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345教学模式刍议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教学模式下发以来,就从积极的态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并结合目前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到寓要求于课堂教学中,寓能力培养于实际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实施与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全面贯彻、落实潍坊市的这个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全面强化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综合教育的一次改革。
  但任何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都是富有变化和生命力的,成熟教师不可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而徘徊不前,这不符合教师自身的成长规律。再者,一种教学模式的长期使用会降低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兴趣的下降必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在目前仍以高考作为指挥棒的情况下,仍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大背景下,笔者敢断言“345”教学模式的大面积推广,还需要时间与教学的检验。
  1 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记得,潍坊市音乐与美术的教研员来视导的时候,明确表示,要把“345”教学模式用于评价潍坊市的优质课、教学能手课的主要标准,而且要求教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也要运用“345”教学模式,具有把“345”教学模式在潍坊地区彻底推广的决心和信心。笔者真的是纳闷了,不是素质教育了吗,为什么还要这样?为什么还要非把一种与目前教学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强加给我们!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诸多问题。在高中阶段,如果每一位教师都使用“345”教学模式,会不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而会降低教学效果?是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使用“345”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的教师都使用“345”教学模式,会不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创造性?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能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的学生?教师的个性没了,学生会有吗?一系列的教学思考在困惑着教师,值得认真反思。
  所以,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根髓其实是培养全面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人才,而现今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却要求教师整齐划一,思想高度统一,这其实是与素质教育的内涵相背离的。有了很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有了很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却又用一种大套子把所有教师的思想与方法套起来,使所有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来贯彻素质教育的实施,这种素质教育其实应该是一种“应试教育”,又或者说是没有认真理解好素质教育的真正精神与内涵。
  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到现在的“应试教育”,这种应试体制没有根除绝对有其合理性。这是广大百姓孩子得以华丽转身的唯一途径,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唯一途径。只是社会发展到了现在,那种落后的、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落后的教育观念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获得新生,那么这种具有再生作用的“血液”该怎样获得?得到后又该怎样来实施?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辨别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面多这么多的问题,不仅是针对制定政策的最高学者,也针对一线的授课教师,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前行,社会才能前行。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曾在教育界引起空前轰动,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大家对这种能够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的教学方法顶礼膜拜并纷纷效仿,最终怎样?结果是所有的“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能手课”课都上成了四不像——没有一个人能上过李吉林的“情景课”,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课能够复制,也没有任何教师的教法可以复制,也没有任何教学模式可以复制。成功的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是特立独行的。
  “345”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建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建立优质高效的的课堂教学流程,建立与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而提出的,是与当前课改不谋而合的,在理论上是符合课程规律的。这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的课程?是不是有必要作为评价教师晋级、教师能力的唯一手段?是目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吗?真的是需要所有的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使用的教学模式吗?
  为了突出办学特色,教学模式因人因地而异,每一个学校都创建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比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昌乐二中“271”教学法则、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大力推广不是在推广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而是注重某种教学模式推广后学校知名度扩大后的广告效应。
  真的希望素质教育是彻底改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思想与行为的改革,还教师教学的自由,还学生学习的自由,让教学成为展示教师个人魅力的舞台,让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角,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源泉。
  2 网络环境下的“345”教学模式
  面对网络,面对计算机等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社会与人文社会已经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那就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创造学生学习的环境,实施有效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完善对人的教育与培养,使个性与才华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345”教学模式,虽然与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与现行的高考制度等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教学探索,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与发展的,需要一线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加以发扬光大,并使其真正成为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音乐、体育及至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最有生命力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与现代教学模式相比较,笔者认为实施“345”教学模式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345”教学模式的贯彻与落实,要与网络、计算机教学相对应。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与计算机进入教学领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室与计算机模拟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大大激发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借助已有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先进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组织进行课堂教学比赛,组织进行讨论式、猜测式、探究式和课外研究式教学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的各个学科教学,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学改革。
  所以说,实施“345”教学模式,要考虑网络的功能与作用,要注重对人的效能的发挥,要因地而宜,因人而生,因校而存,不能一刀切!
  二是“345”教学模式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点与教育行为。网络赋予人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根本转变。这就是要以先进的思想统领课堂教学,以先进的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以创新的动机激励课堂教学,以超前的思维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加强对“345”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生搬硬套,只能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音乐教学如此,体育、美术教学也是如此,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语文、自然等更是如此,如果都能从中得到领悟,素质教育的真谛就会实现!
其他文献
教人厅[201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加强对教育装备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名单及主要任务等通知如下:  组 长:刘利民 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副组长:郑富芝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  葛道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数字化校园是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它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教学、科研、管理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数字化校园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可以极大地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探索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优化组合现代各种教学方法,将数学发现的过程重演于课堂,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挖掘出具体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多方面与多层次的探索与猜想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改进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5~19岁间,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影响其发展的重要时期。积极有效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