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征揭示金正恩时代正式到来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9日,朝鲜第十三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四次会议在平壤召开。与5月朝鲜劳动党“七大”相比,外界对此次会议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是,这次大会从朝鲜宪法及国家层面调整和完善了金正恩执政体系及人事架构,就贯彻落实朝党“七大”政策方针及工作任务做出部署,将对朝鲜国家机构运行和未来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特征一:国务委员会成为国家顶层决策机构。
  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对朝鲜宪法的修订补充。以“国务委员会”取代了原有的“国防委员会”,金正恩就任“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与国防委员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这一新的机构的横空出世,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与国防委员会相比,国务委员会的权力更集中,职能范围更广。国防委员会曾是“最高国防领导机关”,曾是金正日时期的执政基石。国务委员会将超越国防的单一范畴,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决策机构,也将成为朝鲜实质性最高领导机构。
  宪法修订补充的国务委员会职责包括,讨论决定国防建设工作等国家重要政策,对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命令和国务委员会决定、指示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制订对策。国务委员会可发布“决定”和“指示”,就自身工作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国务委员会的职权获得延展,意味着朝鲜的重要政策路线将由国务委员会协商审议后具体落实,这也有利于金正恩从国家层面更加顺畅、全面地指导工作。
  特征二:金正恩成为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与头衔为一身的朝鲜最高领导人。
  继就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后,金正恩又通过此次最高人民会议,出任国务委员会委员长,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了“唯一领导体制”。
  从健全党的机构、军队建制到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金正恩时代权力布局的法定化程序至此全部完成,金正恩依据制度和法律成为朝鲜名副其实的最高国家领导人。从实际操作上看,他以“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开展内外工作,更加名正言顺。
  当年,金正日也是朝鲜最高领导人,但始终处于“头衔模糊”状态。因为金日成去世后,一直是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履行国家元首职责”。目前,朝方并没有明确国务委员会委员长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谁作为国家元首履职,将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得到确认。
  特征三:结构平衡、组成多样的高层人士布局基本成型。
  国务委员会由金正恩挂帅,下设三位副委员长、八位委员,涵盖朝鲜党政军、安全、统一、经济、宣传、内务等各领域。高层领导成员基本到位,更加专业化、年轻化。内阁总理朴凤柱任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主管外交的朝党中央副委员长、国际部长李洙墉和外相李勇浩均当选国务委员会委员,朝对外经济相李龙男升任内阁副总理,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金正恩对外交和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视。
  韩国媒体认为,虽然国务委员会中三分之一的委员为现役军人,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指挥官,这可能预示着朝鲜国政运营的重心从“先军政治”转向外交、统一和安全。大会议题也反映出了这一变化趋势,会议主要集中研讨贯彻落实朝党“七大”精神和工作任务,突出强调内阁在经济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对经济建设各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和要求。要求搞活人民经济,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不过,评论普遍认为,朝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具体目标,仍停留在抽象层面。
  特征四:金正恩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在对外关系方面,最先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还是朝韩关系。
  一是此次会议对朝鲜主管统一事务的机构进行了调整,将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由朝党中央统战部门的外围机构正式升格为国家机构。这将成为韩国统一部的对口单位,标志着朝鲜建立起对韩工作一元化的管理机制,也是朝鲜为了贯彻七大提出的“统一事业目标”而采取的切实步骤。
  二是早在大会开幕前两天,朝鲜宣布成立“朝鲜半岛自主统一北南及海外各政党、团体、人士联席会议”筹委会,并向韩总统府及政府、国会人士及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代表、地方领导人、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及海外团体等致公开信,提议在祖国解放71周年纪念日(8月15日)前后,在平壤或开城举行“联席会议”,并建议南北7月就相关事宜进行工作接触。
  但是,在朝鲜第四次核试不利影响无法消除、远程导弹试射余波未定、美日韩对朝全面封锁“围剿”的背景下,金正恩执政之路将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9月10日,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伊朗将在俄罗斯帮助下建造两台1057兆瓦的核电反应堆,即布什尔核电站2号机组和3号机组,工程总造价约100亿美元,计划在十年内完工。在此之前,屡经拖延的布什尔核电站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5月开始运行,2013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随着去年7月伊核协议达成后国际制裁的逐步解除,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纷纷瞄准了潜力巨大的伊朗原子能市场,伊朗对外核能合作明显加速。 
【德】《明镜》2016年1月30日  唐纳德·特朗普是美国最受争议的总统候选人,他吹嘘自己的巨额资产和数任妻子,不好读书却称自己“非常非常非常聪明”。他以超级自我的“反政治家”姿态成为真人秀电视明星,称自己的目标是使美国再次变得“伟大”,因此他的主张一直显得十分极端,例如提议在墨西哥边界筑墙、禁止一切穆斯林入境、遣返无证移民、反对枪支控制等。    特朗普奢靡的生活方式、招摇过市的炫富倾向、难以捉
5月19日?20日,俄罗斯与东盟峰会在索契召开。这是俄罗斯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年来的第三届峰会,东盟各国主要领导人云集于此,共同发表了《索契宣言》和“俄罗斯与东盟2016至2020年发展合作综合行动计划”。俄罗斯与东盟关系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曾经以军事和政治因素主导,今日又以经济和贸易驱动,进而成了务实合作的伙伴。  东南亚:从冷战“平衡器”到亚太伙伴  东南亚扼亚太要冲,是太平洋和印度
不顾中俄的多次警告和反对,韩国政府在“萨德”问题上反水了。    决定性的契机是今年1月6日朝鲜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在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韩国军方和国内部分民意压力的叠加下,朴槿惠一周之内便口风松动,最终放弃在“萨德”问题上的“三无原则”(指无请求、无协商、无决定),表示将“考虑有关引进‘萨德’事宜”。六个月之后,“第二只靴子”落了下来。韩国不仅同意部署“萨德”,还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速选定部署
日本内阁府8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今年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环比增长1.0%,换算成年率为增长4.0%,不仅远高于预期的2.5%,还创下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高值。至此,日本经济已连续六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为11年来最长纪录。而接近经济实际感受的名义GDP环比增长1.1%,换算成年率为增长4.6%。  从实际GDP的各项目来看,私人消费环比增长0.9%,高于预期的0.5%;
1月14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第一次协调人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开幕。二十国集团成员、嘉宾国和国际组织协调人等中外代表400多人与会。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杨洁篪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传承伙伴精神,共创美好前景》的讲话。杨洁篪指出,回顾8年历程,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丰硕,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特别是奉行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聚焦增长这一核心使命,引领国际经济合作方向,坚持面向行动
8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印尼外长雷特诺在雅加达举行会晤,双方承诺加强在多方面的合作。雷特诺在会晤后说,印尼和俄罗斯两国政治关系密切,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这一关系。拉夫罗夫也在会谈后表示:“印尼表示有意就与欧亚经济联盟设立自贸区的问题开始谈判。俄罗斯表示支持。”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更加重视亚太地区,与该地区国家的外交往来更加频繁。俄罗斯与印尼的关系早有历史积淀,拉夫罗夫此次雅加达之
2016年2月18日下午,北京长安街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15层一间沐浴着阳光的办公室里,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正在接受《世界知识》杂志的专访。  茶几上摆放着张宇燕教授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程博士合作写就的《美国行为的根源》(The Sources of American Conduct,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一书。银灰色的封皮上
针对菲律宾热炒的中国舰船“逼近仁爱礁”一事,菲律宾总统与国防部长先后发声。5月21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称将投资约18亿美元加强军队建设,到2017年菲方将采购两艘护卫舰、两架反潜直升机、三艘海岸巡逻快艇和八艘两栖攻击舰,并强化通讯、情报和侦察系统。23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更宣称:菲律宾将为“保卫领土”,与中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对于中菲南海纷争,菲律宾似乎态度强硬、底气十足,然而,强硬的背后
2015年6月11日,“人民民主党”的支持者在土耳其东南部城市迪亚巴克尔庆祝其首次进入议会。  轰轰烈烈的土耳其议会选举在6月7日落下帷幕。正义与发展党(简称正发党)虽然凭借40.81%的选票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由于所获议席未过半数,正发党将不得不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其持续13年单独执政的局面将面临终结。外界普遍认为,这次的选举结果不仅反映了土耳其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更将深刻影响土耳