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确定重、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重点有二,一个是台儿庄战役。首先,因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其次,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这一战役集中体现了“血肉筑长城”的主题及民族危亡时激发出的爱国情感。其二是百团大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的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取得重大战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本课的难点。在教材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七大内容。理解七大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2.补充血肉,渲染重点
  在上“血肉筑长城”一课时,台儿庄战役我是这样讲的。首先,介绍徐州的战略地位。徐州: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发生在徐州的战争有文字记载的就有400余次,平均每十年左右,这个地方就要打一次仗。朱德元帅说:“徐州,历史上就是决战的古战场。”抗日战争期间,徐州是铁路枢纽,向南可以达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同时也是中国军队第五战区驻地。对此,日军企图让板垣第五师团和矶谷第十师团,与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而台儿庄正好是徐州的门户。这样一来,台儿庄战役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
  然后,详细介绍台儿庄战役的过程。1938年3月6日,日军第十师团组编濑谷支队,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儿庄以北腾县发动进攻,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这时,让学生看《台儿庄战役》形势图,边听边找到相应的地名。)中国军队在藤县与敌人进行拼死战斗。18日,藤县、临城陷落。20日,东北方向韩庄、峄县失守。濑谷支队在援军未到的情况下,先行逼进台儿庄。
  中国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为保住台儿庄阵地,以确保徐州,准备聚歼孤军突入的濑谷支队。派兵阻截从东北方向南下的日军。日军一部被阻临沂,一部南下台儿庄。共产党新四军、八路军在淮河流域配合作战,致使津浦铁路南端日军不敢北上支援南下日军。
  3月24日,濑谷支队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向台儿庄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守军第二集团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组织敢死队,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员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相继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子孙不作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战斗中,战士们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继续奋战;有的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可57名敢死队员却只有11人活着回来。3月29日,李宗仁下令第二集团军死守阵地,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二集团军作战。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的敌军包围,日军遭阻击,受重创,使其援救计划落空。4月3日,中国外援军队冲入台儿庄。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拉锯战,阵地犬牙交错,尸体横满街头。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中方阵地每天落弹六、七千枚。而中国军队既无坦克又无大炮,仅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有时趁夜色,组织敢死队偷袭敌人阵地。就这样,战士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力,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和机智,最终打败日军。4月7日,将台儿庄内残余的日军清除。
  讲解完后,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得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的结论。(3分钟)补充说明:台儿庄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我军也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参战军人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余人。
  之后,给学生提了个问题。请问:“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说明了什么?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个个踊跃回答“说明日军并不可怕”“鼓舞了战士们的勇气”“说明中国人很勇敢”“改变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学生已感受到了战士们的革命精神。
  重点二,百团大战。我运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战》图,带领学生认识共产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团大战的背景。然后讲解:由于正面战场的失利,日军于1938年底开始大肆进攻敌后根据地。实施“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疯狂“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倾向也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1940年8月,组织了由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
  接着,让学生结合《百团大战》形势图看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认识百团大战的目标。然后,运用《百团大战战绩表》,说明取得的成果。补充,毛泽东为百团大战的胜利而表扬彭德怀的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另外,日本人也将百团大战称为“挖心战”。给学生时间讨论,得出: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用表格进行归纳(板书):
  3.解除困惑,突破难点
  中国七大的召开是本课的难点,难在课文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七大内容,理解七大意义比较困难。对此,我从背景入手,先给学生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再结合国民党六大讲解中国七大。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六条胡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共产党员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直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才同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处于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国民党顽固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持下,积蓄力量准备发动内战,走反共反人民的路线,维护和实现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把中国人民继续引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这个极为关键的时期,为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彻底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国最光明的前途,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并在战后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制定了党的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七大召开的同时,1945年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六大在重庆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国问题,坚持一党专政,抵制联合政府准备内战。5月17日,大会就中共问题通过了决议案和工作方针,进一步确定了其独裁反共政策。通过《关于国民大会召集日期案》,宣布1945年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通过宪法、实施“宪政”、“还政于民”,并以此来抵制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
  抗战胜利前夕,作为政治家,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估计到抗战胜利,同样都在考虑下一步棋:抗战胜利之后,该怎么办?两人不约而同的走了同一步棋,即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的认识,我们来看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这一课我上了五遍,因为同时上了八年级的五个班。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听得很专注,思维在跟着我走,给出的问题也回答得比较全面。值得一提的是,在讲台儿庄战役的时候,那些平时很捣蛋的男生也听得很入迷,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回访,学生接受情况都很好。这一课,我对重点的渲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让我想起了国培老师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历史本来就应该是有血有肉的”,这些“血肉”对重点有很好的渲染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思维数学,重视激发兴趣,又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习;数学;探索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
期刊
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眼、 神经衰弱、脊柱弯曲等病症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而严重摧残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站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减负”已势在必行。  上小学的一个孩子天真地问爸爸:“爸爸,我要能当爸爸该多好啊!”爸爸觉得很奇怪,便问孩子,
期刊
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就强调了基于探究的教与学的重要性,本世纪初在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中也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科学教学的改革目标。由于笔者长期从事农村物理教学,对于新课程提出的科学探究教学既感新鲜又充满困惑,但通过各级部门的新理念、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本人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并努力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与反思。本
期刊
【摘要】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合理运用,能充分创造出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巧用;多媒体;学习兴趣;能力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是在城市,就是在农村,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我们的语文课堂,这让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大家知道
期刊
【摘要】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让学于生的课堂。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生命价值、生存方式、心理世界、独有的文化、生活状态,从学生本位出发,发展出发,全面依靠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善待每个学生,发挥生命个性,突出学习自主,保持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多维有效和深层互动,让学生迈向快乐的学习之旅,让我们语文生本之路坚实美丽,花团锦簇。  【关键词】生本课堂;张扬个性1.回归本位
期刊
《争吵》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过去的教学形式,改变过去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
期刊
新历史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 要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教师建立一套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为评价目标,重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要求进行。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的。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就为什么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练习设计与减轻负担的关系谈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课堂练习应遵循的原则及如何科学得进行课堂练习设计。  【关键词】课堂练习;减轻;负担;培养;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一话题已经喊了多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亦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然而时至今日,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
期刊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是教的最高境界,将学习成为个体的常态化、自觉化、生活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教师规范指导学习室有限的、短暂的,大量的时间是靠自学,同时这也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有个教育家说过“二十一世纪不会学习的是文盲。”这句话告诉我们新世纪广博的日新月异的知识,富有挑战性的智慧大战,不会学习就会“挨打”,不会创新就会落后。语文学习就是如此,只有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技巧,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