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的急性牙间龈乳头炎5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本文52例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72岁,年均34岁,6例为混合牙列期,46例为恒牙列期,均为双尖牙和(或)磨牙区牙间龈乳头,无一侧为前牙牙间龈乳头。
  临床表现:52例均以牙痛为主诉,初诊时病程2~10天,41例表现为明显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重,11例表现为阵发性剧痛,持续时间约10分钟~3小时;40例有夜间牙痛加重现象,另12例无明显夜间牙痛加重现象;31例伴有对冷热牙痛加重,21例对冷热刺激无明显反应;28例伴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口臭;8例伴有牙龈出血现象。
  病因分析:52例中23例(44%)为邻牙接触关系不良或对[XCYH.TIF]牙有充填式牙尖致食物嵌塞,包括19例垂直型食物嵌塞和4例水平型食物嵌塞;16例(31%)为邻面或邻[XCYH.TIF]面龋,尤其是6例儿童急性牙间龈乳头炎均为邻[XCYH.TIF]面龋引起食物嵌塞致病;10例(19)为充填体悬突或邻面洞充填体崩裂部分嵌塞或不良牙间修复体嵌塞;2例为正畸带环嵌入刺激;1例为牙髓失活剂泄漏刺激引起的。
  典型病例:男,34岁,因左上后牙疼痛3天来就诊,牙痛呈明显的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剧痛,冷热刺激牙痛加重,夜间平卧时牙痛加重,但无口臭及牙龈出血现象。患者于就诊前1天在某诊所局麻下开髓上药等处理,但牙痛仍无缓解。体查:痛苦面容,颌面部无肿胀,无张口受限,上下牙列完整, B78牙叩痛(++),松动Ⅰ°,B7面有一开髓洞,内有药棉,去药棉后探痛(++)且易渗血,B78牙间隙稍宽,食物嵌塞,牙间龈乳头充血明显,探易出血,牙远中邻面大面积浅龋,B8牙冠完好,冷刺激牙痛加重。初步诊断:急性B78牙间龈乳头炎。首次治疗:去净牙间嵌塞食物,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上碘甘油加少许丁香油棉球,约10分钟后牙痛明显缓解并且阵痛现象消失,给予口服抗生素并嘱复诊。最后处理:B7干髓术,远中邻面浅龋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讨 论
  
  由于急性牙间龈乳头炎的主要症状为疼痛,有不少病例表现为急性牙髓炎的牙痛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误诊为急性牙髓炎,采取了对牙体牙髓不可逆性的治疗措施,造成了一定损伤。笔者认为,只要认真仔细全面地询问病史,检查病牙是可以鉴别的:①急性牙髓炎早期以阵发性剧痛为主,一般阵痛间隙胀痛不明显。而急性牙间龈乳头炎阵痛间隙大多有明显胀痛现象;②急性牙髓炎晚期冷刺激痛缓解,急性牙间龈乳头炎无明显此现象;③急性牙髓炎无牙龈出血现象,龈乳头炎可有牙龈出血现象;④急性牙髓炎的龋坏一般为深龋或伴有穿龋孔,急性牙龈乳头炎虽有牙邻面龋坏,但一般为浅龋或中龋;⑤急性牙髓炎无龈乳头充血肿胀探易出血现象;⑥急性牙髓炎早期无叩痛,伴有尖周炎时叩痛为病牙本身,急性牙间龈乳头炎相邻两牙均有明显叩痛,尤其是侧向叩痛明显;⑦急性牙髓炎有深龋、隐裂、深楔状缺损、畸形中央尖等病因,急性牙间龈乳头炎没有上述病因存在;⑧在难以肯定时,可采取急性牙间龈乳头炎的诊断性治疗,排除急性牙髓炎。
  
其他文献
摘 要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6例,痊愈32例,占33%;显效42例,占44%;有效18例,占19%,无效4例,占4%,总有效率96%。推拿治疗能缓解梨状肌痉挛, 剥离粘连,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疗效满意。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推拿手法 临床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以拇指弹拨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6例,疗效可靠,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期刊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由于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笔者从1994年8月  ~2005年11月先后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1 3例,女9例,年龄26~77岁,平均48.3岁。  原发病与损伤部位: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 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6例,胆总管结石6例,其中3例伴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损伤部位
期刊
患者,女,38岁。因发热1年,伴关节酸痛,僵硬6个月于2005年12月1日入院。1年前受凉后咽痛、发热,体温39℃,伴畏寒、寒战,6个月前四肢关节游走性酸痛。发热无规律,体温波动于37.8~39℃,无头痛、呕吐。当地县医院查骨髓涂片、培养,血培养,疟原虫,咽拭子,肝功能均正常。用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治疗,效果欠佳,且波及小关节,伴僵硬,活动受限。经常应用安乃近,复方阿司匹林控
期刊
患者,女,53岁,高血压病史二十余年,经常头晕,头痛,四肢乏力,长期口服降压药物(药物不详)血压维持在(20~140 )/(70~90)mmHg,近5~6年因劳累或气候寒冷多次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气喘。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具体日期不详)。1年前住院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II级”,无药物过敏史。此次因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来我院就诊,静滴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注射液250ml60滴/分,1次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病理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方法:对30例临床初诊病理确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观察分析。结果:30例临床初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与病理诊断全部符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24例,治愈率80%;有效5例,总有效率约97%。结论: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催产素加固崩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简便有效的治疗措
期刊
关键词 结脑 误诊分析    近几年来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每4个发热患者就有一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并把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要求全球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做斗争[1]。  例1:男,9岁。因发热、抽搐、昏迷急诊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自觉头痛、乏力、食欲欠佳、性格改变。曾对症治疗而继续上学。入院后体温39℃,昏迷,布氏反应阳性,白
期刊
2002~2006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酮症酸中毒24例,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5~75岁,平均65岁;糖尿病史2~24年,平均13年;其中服降糖药中断者8例,未能对血糖有效控制16例;均为糖尿病足坏疽,足背、足跖出现坏死及肌腱坏死感染,合并趾跖骨髓炎;感染面积:超过踝关节者6例,超过小腿下1/3者2例;就诊时血糖20~2
期刊
我院2006年5月份首例发现患者注射庆大霉素后,尿液出现类似粗颗粒管型。患者2岁男性,因患肠炎在小儿科就诊,经常规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治疗第4天,尿中发现了此管型,每个低倍镜视野2~3个,此管型为黄褐色,颗粒粗大而松散,两端平齐较多,偶见到一端钝圆,并有破碎,大小不一较粗短管型。停止使用庆大霉素后尿中的管型在第3天完全消失,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后,疾病痊愈,6个月随访没发现肾功能损害,尿常规正常。  庆
期刊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亿的HBV携带者。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即通常所说的“两对半”,此项目检测,设备要求低、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适合于各类实验室。HBV DNA是诊断HBV感
期刊
恶性综合征是病人在应用精神药物时引起一种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大汗强直,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不稳,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水电紊乱等临床表现多发生于接受神经阻滞剂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病死率在10%~20%之间而在无精神病房的综合医院不易诊断,因此对本综合征的认识,做到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报道误诊达20余天1例,并结合近期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