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 探索 尝试
  
  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很多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授仅停留在“听”这一层面上,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经常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的现象,使得欣赏课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几年来,在音乐欣赏教学里,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欣赏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并不扎实,一开始就给他们欣赏一些比较大的作品显然不合适。我往往从比较容易理解的声乐曲入手,声乐曲结构简单,而且配有歌词,相当直观,歌词与旋律情绪的搭配十分贴切,使学生容易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向器乐曲过渡。因为器乐曲比较抽象,没有歌词让学生理解和参考,要求学生以对音乐旋律的感受来想象它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器乐曲可以先从小作品或者独奏曲入手,然后逐步过渡到比较大型的合奏曲和交响乐,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从表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常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要精心引导,而且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要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具体做法是:既不允许学生漫无边际地想象、联想,又不要求学生按图索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
  三、灵活多变地设计不同课型
  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与体裁等异同点明显,易于对比的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领会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还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
  1.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器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以“赞美伟大的祖国”这一中心的欣赏课,就可将《长江之歌》、《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等相同题材,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器乐作品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种课型内容统一,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2.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的独唱曲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为中心或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四、创设欣赏意境
  音乐是美的,而这种美更多的要通过音乐教师的语言的诠释向学生传递。比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教师用柔和、忧伤、带有怀念情绪的语调来介绍这首乐曲,一下把学生带入了对《思乡曲》所表达的身在海外的游子思乡而无法回乡的那种凄楚、惆怅的情怀的情境之中;在欣赏吕其明的管弦乐曲《红旗颂》时,教师用激昂的、充满自豪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到看到国旗升起时那种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轻松地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对学生理解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基层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认真思考,让欣赏教学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德]罗伯特·舒曼.新音乐杂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其他文献
摘 要: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训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会计技能的重要教学工作。本文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 培养目标 组织与实施    一、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的重要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职会
要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师不但要在备讲批辅上下功夫,而且要从培养后进生方面下功夫。  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不但要教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而且要鼓励迎接挑战。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家蒋南翔说:“一个猎人走进一座大森林,假如他只带有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吃光,假如他同时带
初中科学教学面对的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会异常兴奋,看到实验桌上的器材就动起手来,这不仅有可能会损坏实验仪器,而且会有危险。在这种状态下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将实验目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草草结束实验,而达到实验目的、得到结论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在这样的实验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难体现,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尝试学习,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而且能达到较好的教学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的素描教学体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弊端,很多学生在素描训练中提高得很慢。我结合几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快速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  一、要对画面合理构图  构图形式影响画面效果,是画面的基础,也是学生在素描训练中的重要环节,但初学者往往忽略构图形式问
经常有学生反映:地理不好学,不好记。的确,地理知识繁杂,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如果采用死记硬背形式的简单机械记忆法,则不仅耗费精力,效果也较差。如何使学生轻松地记住地理知识点,掌握地理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现我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课堂模式,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使学生集中注意
摘 要: 作为一名《机械制图》的专业基础课老师,本文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此谈几点《机械制图》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械制图》 教育体会    当常熟职教中心的校旗在人杰地灵的虞山的东南开发区升起时,我们迎来了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他们带着梦想、求知、渴望而来。作为教师,我们为他们的选择感到庆幸和自豪,更感觉职业教育的希望和自身肩负的重担。职业教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