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教学大餐的第一道美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入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导入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英语教学常态课中,教师不注重讲求导入的艺术和功效,致使导入程序化,流于形式或仅仅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设置导入程序。作者通过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过程,归纳了英语教学导入的方法与注意点,充分发挥了导入对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导入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一位教育家说:“好老师最擅长的是引发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好奇心与激情要比单纯学习知识重要。英语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和激情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潜在动力。一个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导入,就如西餐中的第一道菜,让你开胃,增强你的食欲;正如电影前的开场白,让你捕捉到故事的背景与内容。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愿望,使学生迅速做好听课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为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创造条件,从而有效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型,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导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英语课堂导入(Starter/Warm up)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如何才能发挥导入的最佳功能?如何才能展现导入教学的魅力?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趣味导入,导出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伊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积极、奋发的课堂氛围,像百米冲刺时的那声激起人怦然心动的枪鸣声,一下子就激发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
  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就要努力使导入具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既能引人关注,幽默风趣,又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下列是笔者对初中牛津英语7B Unit 4 Amazing things单元复习课的导入实例。
  复习课常常被视为枯燥乏味的课型。学生对复习课提不起精神,学习激情下降,失去学习新课程时的新鲜感。于是笔者认真研究教材,思考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高涨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采用了多媒体视听导入,选取了一段关于Amazing things——Eveything big and large的一分多钟的视频进行播放,之后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很多奇异的事物,如:a big banana,a big frog,a big sofa,a big tongue等,学生非常兴奋,讨论激烈。讨论完后,我让学生将问题带入复习内容:Do you remember some other amazing things after learning?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旧知的巩固上,复习本单元出现的一些Amazing things。
  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们的情绪是饱满的,思维是活跃的,参与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快乐的,为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奠定了基础。
  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就必须深入发掘教材的内涵,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并善于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导入要尽量做到:合理、自然、循序渐进,形式应该灵活多样,而且具有艺术性。
  但是趣味导入要注意的是不能“为导而导”,导入内容要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吻合,水乳交融。内容不合的导入非但不能有渲染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意图不知所以,搞得一头雾水,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
  二、温故导入,导出实效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旧知识是有着必然联系的,所以温习旧知识,就会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导入要富有趣味,但不能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计导入环节。温故导入,即复习导入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法,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这样的导入能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这里笔者以初中牛津英语7A Unit 5 Going shopping单元复习课导入为例。
  首先以问题带入What’s the festival on this year’s Feburary 3nd?学生回答:Chinese New Year.接着复习本单元的一些词汇如:ice cream/wallet/boots/comic book/shirt/music box等词汇。设计问题:Chinese New year is coming soon,what present will you buy for your best friend?出示图片和单词进行复习。
  笔者设计了本次导入不仅仅是为了单词的复习,更为以后知识点的复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学生的认知是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的,一般来讲,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都建立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应部分来构建新的认识结构,使新旧知识和心智活动建立起有机联系,因此,唤起已知、激活原有认识结构中相应的部分并加以再现和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旧知进行了复习,促进了对旧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为更好地进行下面的课堂内容作了铺垫。
  一名好的英语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导出学生心中学习的热情,催化学生心灵的生命之花,使整个一堂英语课有灵气,还要明确,应将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处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使导入和整个一堂课的教学程序浑然一体,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并充分展现导入的魅力与艺术。
  参考文献:
  [1]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7A,2010.
  [2]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7B,2010.
  [3]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期盼,又充满疑惑的学生,教师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教育他们呢?文章阐述了做好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责任心 艺术方法    在这里我说的责任心是工作责任心,而工作责任心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一般地说,责任就是义务,工作责任心就是职业义务,工作责任心和职业义务是靠外在的行为规范力量来推动的。工作中履行职业责任和职业义
摘 要: 田余庆先生《东晋门阀政治》一书论述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成为一种变态的皇权政治,在晋室自八王之乱后开始逐渐形成,在晋室偏安江左后由起始奠基、巩固、巅峰最后走向衰亡,历经五族先后执掌权柄。最后终结于北府将刘裕之手,南北对峙,延续大一统的分分合合。本文从东晋门阀的最初出现、发展、总结与遗蜕入手,结合田余庆先生与钱穆先生的著作,论证东晋人才选拔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其政治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政
摘要: 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是“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学生的心敏感而脆弱,需要职校教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唤醒它、去呵护它。作者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实践及实际案例,总结了如何用心去理解、信任、呵护学生。  关键词: 德育教育 班主任 用心  一、案例回放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个学生的时候,她穿着一件长摆的黑色风衣,头戴一顶粉色的英式鸭舌帽,脖间系着一根略微褪色的褐色丝巾。她的头微微上翘,在超俗之中又平添了几分傲
所谓导学案,就是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结合为一体,以达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一体化教学案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让学生借助于这个平台得到有益尝试和实践。导学案不仅是传承集体备课成果的载体,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
如何教学生借助文字描绘我们周围景物的自然雄阔、坦荡、妩媚、恒常,深邃无边又无私多情?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景物描写方法,如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好观察的角度,描写的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新的探索。  一、多识草木之名  认识所要描写的植物是什么,是把它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神韵的前提。笔者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发现,学生描写景物常常泛泛而谈,因为他们
大纲对中学作文的要求是: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然而初中生的作文现状如何呢?  最近批改初一的期中考试试卷,作文要求如下:我们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个新天地,我们的人生历程又跨入了一个新起点。这里,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获取了新知识,增长了新能力……请以“我的新天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
摘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理性,轻感性;重灌输,轻顿悟,课堂教学生硬僵化。学生有死知识而无活本领;有高文化而无高素质,其症结在于语文教师的引导。为此,作者仅从教材使用、学习自主性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课堂教学反思 教材使用 学习自主性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教改实验课的评课活动,主课老师是王老师和陆老师,同教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王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导入课文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言志、传情、精炼、含蓄、形象而富有魅力。但因学生阅历尚浅,古诗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与现在完全不同,故学生很难领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诗作的意境,激发情感的共鸣,体验诗人的情怀。  一、了解背景,感悟诗情  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入历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源泉是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具体措施。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体验,把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使所学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现象有机结合,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这是每位品德课教师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结合《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教学,谈谈打造生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情背诵《游子吟》。  (二)抓住文中“忙着”、“夜深了”等词句体会母亲对孟郊的慈爱。  (三)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生命中有恩于自己的人。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课前《读唐诗》。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谷建芬的唐诗儿歌,配上意蕴悠长的古诗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