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访问中国时,我都惊叹于外界对于中国未来预测的差异之大。最近,全球投资者已经“做空”(short)中国,并断言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由繁荣走向萧条,中国强大的经济引擎将会崩溃。而乐观主义者却有别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才刚刚起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中国30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上的回报。我不是一个赌徒,所以我选择旁观。但是,如果你想知道乐观主义者产生上述想法的根据,你可以参观一下上海的小学。
我是和“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组织的创始人温迪·卡普(Wendy Kopp)一起造访上海的,同行的还有在32个国家开展的“为所有人而教”(Teach for All)项目的各位领导者。我们既访问了水平较高的学校,也访问了水平较低的学校,试图揭开这个秘密——在2009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测试中,上海的公立中学为何能够荣登榜首?这样骄人的成绩,上海到底是怎么取得的?
在参观完上海的蔷薇小学,并与一至五年级的754名学生和59名教师接触之后,我想,我发现了秘密。
那就是没有秘密。
当你坐在一个课堂中,与校长和教师进行交流,你就会注意到,所有为高水平学校制定的基本要求在整个学校系统中是很难持续贯彻的。这些基本要求包括:对教师培训的承诺,同行之间的学习和不断的专业发展,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学校领导对最高标准的坚持,鼓励教育和尊重教师的校园文化的营造。
上海成功的秘诀就是在更多的学校、用更多的时间执行这些基本要求。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例,通过十年的努力,蔷薇小学的校长沈珺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由低到高的转变——尽管她的学生中有40%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沈校长表示,蔷薇小学的教师每周约有70%的时间花在教学上,30%的时间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备课。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典型的美国学校。
26岁的英语教师滕蛟(音译)说,学校早晨8:35上课,下午4:30下课,一天内,他通常会教授三节35分钟的课程。我旁听了滕老师的一堂三年级的英语课,课堂准备细致,没有浪费任何时间。滕老师说,除授课以外的时间,他会用来备课,参与网络培训或与同事一起接受培训,请其他教师旁听并给他提意见,去资深教师的课堂旁听。
滕老师说:“有很多教学技能都能应用到你自己的课堂中。”教育专家会告诉你,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同行互评从而获得建设性意见,观摩最好的课程,并使其对所教授学科加深认识,这些往往比控制班级规模,利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延长教学时间等途径更能提升学校的水平。
滕蛟说,他的工作还包括“家长培训”。家长一学期会来学校三到五次,接受计算机技能培训,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孩子完成功课以及在线学习。29岁的英语教师克里斯蒂娜·鲍(Christina Bao)说,她尝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通过打电话或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一个星期两或三次,从而让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我会跟他们聊学生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然后,鲍老师特别提到,“我会告诉家长,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打他们。”这应该是中美教育之间一个巨大的文化差异吧。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负责人安德里亚斯·施莱彻(Andreas Schleicher)说,在2003年,上海的教育系统还是非常“普通”(average)的。然而,“十年后,它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戏剧般地减小。”安德里亚斯·施莱彻还认为,进步的原因是,在美国,教师大部分的在校时间都用来教学,而在中国最好的学校,教师用很大一部分时间进行同行间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因此,他说,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教育系统能够吸引原本一般的教师并将他们打造成非常具有工作效率的教师,”同时,“再将最好的教师派到最有挑战性的课堂中去。”
中国仍然有很多水平一般的学校,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值得振奋的是,通过系统并持续地做一些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工作,上海在十年内就将一些学校学生的阅读、科学和数学水平提升到了世界高度。沈校长表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编辑 许方舟
我是和“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组织的创始人温迪·卡普(Wendy Kopp)一起造访上海的,同行的还有在32个国家开展的“为所有人而教”(Teach for All)项目的各位领导者。我们既访问了水平较高的学校,也访问了水平较低的学校,试图揭开这个秘密——在2009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测试中,上海的公立中学为何能够荣登榜首?这样骄人的成绩,上海到底是怎么取得的?
在参观完上海的蔷薇小学,并与一至五年级的754名学生和59名教师接触之后,我想,我发现了秘密。
那就是没有秘密。
当你坐在一个课堂中,与校长和教师进行交流,你就会注意到,所有为高水平学校制定的基本要求在整个学校系统中是很难持续贯彻的。这些基本要求包括:对教师培训的承诺,同行之间的学习和不断的专业发展,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学校领导对最高标准的坚持,鼓励教育和尊重教师的校园文化的营造。
上海成功的秘诀就是在更多的学校、用更多的时间执行这些基本要求。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例,通过十年的努力,蔷薇小学的校长沈珺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由低到高的转变——尽管她的学生中有40%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沈校长表示,蔷薇小学的教师每周约有70%的时间花在教学上,30%的时间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备课。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典型的美国学校。
26岁的英语教师滕蛟(音译)说,学校早晨8:35上课,下午4:30下课,一天内,他通常会教授三节35分钟的课程。我旁听了滕老师的一堂三年级的英语课,课堂准备细致,没有浪费任何时间。滕老师说,除授课以外的时间,他会用来备课,参与网络培训或与同事一起接受培训,请其他教师旁听并给他提意见,去资深教师的课堂旁听。
滕老师说:“有很多教学技能都能应用到你自己的课堂中。”教育专家会告诉你,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同行互评从而获得建设性意见,观摩最好的课程,并使其对所教授学科加深认识,这些往往比控制班级规模,利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延长教学时间等途径更能提升学校的水平。
滕蛟说,他的工作还包括“家长培训”。家长一学期会来学校三到五次,接受计算机技能培训,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孩子完成功课以及在线学习。29岁的英语教师克里斯蒂娜·鲍(Christina Bao)说,她尝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通过打电话或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一个星期两或三次,从而让他们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我会跟他们聊学生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然后,鲍老师特别提到,“我会告诉家长,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打他们。”这应该是中美教育之间一个巨大的文化差异吧。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负责人安德里亚斯·施莱彻(Andreas Schleicher)说,在2003年,上海的教育系统还是非常“普通”(average)的。然而,“十年后,它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戏剧般地减小。”安德里亚斯·施莱彻还认为,进步的原因是,在美国,教师大部分的在校时间都用来教学,而在中国最好的学校,教师用很大一部分时间进行同行间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因此,他说,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教育系统能够吸引原本一般的教师并将他们打造成非常具有工作效率的教师,”同时,“再将最好的教师派到最有挑战性的课堂中去。”
中国仍然有很多水平一般的学校,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值得振奋的是,通过系统并持续地做一些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工作,上海在十年内就将一些学校学生的阅读、科学和数学水平提升到了世界高度。沈校长表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