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育也进行了诸多调整,各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改革,教学目标比以往更高,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当今小学教育中,教师在将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当今我国小学教育课堂上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做简单的探讨,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小数数学;课堂教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发布之后,各地小学都积极响应,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方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了有效加强和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培养我国小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数学教材内容、结合我国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争取在教学中和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启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通过综合的考虑,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
  (一)教材影响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本中,有些部分编排不合理,有些部分难度较大,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符。小学生的年龄小、各方面不够成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有时很难跟上教材的节奏。倘若小学生不能有效地理解课本的内容,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此外,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偏多,包含了大量的知识,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压力,想把课本里面的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意义不大,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
  (二)教学因素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中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没有注意到这些知识点的联系性,授课形式单一,导致数学课堂很死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在这种保守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能建立起数学知识结构模型,时间一久,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更别说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教师因素影响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一些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薄弱,而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甚至根本就没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想法。有部分守旧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太活跃的话,会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标。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们自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本内容非常熟悉,而小学生才初次接触新的知识,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小学生好奇心很重,往往能够发现教师所忽略的问题以及遗漏的一些小细节,而学生所发现的东西往往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因此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有益,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还能帮助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學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中有些知识较抽象,教师应当起到桥梁的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避免学生对教材知识感到厌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授新的知识之前,教师应当对课程内容提前做好分类,找出教材中较浅显的知识与较深入的知识,将两者进行合理安排。小学生思维水平不高,有时候很难理解一些深刻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授新知识时,要从简入繁,逐渐加深难度,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制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案例,使用生动活泼的语气讲解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列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正方体、长方体”相关知识的时候,若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正方体、长方体”,让学生有更形象的认识。使用这种“学建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解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构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结构
  在我国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浅显易懂的内容安排在前面几节课,后续的教学内容经常会与前面的课程关联度不大,最后再将所有的内容进行集中巩固。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不断地转换思维,当教学内容变化时,学生又要重新建立一种知识模型,在二次建构知识模型时,学生很容易遗忘之前学习的知识,不能将知识联系在一起。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将相关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好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顺畅。
  (四)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取得更高成就。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故意遗漏一些小细节让学生去发现,例如3 6=10这种简单的错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问题,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了课堂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也使教学活跃了起来,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受到了各地小学的积极响应,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极其有益。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对于教材中跳跃性较大的内容,教师要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扩展原有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闫军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0(7).
  [2]王艳青.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
  [3]姜吉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
  [4]柴春梅,任振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5]吴小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
  (责编 吴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方面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是我国未来人力资源重要的栋梁,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以及家长都必须重视班级戏剧主题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目前我国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戏剧主题的教育由于生动活泼,种类丰富,已经成为目前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目前我国关于幼儿的班级戏剧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
摘要: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较为紧密的。因此,在当今的新课程改背景下,教师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从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们基础的生物知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们积极利用生物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采取创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探究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核心素养,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摘要】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一个个意外的发现、问题或行为而感到震撼和惊喜,这些都是实施生成课程可遇不可求的资源,不然就会稍纵即逝。而在现实教育中,由于教师观念、能力等原因,生成性课程实施水平能力差异较大,本文就如何开展生成性活动课程提出几种方法策略。  【关键词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使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关键,素质教育强调要能够按照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因而产生了分层教学的概念模式。本文将从探讨分层教学模式入手,探讨在初中数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有效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常常是以班级为样本展开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在考虑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优秀生、中等生
【摘 要】教师应在“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引导下,对当前教材内容深度挖掘,开发和引用新型教育模式和方法;以学生为教授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课堂;情境素材;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当代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已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的一门基本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时俱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多样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微课教学是当下最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其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炼,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各地教师也纷纷使用微课进行数学
【摘 要】为了进一步减少智障学生与正常学生之间的隔阂,部分特殊教育机构呼吁,为尽可能多的智障学生提供除常规学习之外的适应能力的培养课程。实际上,这一举措的支持者,已经试行了一些有前途的服务提供模式。但这类培养方式,往往价格不菲,且需要特殊教育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而开设陶艺课程便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陶艺课程;培养  中图分类号
摘要:就全世界目前的形势而言,学习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对英语这一门学科也是高度重视,但如何高效学习英语却成了一个难题。我国也因此推出了不少新学习方法,其中,小组学习应运而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大面积使用也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当下最严峻的难题。本文就是从小组学习合作出现的问题出发,提出应对策略,让初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培养,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还在各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自控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从问题根本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计算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