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灯文化资源打造“点亮教育”办学特色的实践探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i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亮生命之光是教育策略,主要指在育人环境、德育工作、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予以行动,实现教育目标。绽放多彩人生是教育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文化、创新、实践、艺术、体质、心理等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点亮教育,是指以“人”为教育对象,面对多面的生命个体,以爱与智慧点亮其中的每个侧面,激活生命能量,开发生命潜能,提升核心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幸福生活的需要。
   一、培养目标确定
   (一)学生培养目标:七彩少年
   通过点亮每一个生命个体,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创新、实践、艺术、体质、心理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尤其是公民意识、现代素质和创业精神,从而成为身心健康、志存高远、明礼诚信、素养全面的七彩少年,让他们的人生绽放多彩之光。七彩少年是指具备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素质的时代少年——
   诚于品:红色代表道德的能量。
   博于识:橙色代表知识的广博。
   敏于行:黄色代表实践的能力。
   求于新:绿色代表创新的素质。
   雅于艺:青色代表艺术的气息。
   健于体:蓝色代表身体的力量。
   容于心:紫色代表心灵的气度。
   (二)教师发展目标:七彩教师
   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努力,利用多种方式培养与办学目标相适应的七彩教师团队。七彩教师是指具备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素质的专业教师——
   红色爱心:师德在心,赤诚之爱。
   橙色学识:博学多识,学以致用。
   黄色科研:注重科研,遵循规律。
   绿色创新:厚积薄发,创新敢为。
   青色才艺: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蓝色健康:身心健康,精力充沛。
   紫色优雅:由心而发,气质优雅。
   二、办学实践策略
   (一)点亮风景—— 营造溢彩校园
   建设具有“点亮教育”特色的高品质校园文化,突出学校环境文化的育人效果。突出“灯”对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影响,对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色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点亮”理念入眼、入心,让全校师生在灯文化景观以及古镇人创业精神的濡染下,自觉地接纳、领会“点亮”的内涵,用光的色彩激励人生多彩。
   (二)点亮心灵 ——爱心呵护童心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常规管理为重点,创新德育管理方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四全德育”——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全课程德育、全环境德育,为点亮心灵保驾护航。
   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长期坚持开展“做七彩少年 当优秀公民”的争先评比活动;不断完善“七彩少年”的评价制度,制定《古一小学七彩少年评价手册》,结合点亮教育将公民教育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公民意识、不断提升核心素养,为将来成为多彩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努力打造一支智慧型、科研型的高素质德育队伍,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完善班主任岗位培训和聘用机制,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素质,促进班主任队伍优质发展。依托名校的班主任工作室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开展班主任的专题培训,引领、指导班主任向智慧型、科研型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深度融入课堂,使学校德育如春雨润物,在悄无声息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加强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发德育课程的功能。高质量落实学校七彩校本课程中的“三礼四节”课程(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主题教育课程、校外拓展课程(研学活动、融合体验)。
   實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以心理疏导为突破口,兼顾学业辅导和兴趣引导。尤其是针对少量的特殊学生因材施教,聘请校外的专业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安排高素质的校内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教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逐一“点亮”。
   充分利用古镇灯饰博物馆、龙泉博物馆、华艺广场等大型灯饰卖场、著名的灯饰企业加强对学生进行灯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大力弘扬“博爱、创新、勤劳、节俭、创业”的古镇人精神,让这些凝聚着古镇文化精髓的字眼能在孩子心中留下烙印。整合镇村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不断丰富点亮教育活动形式,拓展活动空间,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体验越来越丰富。
   以点亮人生为主题 ,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点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特色班级建设,在班级开设“成长大舞台”、“公民文化角”、“七彩少年争章栏”、“荣誉角”,从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主题文化等多方面加强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自主管理能力、集体荣誉感、团结向上的合作能力,发挥特色班级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泛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除利用学校附近的古镇社区学院(全民公益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的社区服务活动以外,还利用我校对口的“千校扶千校”的资源、与中山特殊教育学校长期开展的爱心天使行动,与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开展“10 10”对口帮扶活动。力争把校外活动拓展到内地的乡村、藏区、以及港澳。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凸显点亮教育的内涵,拓展育人空间。
   (三)点亮团队—— 感受管理温度
   结合学校实际和新的教育形势,大胆对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奖惩分明、激励为主的教师评价和分配制度。激励教师既要立足岗位多做贡献,创造优秀业绩,还要不断学习,走专业成长之路,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超越。    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岗位职责,突出以责任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效果为依据、以評价为杠杆的管理策略。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校园安全工作,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修订相关的制度,进一步明确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通过实施《班务日志》管理制度,督促、检查学校课程计划、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的落实以及课业负担的减轻,建立有利于学校优质发展的管理机制,发挥制度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坚持民主办学,突出民主管理。健全学校工会组织,成立学校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落实工会活动,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强校务公开的力度,完善校务公开内容,引导教师突出主人翁的意思,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当好学校的主人。
   坚持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思想,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减少刚性管理的内容,适度放宽对教师作息时间、考勤、常规检查等方面的刚性要求,营造人文管理的氛围,激励教师大胆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自主自觉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尤其是鼓励教师在特色班级建设、品牌学科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深化改革。
   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榜样引领、典型示范、责任驱动等多种形式的阶梯式校本培训,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作为对教师职业刚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并引导全校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当“四个”引路人。
   不断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式,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以适应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初步构建“12321”教师培养模式,利用“一份个人成长规划、两个成长抓手(青年教师工作坊、小课题研究)、三块培养阵地(科组、校级、校外)、两种帮扶指导方式(专业指导、师德引领)、一条跟踪路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螺旋式上升。不断引导教师把个人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把职业上升到事业,把敬业变成乐业,充分体会到管理的温度、团队的引力、职业的魅力、生活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四)点亮课程—— 激活七彩人生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进一步优化、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充实、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具有点亮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在此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在体育、艺术类课程中,开设篮球、乒乓球、击剑、围棋、竖笛、水粉画等专门课程;在品德课程中增加专题教育内容,如安全、法制、禁毒、卫生等,同时还积极探索学科教学的整合,开设多学科的融合课程;另一方面,结合点亮教育办学特色的打造,开设30多门校本课程,在每周五下午实施走班教学。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卫生健康示范学校、中山市师德先进集体等多项省市及荣誉称号。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先后有6名教师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有5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基于地方灯文化资源打造“点亮教育”办学特色》的课题研究成果获2019年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师资队伍优良、管理水平出色、办学质量优异、办学特色明显、社会声誉良好的现代化学校。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中FPGA数量众多和特殊结构等因素导致FPGA调试困难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CAN和RS422总线的FPGA远程调试与配置设计方法。利用CAN总线组网节点多的特点组建远程控制网络,利用RS422总线可实现同步数据通信的特点组建FPGA调试与配置网络,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并配合微控制器,即可直接利用FPGA厂商提供的调试工具和配置软件对设备中多个FPGA进行远程调试与配置。应用结果
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新态势序幕的拉开,传统的教育督导方式受到了冲击。大数据、智慧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督导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来提高教育督导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 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
简单来讲,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阅读与教材主题相同的文章内容,基于这些相似文章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其认知视野,使得学生可以对教材中引用的表达方式做出熟练掌握。这样既可以为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也能够为之后的写作练习提供参考。但目前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其教师从不同层面给予妥善解决。   一、明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写作与阅读的基石.然而,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不注重教学自身所具有的人文因素,脱离学生,过于强调识字技能的讲解,一再地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让人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阅读,给孩子以丰富的知识,带来快乐,让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爱上阅读,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有耐心地、认真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并能够读有所获,则需要我们做好引导。   一、借助图画,细心观察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为主要形式,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相对于文字,他们更容易被
一、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德美本一体,放眼看整个中国,德育在每个学校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但其收效与我们花在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难成正比,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德育与其他几育的关系有效融合,这是德育收效甚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应当重视美育中的价值取向,使其与德育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艺术品、音乐、舞蹈等艺术载体的熏陶,明确其对美的追求,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进而培养其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的道德价值。美育其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