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早期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

来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们近3年内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中青年人患者(年龄≤60)15例,老年患者7例;女性13例,男性9例;发生部位胃窦12例、胃角6例、胃体4例;Ⅰ型病灶3例,Ⅱa型3例,Ⅱb+Ⅱa型5例,Ⅰ Ⅱa+Ⅱc型6例,Ⅱc型2例,Ⅲ型3例;病理分型印戒细胞癌10例,粘液癌6例,管状腺癌6例。结论中青年患者早期胃癌检出比例高于老年患者,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将病灶切除后进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热带假丝酵母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法国生物梅里埃ID32C鉴定板确认菌种,BIO-KONT酵母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术后HRHPV持续阳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并保存的、来源于上海崇明岛地区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135株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进行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单核苷酸多
细菌生物膜是指微生物(细菌、真菌等)黏附、聚集形成的一个群体,该群体产生并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含有营养物质、氧气等生长
本文旨在观察噬菌体对黏质沙雷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为噬菌体疗法应用于细菌性感染提供依据。以黏质沙雷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噬斑法从污水中分离和纯化裂解性噬菌体。将
目的通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肺腺癌A549的培养,检测含新藤黄酸(GNA)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成管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