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编个故事吧!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栏作者
  刘丹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参加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
  “孩子经常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这很有利于沟通,是我们了解孩子、进入孩子世界的最好机会。”
  豆豆不到 4 岁,是我朋友的孩子。他妈妈说,儿子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听故事。爸爸妈妈每天要轮流讲故事,早晨起来讲,晚上睡觉前讲,讲的人都烦了,听的人还津津有味。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反复讲,豆豆也百听不厌,真的是百听不厌!豆豆妈妈特意跟我强调。豆豆的爸爸妈妈虽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孩子的早教也非常重视,但是面对这个听故事需求如此旺盛的孩子,也真心感到崩溃啊!孩子求知若渴,也不能对孩子发火,但是每天晚上,至少 5 次“讲最后一遍”老掉牙故事的体验,让他俩经常在下班进家门时就背上了心理负担!
  我和豆豆谁在讲故事?
  假期一起带孩子去海边玩的时候,豆豆妈跟我抱怨了讲故事的苦恼。于是我就试着给豆豆讲故事。
  我跟豆豆说 :“阿姨想和你一起讲故事。因为阿姨没有带书,有些内容记不住。你呢,听了那么多的故事,一定记得很多很多内容。阿姨记不得的,请你帮阿姨补充上好吗?”豆豆端坐在沙发上,郑重其事地点头答应。
  于是,我用了最最古老的故事开头 :“从前啊,有一只小白兔。他的名字叫小白,在上幼儿园。他几岁呢?哎哟,我忘记了。”“他4 岁。”豆豆接着我的提问回答。“啊,对了,他 4 岁!谢谢豆豆的提醒。小白 4 岁,每天去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时候,他非常开心,因为他要见到小朋友了,他最喜欢和小公鸡、小狗、小猴子他们一起玩啦!他们在幼儿园里玩什么呢?咦,我怎么想不起来了?他们玩……”我还在拖着长音,豆豆就接上了 :“玩滑滑梯。”“哦,玩滑滑梯,小白最喜欢玩滑滑梯啦!一到幼儿园,他就跑到院子里,排队玩滑梯的小朋友很多很多。他耐心地排队,就快要轮到他滑了,小猴子突然跑到他前边,还差点把小白挤倒了。小白很生气,他怎么办呢?他就使劲地想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来着呢?我怎么又忘记了!豆豆知道吗?”豆豆兴奋地说 :“我知道我知道!小白告诉小猴子,不要挤,要好好排队。小朋友都要懂礼貌,守纪律!”
  我搂着豆豆的肩膀,亲吻着他的小脑袋,说:“后来呢,他们还玩了什么呢?”“我告诉你吧,小白他们还去沙坑玩呢,他们最喜欢在沙坑里挖城堡了。”“挖城堡时,小猴子来了吗?”我故意问他。“小猴子来了,他最捣乱啦!他踩坏了我盖的房子!”“那你怎么办啊?”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的,请注意,此时他已经开始说“我盖的房子”了。豆豆说 :“我告诉他,如果再踩坏我的房子,以后我就不和他玩啦!他就跟我好好玩,还跟我道歉了呢!”我拍着手说 :“太棒了!你真行!谢谢你给阿姨讲的故事,我很喜欢听!明天咱们继续讲小白兔的故事吧!”豆豆高兴地说 :“好好!明天还讲故事哟!”
  编故事里的诸多门道
  通常成人给孩子讲故事,都是从孩子不熟悉的事情开始的。故事的内容,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儿童的经验。对于不熟悉的事情,孩子需要多次重复以获得稳定的知识记忆,并获得与成人之间关系的安全感。
  有些家长在多次讲故事后,会让孩子复述故事,以考查和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但是,当孩子听故事的经验丰富以后,其实是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把讲故事这件事变得更有意义的。让孩子参与编故事,是化被动为主动,帮助孩子转变角色,从倾听者、提问者逐渐过渡到讲述者和回答者。孩子的年龄虽小,但内心世界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独特的。成人需要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他对世界、对朋友的看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肯定。这些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应对生活的能力。
  “通常小孩子不会讲出完整的故事,但是当别人有困难时,孩子是非常乐意帮忙的。所以用装作忘记内容,请孩子来帮忙把故事编下去的方式非常好用。”
  和孩子一起编故事,要注意几个要点 :
  故事的主题不要太确定。可以由成人讲一个开放式的开头,一般来说,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动物的话,孩子会非常喜欢。
  采用合作的方式。通常小孩子不会讲出完整的故事,但是当别人有困难时,孩子是非常乐意帮忙的。所以,用装作忘记内容,请孩子来帮忙把故事编下去的方式非常好用。
  成人可以经常提问。问题涉及故事里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问题是如何被解决的,主人公的情绪和情感是什么样的等,这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经常在编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这很有利于沟通,是我们了解孩子、进入孩子世界的最好机会。
  和孩子一起编故事,有 N 个好处 :
  拓展孩子的想象力。这是很多人都能想到的,也是非常期望达到的。
  把自己变为故事的主角,能让孩子乐于对故事进行深入的加工,这会使他逐渐熟练地应用语言。
  提升儿童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危机的应对能力。
  有助于成人了解孩子的情绪,能及时平复孩子受到的情绪困扰。
  从长远的角度看,孩子编故事的能力会直接影响他将来的作文水平。
  如果你也厌倦了单调地、一遍遍地讲故事,那么,就试着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吧!
其他文献
很多朋友跟我聊天时说,孩子平时活泼、可爱,像天使一样!但是当他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就像个小恶魔,让人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跟他好好讲道理没用,态度强硬也压不住他,遇到这种情况真是非常头疼!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无可避免的。我们既应该享受和宝宝在一起的开心时刻,也必须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不高兴,愤怒或沮丧的情绪表达。很多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快乐;殊不知,当孩子在不快乐
妞妞比其他的小朋友都要瘦,每次带出去,热心的妈妈都会问:“这孩子是不是胃口不好?你给她调调!”还给提供了很多种开胃的食谱。  红糖水冲鸡蛋取一个鸡蛋打入碗中,搅碎。在小锅里放半碗水、2~3片生姜、小半勺红糖,烧开5分钟后,用滚烫的生姜红糖水冲鸡蛋,冲成鸡蛋花,每天早晨起床后让孩子空腹喝上一小碗。红糖水冲鸡蛋适合胃寒虚弱的孩子。生姜、红糖水可以祛寒暖胃,鸡蛋花覆盖在胃肠黏膜上,可以营养黏膜、保护黏膜
这个月,小家伙长了哪些本事  会转头  趴着时,宝宝能将下巴抬起片刻;他会慢慢转动头部,把头扭向一侧。  会看  新生宝宝不但能看,而且还能记住所看到的东西。睡醒时,宝宝会慢慢睁开双眼环视周围,对不远处色彩鲜艳的物体会注视片刻,对人脸感兴趣。  会抓  有东西碰到他的手心时,他会抓住。  能听  听到妈妈的心跳声会安静下来。身边10~15厘米处的响声会引起他的警觉,有时头会转向发声的地方。刚出生的
特邀主持专家  龙迪  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曾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方向)培训。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设“非暴力沟通与家庭生活”等体验式工作坊。  关于这个栏目  成为父母,婚姻不仅关乎两个人,更是孩子成长的“背景音乐”。所以,锻造婚姻,成为新手父母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栏目由资深家庭治疗师龙迪老师主持。每期她将回应一个从读者中
瘦双肩操功效  缓解因长期哺乳抱宝宝而易引发肩颈紧张,美化柔和双肩曲线。  什么时间开始练习?  顺产妈妈:生产30~42天后,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剖宫产妈妈:3 个月后可根据恢复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进行练习,特别是要关注运动过程中对伤口的拉伸,每个人体质不同,一定要以自己感受舒服为主 。  练习准备  衣着要宽松,有弹性,尽可能是棉质的衣服。  辅
在过去的10多年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 tin Seligman)为一向忧郁的心理学带来了一股轻松而幸福的空气,他将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引向另一条道路: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且让幸福感持续下去。马丁·塞利格曼和他的积极心理学的贡献,或许并不在于开创了多么了不起、多么深奥的新理论,而是在改变大众思维的一种模式。  不知道积极心理学对于构建和谐、幸福人生将会
这个月的宝宝什么样?  宝宝满月了!这个月龄的宝宝仍然长得很快,让你觉得他真是一天一个样儿,这种进步太让人欣喜了,怎么看都看不够。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宝宝满2个月时,身长和体重进步了多少:  男宝宝,体重在4.3~7.1千克,身长在54.4~62.4厘米。女宝宝,体重在3.9~6.6千克,身长在53.0~61.1厘米。  这个月,宝宝长了哪些本事?  他的眼睛能追着东西看了:当玩具或物品出现在宝宝的
4月,有个重要的日子——世界阅读日,一个充满智慧与感性的日子。不由地,想提一下这样几个数字:  418期,《父母必读》杂志至今已出版的期数。每一年,杂志都会有栏目与板块的调整,但“共读时光”“睡前故事”栏目却一年又一年被保留,并始终小心地被放在同样的位置——杂志最后的几页,你总能很快地找到它。  9年,《父母必读》杂志推出中国自己媒体童书排行榜的年头。  9个亲子阅读推广主题,“为孩子打下精神底色
当新式育儿法层出不穷,当指导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沉静一下,回归初心。于是,我们发现,无论成就有多大,内心多坚强,在孩子面前依然有措手不及的那一刻。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妈妈!但我们或暴露或潜伏的好妈妈基因,随时被激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  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  及咨询工作。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说,女性天生都是有母爱的。不过也有
确实,从0到1,是最艰难的一步,但也是充满着质变和惊喜的一步,母乳喂养也不例外。只要实现了这一步,从1到100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了解母乳卓越及“聪明”的营养配比,以及母乳喂养于亲子关系的“超能力”,因此准备成为坚定的母乳喂养者。但是,在宝宝出生的前几天里,这件事经常会成为新妈妈的最大的担心:我能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吗?宝宝的吸吮会不会让我痛?我没听到他的吞咽声,是不是他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