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情感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从情感教学的内涵出发,对情感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予以阐释,进而探讨情感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数学
一、情感教学概述
情感教学包括以下原则:
(一)以情施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自觉地将情感纳入到知识传授过程中,以实现情知交融、以情促知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控制情绪,保持饱满、快乐的情绪状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情感教学来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变量,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三)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应重视师生情感交融,以良好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反应,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创造相对民主的课堂环境,优化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外的师生活动,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积累。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情施教、展示数学美
首先,教师应热爱数学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的作用,以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不管是身体状况不佳,还是琐事缠身,在进入教室时,都应该以微笑环视全体学生,宣布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也能以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一种信任感、亲切感,也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真挚的情感、愉快的心境去感染、激励、诱导学生。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不管教学任务完成与否,都应该及时宣布下课,尽量不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能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的具体应用寓教于乐原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交往活动中。这种交往既可以通过动作或语言等方式表现出来,还能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赞扬的点头表现出来。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在一个学生回答完之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对错误的解答予以纠正。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应尽可能多与他们交流,消除其自卑感,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以真诚的情感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第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与成功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快乐情绪的激发不仅来自于求知欲的满足,还来自于成功需求的最大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且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与成功需求。这里的成功需求可分为两层,一是希望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希望能够超过周围同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第一层次的需求更为突出。
例如在学习《垂直定理》时,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动手、动脑、动眼的来分析问题,再由代表来进行答题,每个小组进行成绩的排名,让学生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为自己的小组努力的思考问题,集集体之智慧来解答。老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回答完问题之后,加以表扬,再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引导、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热闹”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点。
(三)师生情感交融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在情感交融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注意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细节,从细节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教师应重点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用眼神去提醒、暗示他们回到课堂中来。
第二,注重批评。批评教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单元。在批评教育时,应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能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应该通过批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拳拳之心。在批评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准时机,注意语调、语气,尽量不点名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能够心服口服。
例如在每节课之前进行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时,叫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尽如人意,老师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学生答错题的尴尬,而不是批评和嘲讽,这样做既能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情施教、寓教于乐、师生情感交融三项原则,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虽然情感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推进数学情感教学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清源.情感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0):149.
[2]袁远军.浅谈初中数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2,(4):58-59.
[3]鄢尧发.初中数学情感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情感教学;初中;数学
一、情感教学概述
情感教学包括以下原则:
(一)以情施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自觉地将情感纳入到知识传授过程中,以实现情知交融、以情促知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控制情绪,保持饱满、快乐的情绪状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情感教学来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变量,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三)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应重视师生情感交融,以良好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反应,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创造相对民主的课堂环境,优化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课外的师生活动,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积累。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情施教、展示数学美
首先,教师应热爱数学教学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的作用,以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和影响学生。不管是身体状况不佳,还是琐事缠身,在进入教室时,都应该以微笑环视全体学生,宣布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也能以快乐的情绪感染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一种信任感、亲切感,也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真挚的情感、愉快的心境去感染、激励、诱导学生。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不管教学任务完成与否,都应该及时宣布下课,尽量不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教师以真挚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能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的具体应用寓教于乐原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交往活动中。这种交往既可以通过动作或语言等方式表现出来,还能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赞扬的点头表现出来。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在一个学生回答完之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对错误的解答予以纠正。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应尽可能多与他们交流,消除其自卑感,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以真诚的情感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第二,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与成功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快乐情绪的激发不仅来自于求知欲的满足,还来自于成功需求的最大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且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与成功需求。这里的成功需求可分为两层,一是希望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二是希望能够超过周围同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第一层次的需求更为突出。
例如在学习《垂直定理》时,老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动手、动脑、动眼的来分析问题,再由代表来进行答题,每个小组进行成绩的排名,让学生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为自己的小组努力的思考问题,集集体之智慧来解答。老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回答完问题之后,加以表扬,再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引导、延伸,从而使学生在“热闹”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点。
(三)师生情感交融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在情感交融中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注意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细节,从细节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教师应重点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用眼神去提醒、暗示他们回到课堂中来。
第二,注重批评。批评教育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单元。在批评教育时,应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能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应该通过批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拳拳之心。在批评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准时机,注意语调、语气,尽量不点名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能够心服口服。
例如在每节课之前进行上一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复习时,叫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的答案不尽如人意,老师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学生答错题的尴尬,而不是批评和嘲讽,这样做既能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情施教、寓教于乐、师生情感交融三项原则,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虽然情感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断总结和探索,以推进数学情感教学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清源.情感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0):149.
[2]袁远军.浅谈初中数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刊),2012,(4):58-59.
[3]鄢尧发.初中数学情感教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