作效果上呈现巨大差别。而如何准确具体的加深员工的思想道德意识,企业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2.2.1 对员工进行文化素质培训
培训是快速提高员工思想认识、业务技能的重要手段。企业把握主方向,主导培训,集中资源、时间、力度最大限度提升员工参与度,贯彻落实培训工作。此外,由于员工工作层次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培训工作需要分别对待,针对不同员工,按不同方法提高培训效率,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2.2.2 在企业内部进行道德宣传
把对企业内部的道德宣传作为日常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员工就会很自然的引入企业文化的概念,甚至可能将一些精髓渗透到生活中,作为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评估准则。企业的宣传要定时、灵活、精炼、形象,将企业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在员工的眼前。此外还可以将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文化进行有层次的渐进式宣传。
2.2.3 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教育是为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员工个人素养,只有亲身参与并体验,才能很深程度上加深员工对文化主题的映像,对于企业文化能具体参考。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并不拘泥,多姿多样,文化交流、欣赏相关影像资料、歌咏比赛等等。榜样的力量一向是很大的,树立典型能很好地带动其他人的热情。这样不但提高员工的认知,还能使得工作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缓解工作压力,是员工良好精神状态能够保持的有效促进方法。
2.3 推广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影响力
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内核,这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凝聚力和企业员工的风采等都受其重大影响。由此可知,培育企业精神,加强企业精神的作用也应该是未来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航向。
2.3.1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时代发展迅速,不会停留,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各层次的一个考验。如果企业想要在不断变迁的大环境下保持自身的真实有效,就注定了企业要时时关注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并将企业文化的主要宗旨溶于社会环境需求之中,与时俱进。
2.3.2 经济文化齐头并进
通常企业本身对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认知程度不一,许多企业内员工关注物质增长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对此状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置于同一高度,两者并举,一起进步。在企业中不论是改革还是改变发展计划,都必须考虑文化建设将来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让企业进一步更好发展。
2.3.3 物质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不会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那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它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企业对此应加大投入,提供一个稳定条件,处于一个长期可靠的环境,才能有效的将文化建设展开。
3.结束语
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企业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中,企业文化内涵的掌握无疑也是其重要组成,只有特点鲜明化、实际精炼化的企业文化才能深入企业发展中,而不是流于表面。
参考文献:
[1] 黄海兰.铸入行业企业精神推动质量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2):85-86.
[2] 马宏多.打造思想阵地推动企业管理——石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浅谈[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45-45.
[3] 程晓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长庆油田持续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1,(15):90-91.
作者简介:王曦健(1980.2-) ,女,汉 ,河南商水人,政工师,本科,现就职于河南省商水县电业局。
关键词:企业文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十八大大召开之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口号随之提出,各大企业为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如燎原之势展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通过思想思维道德方面引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宗旨:员工思想水平需要加强,在企业内部孕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氛,立于物质层面之上,达到文化精神层次引导员工的工作与生活。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公司文化的一种,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有共同目标、基本的价值观、工作风气、日常行为准则为基础内涵的综合特色文化。企业处于经营管理的状态下,必定会形成一种独有的精神文化,深切蕴含企业特色,对企业的内部人员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把大部分人的工作目的、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追求相协调统一,提升工作效率。企业文化面对企业全体员工,由文化形式传播,最大程度上融合全体员工的力量,把员工个人行为加以规范,达到为企业提升影响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2.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动企业文明建设
2.1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统一员工思想认识
把企业文化制度提升到制度的层面上,加强了企业员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一个拥有完善制度的企业可以从心理和行为上指导员工工作,将工作秩序规范化,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促使企业井然有序的快速运作,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无论是社会或是企业,纪律都为正常运行的基础前提,有些时候,由于员工个人意识不强,思维抛锚,对于工作态度显得懒散,这就要求公司从源头上利用制度去约束员工,个人行为要求规范化。然而,制度是一种被动地保障,如何准确把握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不至于让员工觉得反感觉得制度不可接受,从而让制度的存在可有可无,正确落实制度的贯彻力度,是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2.2 加强行业素质,提高员工认知
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展现与领悟极大程度表达了企业文化精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员工文化道德素养是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因为本身文化素质水平的增长体现出显著变化,包含工作态度、效率、团结意识和自我能力都会在工作效果上呈现巨大差别。而如何准确具体的加深员工的思想道德意识,企业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2.2.1 对员工进行文化素质培训
培训是快速提高员工思想认识、业务技能的重要手段。企业把握主方向,主导培训,集中资源、时间、力度最大限度提升员工参与度,贯彻落实培训工作。此外,由于员工工作层次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培训工作需要分别对待,针对不同员工,按不同方法提高培训效率,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2.2.2 在企业内部进行道德宣传
把对企业内部的道德宣传作为日常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员工就会很自然的引入企业文化的概念,甚至可能将一些精髓渗透到生活中,作为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评估准则。企业的宣传要定时、灵活、精炼、形象,将企业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在员工的眼前。此外还可以将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文化进行有层次的渐进式宣传。
2.2.3 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文化教育是为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员工个人素养,只有亲身参与并体验,才能很深程度上加深员工对文化主题的映像,对于企业文化能具体参考。文化教育活动的形式并不拘泥,多姿多样,文化交流、欣赏相关影像资料、歌咏比赛等等。榜样的力量一向是很大的,树立典型能很好地带动其他人的热情。这样不但提高员工的认知,还能使得工作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缓解工作压力,是员工良好精神状态能够保持的有效促进方法。
2.3 推广企业文化精神,增强影响力
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内核,这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凝聚力和企业员工的风采等都受其重大影响。由此可知,培育企业精神,加强企业精神的作用也应该是未来企业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航向。
2.3.1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时代发展迅速,不会停留,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各层次的一个考验。如果企业想要在不断变迁的大环境下保持自身的真实有效,就注定了企业要时时关注社会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并将企业文化的主要宗旨溶于社会环境需求之中,与时俱进。
2.3.2 经济文化齐头并进
通常企业本身对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认知程度不一,许多企业内员工关注物质增长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对此状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置于同一高度,两者并举,一起进步。在企业中不论是改革还是改变发展计划,都必须考虑文化建设将来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让企业进一步更好发展。
2.3.3 物质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不会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那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它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企业对此应加大投入,提供一个稳定条件,处于一个长期可靠的环境,才能有效的将文化建设展开。
3.结束语
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企业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中,企业文化内涵的掌握无疑也是其重要组成,只有特点鲜明化、实际精炼化的企业文化才能深入企业发展中,而不是流于表面。
参考文献:
[1] 黄海兰.铸入行业企业精神推动质量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2):85-86.
[2] 马宏多.打造思想阵地推动企业管理——石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浅谈[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45-45.
[3] 程晓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长庆油田持续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1,(15):90-91.
作者简介:王曦健(1980.2-) ,女,汉 ,河南商水人,政工师,本科,现就职于河南省商水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