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an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且各地的地域文化历史悠久,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文化内涵的差异巨大。其中,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不但可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使得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因此,对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显得至关重要。以郑州西湖片区景观建设为例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当下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状,并探索形成新的传承与创新途径。
  关键词:地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5-0013-02
  0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人们对于环境工程艺术设计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也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如何才能设计出更具有特色的环境艺术作品,不仅需要设计人才不断创新挑战,拓展思路,完善和创新设计方式,还需要一线人员的共同努力[1]。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与传承环境艺术设计是与地域文化有效融合的重要方式。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延续下去,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世界接轨,与大众的审美观念和现代艺术风格相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动郑州西湖片区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承。在提高民族审美水平的同时助力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步增强。
  1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
  在对现有的环境加工改造过程中,通过艺术设计行为对环境进行美化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作品对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以及想法都有着超高的要求,不但要自己满意,还需要满足当地群众的审美和精神追求。故此,设计从业者需要巧妙地结合设计方法与艺术构思,努力设计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作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果,科学技术尤为突出,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也更加明显。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可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让设计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气息。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的地域文化的传统和优秀民族文化。但不能只是单纯的考虑当地传统文化,而应该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二者有机结合,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也能不断延续自身的地域文化[2]。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郑州西湖片区景观设计很多地方和其他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一样的,难以体现出具有河南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无法成为最受欢迎的景区。由此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传承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状
  2.1地域文化整体性缺失
  中国有一个很神奇且自然的现象,每个地区经过长期地理因素的影响,就都会被印上一些特有的“标记”,而这些标记则正好孕育了各个地方独特的地域景观。比如,只要一提到乌镇,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江南水乡的模样;一提到武陵山,人们就会联想到吊脚楼;一提到巴黎的战神广场,人们就会联想到法国的文化象征埃菲尔铁塔。相反,如果将这些地域景观都去掉,全部建设成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地域特色文化将会失去她最本真的面貌。面对城市化的新时代,我们现在很难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找到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导致地域环境面目全非。因此,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保护当地独特的地域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2.2文化符号过于简单化
  地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主要包括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等多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具有依照不同区域的特定文化背景而划分的特点[3]。若要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符号创新与传承的标准,对设计人员而言,必须要将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深入了解所处区域的当地文化,探究地域文化包含的方方面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展示设计者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实际社会中,很多从事设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没有深入地去了解学习各地区的地域文化,导致他们对地域文化的理解过于片面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的各项工作中,对符号元素理解不到位,也就无法真正领悟到地域文化所体现的独特魅力,也就很难将这些符号元素与作品完美融合在一起。同时,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设计人员的设计想法并不适合运用到环境艺术景观这个主体上,他们的专业水平较低,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随意地堆砌地域文化,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自由不受束缚的美,但是这种设计理念无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也没法表达作品的美感,不适宜用于地域文化建设,
  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承与创新的策略研究
  3.1探寻本土历史文化印记
  各地如果想留下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特有印记,突出地域风情,那设计前的实地研究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涵盖了地理文化、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这些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这些方面出发,认真分析、梳理出每个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第二部分,收集所研究的地域文化的相关素材,并严谨整理出有效信息;第三部分,提炼出可以体现当地特色的素材,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以郑州西湖片区景观建设为例,设计者在进行景观建设时,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当地文化的调研与考察工作,随后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当地自然地貌为特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深刻体现了当地历史文化印记的优秀特征。
  3.2传承地域文化
  环境艺术中地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对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进行保护。然而,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中的传承可以理解为不同文化之间、传统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环境艺术中的地域文化传承可以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具象传承和抽象传承[4]。具象传承是指从物质本身出发,对物质进行模仿,或者对物质进行部分借用的方式将其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是物质的具体形象,这就是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具象传承。一般情况下,设计者没有对设计地点的本土地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对地域文化的认识还处在较为浅显的阶段,只能通过具象的方式对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模仿或者部分借用。现实生活中,具象传承比较普遍。反之,如果设计者对设计地点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那么这个时候,设计者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就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模仿和借用,设计者可以从精神层面出发,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刻地领悟,再将其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从而可以达到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的目的。让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使地域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3.3正确看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的形成,其本身就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地域文化对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地域文化逐渐同现代文化互相交融,愈发地朝向多元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环境艺术设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地域文化都是精华,都能被代代相传。因此,在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正确理性地看待传统地域文化。在保证环境设计的发展中,要找到传统地域文化同现代文化的平衡点。所以说,要保证传统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就要求设计者正确地理解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5]。
  4结语
  全球文化已经步入了多元化时代,地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容忽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其本身也是一种需要结合地域文化的艺术形式。若想讓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特色,我们就要以一种更合理有效的方式把地域文化融入到环境设计作品中,在设计中充分融合本土历史、地理、文化,激发群众的共鸣,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赋予新时代下的环境艺术工程设计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解保健,邹鹏程.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地名,2020(7):25.
  [2]曾玉烨,李继春.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大众文艺,2019(10):66-67.
  [3]韩丽萍.试析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20(3):88-89.
  [4]夏娜.浅析我国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文艺家,2019(11):96 160.
  [5]刘明明.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4):234-235.
  (责编:王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不断进步,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的不断深入下,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档案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因此公共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人才服务档案规范化更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新时代不断的发展下,公共就业和人才档案管
摘要:通常认为被骗人的处分财物的行为在诈骗罪中是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完全被包含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中的。根据构成要件的故意规制机能,如果处分行为是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素,那么行为人就要对此存在故意。因此,在行为人对被骗人处分行为没有认识以及缺乏认识可能性的场合,诈骗罪就不成立。但是,处分行为作为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是无关行为人责任内容的客观处罚条件。  关键词:诈骗罪;处分行为;盗窃罪;客观
摘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决定了高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质量,是学生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调研,能够了解学生对学校服务工作的基本态度、也能反映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贯彻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内涵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现状调查  中圖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共中央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用三年时间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开展全面整党,中共丽水地委指出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决定全区整党分三批进行。本文根据大量的原始档案,研究了当年发生在丽水地区的全面整党工作。  关键词:丽水地区;全面整党;研究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3-0082-02  0引言  19
俗话说:“福无单至,好事成双!”2006年年底,时任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档案馆党组书记的唐召军在该馆发现了毛泽东“学籍档案”( 即《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员学生一览表 民国四年八月》,其中第九页“二级三班”十一行,记载的是“毛泽东、润之、二一、湘潭、清宁镇韶山、百九十里、湘潭银田市长庆和号”,因此被称为毛泽东“学籍档案”——本刊2008年第1期《毛泽东“学籍档案”惊现芷江》)后,他又在该馆找到了毛
摘要:网络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之一,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日益关注的重要领域。出于共同的安全诉求与地区稳定,双方逐渐展开网络安全合作以应对各类挑战。非传统安全共同体是分析非传统安全问题治理的重要思路之一,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视角对当前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的建构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东盟;网络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
我们常常说某个人“墨水”喝得很多,是指他的学识相当高,读的书、写的文章也不少。其实在中国古代,还真的有喝墨水的人,那是在北齐时,朝廷就下过命令,对那些在考试中成绩差,卷子写得“不像样”的考生,一律要他们“喝墨水”。至于喝多少呢?那就得看他们的卷子差到什么程度而定。梁武帝当政时,曾经明确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一斗是多少,不详,但绝不可能是古代量米的那种斗,那是任何人也喝不下的。《隋书》上记载
从1911年10月10日至11月17日,仅一个多月,湖广总督就先后有瑞澂、袁世凯、魏光焘、王士珍、段芝贵五人,但没一人到任!堪为大清王朝一奇迹。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时任湖广总督的瑞澂(1864-1915)闻讯后弃城出逃。第二天,清廷下令将瑞澂革职,但命他“权总督事,戴罪图功”,并令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往讨。稍后起义军连克汉阳、汉口,瑞澂“异常急躁,因官幕已星散,不敷办公”。甚至于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会见了白薇等一批进步女性,他握着白薇的手说:“我们经常记起你,丁玲和你是我们湖南的女作家。你没有倒下,你在政治上没有倒下,在思想上没有倒下!”  白薇(原名黄彰),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著名女作家,1893年2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秀流村,1987年8月27日辞世于北京,享年94岁,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她从1922年开始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第24天,1949年10月24日晚,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攻金“第一梯队”的三个团共十个营,总计9086人夜袭金门岛。  经过三天鏖战,这支人马终因后继无援、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参加金门战斗的13名团职干部和36名营级干部尽数牺牲或被俘,3800余名年轻的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5200余人被俘,其中负伤者占三分之一。这些被俘人员一部分坚贞不屈遗骨无存,一部分900余人被遣返后,在随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